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争议的中国足协,为了俱乐部长久的文化传承,要求“解体”。河南建业集团希望通过更名来减轻俱乐部的投资负担。至于洛阳文旅集团,则是为了广告利益。
看起来各方都没有错,但存在了26年零4个月的建业足球似乎真的要走到尽头了。
距离2020年12月31日晚上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但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球迷李可(化名)仍然记得当晚发生的一切:“那天,我和庆春告别。”
李可清楚地记得,那天下午六点,他刚刚加完班,还在粉丝群里和大家讨论晚上去哪里过年。突然,一则群公告让大家都担心起来:“今晚七点,俱乐部有大事发生。”
球队更名结束了吗?十位候选人中你选择了哪一位?李可不知道。对于粉丝们不断的猜测,李可感到很不爽。他不断地用手机刷新俱乐部官网和各个球迷群的消息,心中忐忑不安。
晚上7时04分,河南建业发布公告:“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拟更名为“洛阳龙门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这句不到百字的公告,给了李可当头一棒。 “虽然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当那一刻真正到来时,我还是心灰意冷,我23年的信仰崩溃了。”
李可23年的看球生涯的起点是1998年的夏天。李可刚满3岁的时候,父亲拉着他的手走进体育场,观看河南建业队的一场足球比赛。他只记得父亲说要为身穿红色球衣的兄弟们加油,所以当周围球迷喊叫的时候,他坐在父亲宽阔的肩膀上兴奋地喊道:“建业建业,河南建业!” ”
从此,李可和父亲的足球观赛之旅开始了。从郑州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父子俩几乎走遍了河南建业队的所有赛事。
长大后,李可也在航海体育场的看台上找到了爱情。那个穿着红色建业队球衣、挥舞着建业队旗的女孩闯入了李可的心里。从2016年到2019年,两人看了近百场比赛并结婚了。李可曾经以为,以后他会像父亲带他一样,带着孩子,在航海体育场的看台上喊建业队的口号。
航海体育场,建业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建业足球俱乐部是中国唯一拥有自己球场的职业足球俱乐部
然而,这一切幻想在2021年初都破灭了。
俱乐部更名事件源于2020年12月14日,中国足协发布《关于各级职业联赛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变更实施的通知》。要求各俱乐部名称中不得含有股东、关联方、实际控制人的姓名、商号、品牌名称。经工商部门登记的俱乐部正式名称应规范为:行政区划+俱乐部名称+足球俱乐部+企业组织形式。俱乐部名称的长度不得超过四个汉字。
此后,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通过微博开始征集新队名。在征集的新队名中,更多的仍是“河南建业”。
这其中包含了李可和河南建业球迷的执念。作为一支老牌球队,河南建业是全国唯一一支从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至今没有改变过俱乐部名称和主赞助商的球队。商业的。李可表示:“我们是距离足协打造百年足球俱乐部目标最近的球队。”
此后,建业球迷针对改名发起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北看台少年团”球迷俱乐部直接宣布解散。有球迷在俱乐部门口拉横幅表达反对,有的甚至在门口下跪。 2021年1月10日,李可与朋友前往中国足协北京总部,并在足协办公室门口张贴抗议告示。
对于建业球迷来说,这只是“N×24小时坚守河南建业”行动的开始。不过,资本不会因为粉丝的愤怒而改变。
国内足球俱乐部之所以更名,更多的是基于俱乐部目前经营状况下投资者的选择。那么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更名是因为中国足协的规定,还是为了缓解俱乐部经营的压力?此次交易的谈判方洛阳龙门旅游集团将获得怎样的利益?双方的合作模式是否长期?俱乐部未来的发展将会如何?
母公司经营遇到障碍,俱乐部经营举步维艰
更名公告发出后,有球迷发现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并非河南建业集团,而是弘道控股有限公司,因此认为保留河南建业名称并不违反名称。中国足协修改规则。即球队名称中不得包含任何股东或关联方的规定。
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俱乐部经历了几轮股东变动,但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华子怡和华志昌始终参与其中。 2016年,河南宏道投资有限公司以两人为股东,出资3450万元,占据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98.57%的股份。
表面上看,俱乐部改制后与建业集团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其背后的第一大股东河南宏道投资有限公司与建业集团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天眼查显示,其不仅控制建业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实际控制公司超过90家。其投资的企业大多涉及河南建业集团的各项业务。
“实际上,俱乐部的投资仍然来自河南建业集团。”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监事王忠仁表示,投资包括建业集团上市公司收入和品牌广告费。
但这是净投资。从向外界公布的财报来看,俱乐部每年亏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俱乐部披露的最新年报显示,2014年,公司销售总额6025.41万元,公司净利润-6916.56万元,企业负债总额高达85288.9万元。与2013年相比,负债金额增加11,643.5万元,同比增长15.8%。
“亏损的重要原因是足球俱乐部的收入过于单一,主要来自中超联赛的分红。”王忠仁表示,中超联赛的业务主要由中超联赛有限公司运营,每年年底都会向各俱乐部发放股息。包括广告收入、版权收入等,但股息收入与投资额相比微乎其微。
王忠仁认为,俱乐部每年都在亏损,依靠母公司“输血”是国内各大足球俱乐部的普遍情况,但这些足球俱乐部大多不会公布股份公司的年报数据。
与此同时,建业足球俱乐部背后的母公司建业集团近两年的经营也遇到了诸多阻碍。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2019年年报显示,其销售净利润为7.85%,较2018年下降1.72%。尽管净资产收益率从2018年的13.96%增长至2019年的21.72%,资产负债率也相应上升,2019年底达到91.25%。
