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CBA裁判问题引关注:上海男篮外援培根与裁判沟通,中国篮协如何提升裁判水平?

    上海男篮外援培根(左)与CBA职业裁判严军交流。图/新华社

    4月29日,CBA季后赛第二轮结束,四强球队全部产生。无论是辽宁对阵广东的比赛,还是新疆对阵浙江的比赛,在比赛越来越精彩的同时,外界也期待裁判有出色的表现。毕竟,本赛季CBA的裁判问题多次抢风头,引发的关注和争议甚至超出了比赛本身。

    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了解到目前中国篮协统一管理下的裁判晋级、考核、选拔等制度以及暴露出的弊端。中国篮球裁判整体水平的下降并不是短期变化造成的。改变现状,需要正视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现状

    CBA裁判58名,专职裁判不到10%

    2022-2023赛季,中国篮协从CBA公司收回裁判管理权,成立裁判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国家级裁判员纳入中国篮协管理体系。一般来说,他必须从U系列游戏的最低年龄组开始。通过积累一定场次并接受监督评价,合格的候选人可以担任较高年龄段比赛的裁判。到NBL、WCBA等成人职业联赛,最后到金字塔顶端的CBA联赛和国家队比赛。

    在上述三级赛制中,裁判员按照20%-70%-10%的原则进行升降级。据悉,2023-2025周期(2023年9月1日—2025年8月31日),我国现役国际级裁判员(不含三人篮球)14名,国家级裁判员680名;共有58人91人参加2023-2024赛季CBA联赛的裁判,91人参加2023-2024赛季WCBA联赛和2023年NBL联赛的裁判。

    篮球两人裁判跑位视频_篮球赛双人裁判规则视频_两人篮球裁判

    这条由中国篮协裁判委员会协调的晋升路径,给了裁判员很多实践机会。他们需要逐步积累经验,磨练能力,最终获得在顶级职业联赛担任裁判的资格。然而,这条路没有捷径。每年晋升一级都算顺利。大多数裁判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才有机会在CBA接受更大的挑战,但距离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裁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培养一名优秀裁判员所需的时间与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时间相同,甚至更长。

    从行业角度来看,设立这样的晋升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层面,能够完全走到最后的人少之又少,而太多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而半途而废。一种情况是裁判员大多在学校任教,需要执法中学生、大学生体育协会旗下的校园篮球比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向中国篮协报告。有时他们无法兼顾两者,必须选择其中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在权衡了自己的工作和篮协的工作后,会放弃后者,这就造成了中国篮协管理的裁判队伍的人才流失,特别是有经验、有能力的裁判队伍的流失。

    2016年3月,中国篮协发布《中国篮协裁判员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其中规定裁判员年龄为“50岁以上不再担任裁判员。如工作需要,国际一级裁判员退休年龄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55岁(专业裁判员另行制定标准),体能测试和规则理论考核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当时,杨茂功、班奇、王俊植等老裁判受到新规则的限制,因年龄问题不得不逐步退役。

    新规定规定裁判员年龄不得超过55岁。他们大多数人的体能和精力根本不成问题。多年丰富的经验和资历不能再奉献给比赛,无疑又是一大损失。

    事实上,在2015年新规出台之前,CBA就计划推出职业裁判计划:CBA裁判将真正依靠裁判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谋生手段,这与“部分裁判”有很大不同。时间”形式领取补贴。 。 2019-2020赛季,CBA联赛启动了名为“海智计划”的职业裁判制度,5名专职裁判与CBA公司签约。但遗憾的是,CBA的专职裁判只有包括“金哨”严军在内的5人,不到CBA 58名裁判的10%。至少目前来看,CBA裁判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全职业化。

    由于不少昔日著名裁判员退出一线,转而担任技术代表和裁判讲师,目前CBA裁判员数量实际上不足以具备担任裁判员的资格,其水平受到批评也是可以理解的。外界。联赛近年来发展迅速,影响力不断扩大,但裁判队伍却成为制约因素,无法与之匹敌。这已成为业界共识。

    篮球两人裁判跑位视频_两人篮球裁判_篮球赛双人裁判规则视频

    深圳男篮主帅郑永刚(中)与裁判交流。图片/新华社

    评估

    裁判的“一时”积累还不够

    “中国篮球已经走到了今天,如果还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确实不符合篮球发展的规律。” 2023年12月3日,CBA常规赛第12轮比赛中,宁波队主帅阿提江对CBA裁判的判罚提出质疑,被罚款2万元。本赛季,因不满裁判判罚、发表过激言论甚至行为冲动的教练名单不一而足:郭士强、郑永刚、朱世龙、刘维伟、张庆鹏等人因此被罚款,最后三人也被额外暂停。其中,朱世龙因“指责裁判、扔战术板”被罚款金额最高,达到7万元。

    本赛季至今,CBA已开出22张罚单。其中,今年4月开出罚单4张,共有13人受到处罚。如此多的罚单凸显出裁判的“控场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曾在一次媒体开放日谈到裁判的难度,表示观众还是有机会观看回放的,但裁判在场上往往依靠一瞬间的直觉做出判断,没有有很多时间思考。 。这种说法很难让公众信服,而且从行业角度来看,并不能成为错判、漏判引发舆论风波的原因,因为现役裁判队伍整体并没有足够的“矩”积累。

