• 主页 > 体育问答
  • 刘美花:从下肢残疾到举重冠军,广东好人刘美花的励志故事

    30年前,她因下肢残疾而无法正常行走; 30年后,她已是省残奥会4枚金牌得主。她历尽艰辛破茧成蝶,充分展现了残疾运动员身体强健、自强不息的风范和体育精神。 2023年11月,刘美华荣获广东省2023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称号。

    2023年第三季度广东省“广东好人”刘美华。(受访者提供)

    小儿麻痹症患者成为举重运动员

    残运会男子举重冠军_残奥会男子举重冠军_残疾举重冠军

    平躺在举重凳上,伸直双臂举起杠铃,将手臂弯曲至胸部,暂停,然后再次举起。 2023年4月,第九届广东省残疾人运动会,刘美华登上女子61公斤级举重比赛的赛场。她凭借流畅、标准的技术动作,躺着举起109公斤的杠铃,最终夺得金牌。 。这是她第四次登上广东省残奥会最高领奖台。在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广东省残运会上,她连续获得女子举重项目第一名,创造了四次夺冠的纪录。金的运动表现。

    耀眼的奖牌背后,是漫长的14年艰苦的专业举重训练。这是一场不屈服于命运的战斗。 1990年,刘美华出生于河源市东源县野滩镇山下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一岁多的时候,她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父母带着她到处求医,但最终还是没能恢复健康。 ,她的下肢残疾,无法正常行走。

    “我的下肢肌肉萎缩了,走路都会摔倒,经常被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但我从小就比一般孩子更顽固、更争强好胜。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自立自强的人。”刘美华的身体残疾等级为四级。为了防止小腿功能恶化,她每天咬紧牙关坚持锻炼。生活中,她总是与自己竞争,不依赖别人。她要求自己努力去做有能力的人能做的事情。做吧。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很早就埋下了力量的种子。

    2008年,刘美华离开学校进入社会谋生。在东源县残联兼职期间,她结识了前来选拔新人培训的广东省残联。她经县残联推荐,被选为女子举重项目的种子选手。一年后,她成为广东省残疾人运动员。

    残运会男子举重冠军_残疾举重冠军_残奥会男子举重冠军

    “进省队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举重,最初的集训主要是体能训练,新人必须达到一定的分数才能通过队考核,否则就会被淘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刘美华渐渐感受到了竞技运动的魅力,对举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要坚持下去,尽力给自己一个机会。”

    2010年,经过六个月的隐居和“魔鬼”训练,刘美华成功成为广东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的参赛选手之一。在女子52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她表现出色,以70公斤级的出色举重夺得金牌。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型体育赛事,说实话,我并不太紧张。在训练中,我会举重来挑战自己的极限。所以当我到了比赛场上时,我只是听了教练的指导,拿出了训练的效果。”重大比赛获胜的经历激发了刘美华对举重的信心和热爱,也让熟悉刘美华的人对她刮目相看。回忆起过往的荣誉,刘美华平静而从容地说,“得奖后我并没有考虑太多出名之类的事情,这些成绩都是日积月累训练的结果,走体育之路让我成长了”我曾经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作为一个内向的人,现在我可以以自己美妙的方式表现出来。”

    带伤参赛,夺得省残奥会第四枚金牌

    运动训练枯燥、艰苦,残疾运动员比普通运动员承受更多的艰辛和艰辛。刘美华每天早起晚睡训练,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她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在阵阵疼痛中坚持了下来。 10多年来,刘美华每年训练300多天,每天训练3个多小时。即使在休赛期,为了维持基本状态,她也坚持每周训练四个小时。虽然也有身体无法承受的时候,但她从来没有想过。停止举重。

    “2012年结婚生子后,我想尝试一下,看看自己能否在举重方面走得更远。训练半年后,我会慢慢回到基础举重重量,然后再提高。期间训练时,我的队友和教练都会鼓励我,我也相信我能做到。”因为结婚生子,刘美华短暂告别了比赛。 2014年,她回到训练场备战第七届广东省残疾人运动会。最终,一年多的刻苦训练得到了回报,她以绝对优势再次夺得女子55公斤级冠军。在此前结束的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代表广东队的刘美华还取得了女子55公斤级举重第五名的成绩。

    残运会男子举重冠军_残奥会男子举重冠军_残疾举重冠军

    刘美华走上了举重场。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残运会男子举重冠军_残奥会男子举重冠军_残疾举重冠军

    在今年举行的第九届广东省残运会上,刘美华第四次获得女子举重项目金牌。 “当时我是带着伤去比赛的,双肩都已经受伤了,但只要我还能举、推,我就一定要克服它,用我的力量去赢得奖项。”

    多年的训练和比赛,刘美华积累了不少伤病,带伤上场几乎成了一种常态。 “背部、肩膀、手腕上旧伤叠加新伤。肌肉反复拉伤是很常见的,手上的老茧也越来越厚。”训练达到一定负荷后,刘美华的手臂经常“无处安放”,“太疼了,无论采取什么姿势,都没有办法缓解疼痛。”整夜疼痛是很常见的。

    她很清楚,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变得越来越短。虽然有一天她可能无法再参加比赛,但她仍然想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尽力挑战并做到这一点。做到最好。 “我一直很喜欢举起杠铃的那一刻,那一刻,我常常觉得自己赢了。”

    刘美华告诉记者,未来她将继续训练,备战2025年全国残奥会,争取更好的名次,为自己的人生而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如果有机会争夺冠军,我一定会去争取。”

    出品:南都政法民生新闻部

    协调人:南都记者 叶子文

    采写:南都记者 王玉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8549.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