在房地产市场悲观和足球俱乐部经营困难的双重困境下,建业足球俱乐部需要寻求新的发展。
球迷不要因为更名而改变对球队发展的期待
2020年受COVID-19疫情影响,体育赛事大幅减少,球队广告、门票等收入大幅下降。然而,这只“吃金猛兽”仍然需要高额资金来维持运营。如何寻求更加多元化的投资,减轻中建集团团队的投资负担,是一个难题。
“冠名权可以转让。”在张宝英看来,球队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需要对自己的盈亏负责。为了寻求更多资金,原来球队重组时,曾明确要求允许球队冠名权转让给其他方。
事实上,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曾做出过转让球队冠名权的举动。 2002年,洛阳市政府买断了球队的冠名权。 2007、2008赛季,河南翔龙四物酒业有限公司买断了球队的主要冠名权。但事实上,团队背后的运营团队和股东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 。但这次更名并不是简单的冠名权转让。
“转让冠名权和更名的性质是不同的。”李可表示,转让冠名权就像是在队名前加了一个前缀,而改名则意味着俱乐部的商业实体发生了变化。不仅需要到工商部门登记,还需要到工商部门登记。必须向足协通报。
李可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命名和改名的区别:“以前湖南卫视有一档节目叫《我是歌手》,冠名权卖掉后,节目就叫《立白洗衣液·我是》”节目改名后,大概就叫《我是明星》吧。”
针对球迷担心的俱乐部经营主体变化,建业集团董事长胡宝森在2020年12月31日的一次活动中公开表示,即使俱乐部更名,100%的股份仍然属于球队河南建业集团。
同时,曾参与洛阳龙门旅游集团战略规划的张宝英认为,此次更名背后的谈判者——由洛阳龙门旅游集团100%控股的洛阳文旅集团,本质上是在寻求更大的利益。广告效益。由于电视广播的广告效果较低,目前的广告营销较为分散。过去,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对外宣传渠道不断缩小,广告权重降低,广告水平下降。利用球队的冠名来增加对外宣传,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交易。因此,看似进军体育产业的洛阳文旅集团,实际上是在努力提高自己在旅游行业的广告效果。
“粉丝、股民、网友、游客是当前国家角色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张宝英认为,这四个角色的重叠率高达80%。如果更名成功,那么洛阳文旅集团就可以通过游客领域来开拓粉丝领域,同时也可以通过突破粉丝领域来开拓游客领域。 “占领任何一个市场都会对其他三个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张宝英看来,这是一次1+1>2的合作,不仅可以缓解河南建业集团的资金投入压力,还可以让洛阳龙门旅游集团获得广告收益。球迷不应该简单地更改球队的名称。改变对团队发展的期望。
更名是国内足球文化传承的新节点
面对更名,球迷的抗议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为什么他们如此执着于名字?回顾历史,我们或许可以窥见一斑。
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94年8月28日,历经坎坷。是河南省唯一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也是中国唯一一家未换旗的民营职业足球俱乐部。曾多次在甲、乙联赛中起起落落。 2007年,河南建业与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山东鲁能三支强队打平。 “专门处理各种不满”的称号瞬间就家喻户晓。 2009年,球队成功杀入亚冠联赛。
这背后,俱乐部的经营也经历了诸多波折。最初,俱乐部并非股份制公司,而是河南建业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并非独立的法人实体。
“当时,建业足球部每年的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到20至3000万元之间。”九鼎德胜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张宝英说。
2000年前后,他和同事参与了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的股份制改造,目的是吸收更多多元化的投资资金,使俱乐部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2001年12月,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股份公司,吸引多家企业投资控股。不过,还是很难满足这只“食金兽”的胃口。
据大象新闻报道,胡葆森出席2020年底河南形象全球传播《这就是足球》启动仪式并表示:“最大的体育赛事怎么能没有河南人呢,所以他咬牙切齿”咬牙坚持了26年;一不小心成为了1994年中国职业足球改革以来唯一一支没有更名的球队。”
网上公开视频显示,胡宝森表示遗憾并接受了更名请求:“我们建业足球俱乐部已经发布公告,存在了26年零4个月的建业足球结束了。足协有这样的规定。” ,你本来养了这么多年,以后也得养,但它不能姓你,因为有这个规定,我们不能例外。”
但除了信仰之外,单从球队发展来看,建业足球俱乐部未来的发展是稳定的。
“此次更名引入了洛阳龙门旅游集团这样的国有独资企业,将为俱乐部后续发展提供更加稳定、有力的支持。”王忠仁表示,“目前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参与俱乐部未来建设的各方也都在讨论更名、股份运营等各种事宜。”
与此同时,其他国内俱乐部也完成了俱乐部更名和股权转让的相关手续。
“未来十年,中国足球将是一个从乱到治的过程。”张宝英表示,这次更名是一个开始,是中国足协要求将本土文化融入足球俱乐部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内足球文化传承的重要一步。新节点。
此前,记者就俱乐部更名后的运营等相关问题多次联系洛阳龙门旅游集团,但对方未予回应。
1月31日,距离中国足协规定未通过审核的俱乐部提交符合非企业名称变更要求材料的截止日期还不到一周。中国足协尚未批准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的更名申请。
来源:河南青年时报
记者张志宇/文 赵沫波/摄
编辑杨阳
评论田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