    中国目前的晋级考试制度与FIBA一致。裁判员身高男裁判员不得低于1.8米,女裁判员身高不得低于1.7米。考试方面,先考体能和理论。每一批达到一定名次的人最终都会有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考核,打半场或者一场比赛。国际篮联采取这样的考试程序,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国家级裁判员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具有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能够从国家级走向国际级,达到更高的平台。

    但在国内,这个流程已经从基层移植到了整个中国篮协。通过考试的裁判员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到了真正的比赛时往往会感到心惊胆战。 “大家都在看书、学英语准备考试,从各个省市到全国,这样培养出来的裁判都达到了顶级联赛,也难怪本赛季会有这么多有争议的判罚。这可能是只是开始。”目前的情况。令业内人士感叹不已。

    事实上,早年的许多著名哨手都在一场又一场比赛中不断练习,直到能够从容、心态稳定地面对比赛中的各种情况,并能在压力下做出正确的判罚。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应用理论考试时,经验丰富的裁判不一定能得到高分。也有一些因为语言能力差而无法晋升到国际级别,但仍被公认为裁判准确的好裁判。

    另一方面,过去晋升国家级裁判员每两年分批进行,每个省级单位有2到3个名额,全国只有60到70人。不过,现在国家级裁判队伍可以达到200人以上,有的地方还有政策。福利每年增加一批,意味着门槛降低,业务水平有望降低。

    两人篮球裁判_篮球两人裁判跑位视频_篮球赛双人裁判规则视频

    裁判崔哲雄(右)向上海男篮主帅刘鹏解释判罚。图片/新华社

    监测和评估

    裁判管理应更加科学、透明

    两人篮球裁判_篮球赛双人裁判规则视频_篮球两人裁判跑位视频

    作为中国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两个联赛,CBA和中超的裁判问题一直不少,但拦网和饶球的不同方式往往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今年,中超联赛不仅进一步放宽了外籍球员参赛政策,还在裁判重点判定方面及时向社会反馈,力求公开透明。截至4月23日,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审组已公布四轮裁判评审,对联赛中存在争议的判例进行了书面和视频解读。中国足协表示:“我们将继续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极接受俱乐部的反馈和投诉。”

    CBA联赛管办分离后,CBA公司引入了裁判监督评价制度。裁判队伍分为A到E共5个11级,根据正确率定期升降级。它还包括主裁判和第一、第二助理。切割之间的调整。中国篮协裁判委员会仍采用这一监督评价制度。每场比赛结束后,裁判委员会将从比赛控制、判罚判定等6个维度,共84项,对三名裁判员进行一一监督和评价,并提供内部报告。

    但一切都仅限于“内部”。对于联赛中出现的诸多争议判罚,中国篮协裁判委员会很少给出公开的解释和解释。从上赛季开始,中国篮协收回了裁判管理权,也取消了CBA此前及时发布裁判报告的机制。

    此外,这种评价机制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注重个人,而不是将三名裁判视为一个团队或一个整体。这可能会导致每位裁判在裁判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个人正判率和“自我保护”。比如,为了避免跨区通话,他没有及时补上另外两人的未接电话。

    “裁判在场上的职责就是保证比赛顺利、公平、公正,这不是个人高下的阶段。”业内人士表示,以往评价裁判的执行力时,首先要看的是比赛整体是否顺利,是否对比赛产生影响。结果,发生了争议事件?如果没有,三名裁判都会得到高分,个人的错误和遗漏并不能掩盖缺陷。毕竟,这在游戏中是很难避免的。

    中国篮协在现行监督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实行裁判大数据选拔。根据裁判员个人评分,建立主裁判员和第一、第二副裁判员数据库。它还考虑了领土回避等原则来最终选择每场比赛的候选人。 ,然后根据需要手动微调。

    众所周知,篮球场上的数据并不代表一切。首先,用分数机械地衡量裁判水平不够科学,因为攻防流畅的大比分比赛和胶着对决对裁判的考验无法进行比较。因此,大数据配置并不能完全保证其充分利用。有资深裁判认为,目前CBA有能力担任裁判的人不足10人,并不能保证每一轮、每场比赛都能顺利裁判。而到了总决赛或者常规赛辽粤大战或者北京德比这样的重量级对决,说他们三人都是裁判也不为过。

    据了解,这种评选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其缺陷。中国篮协仲裁委员会后期逐渐加强人工干预。季后赛中,经验相对丰富的老面孔出现得更加频繁。

    裁判问题是中国篮球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东京奥运会和去年男篮世界杯期间,中国裁判连续两次缺席世界大赛。裁判员整体水平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CBA裁判问题一直是热门话题,引起外界关注。篮球管理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痛点”。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曾在媒体开放日上表示:“对于裁判相关工作,希望大家能够多提意见,让我们的比赛变得更好、更精彩、更顺利。”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解决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草根篮协到中国篮协,都要从实际出发,学习以往的成功经验,排除劣势,不断创新,培养有能力、有责任心、真正热爱裁判事业的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中国篮球做出贡献。

    新京报记者 刘晨

    王春秋编辑

    刘越校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9941.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