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发现内心的兴趣,获得求知的方法,训练生活的基本技能。”
为进一步办好家校,小金小学结合实施“办学品质生活教育”,着力实施“善行教育”。 “行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目标。 “善行”也是学校创始人的善行。 1915年,学校创始人乡贤阮廷凡用自有土地100多亩创办毛学校,即小金小学的前身。
小金小学建设“善行”学校的主题是善行、善学、善美。做好事主要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好的学习要求学生善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方法。善美是指身体、艺术、工作的全面发展,完美美丽,身体强健,人格健全。
学校实施“善行教育”的具体办法是:
文化育人,传统文化培育善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发现善的思想,发现善的源泉。学校加强党建文化建设,布置“善行”党建活动室,展示学校的创建历程,再现“消防阿三”事迹。在学校建设以“善”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立善行主题墙,明确善行目标。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善行美德,做到“择善人以从,择恶事以改”,“择良友以交,择良书以读,择良言以听,择善行以行”。跟随”名人警句被放置在学校显眼的地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坚持开展《弟子规》《三字经典》等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班会、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渠道,向学生讲解善意的内容、要求、方法等。培养善良、行善、行善的品质,心中存善念。
课程育人,把美好思想留在校本课程中。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阿三仁行书》,开设了仁德教育校本实践课程。邀请“消防员阿三”来学校进行消防演习,讲述他的故事,走进他的消防站,用自己的经历践行“善行”。记录“一日一善事”,以诚实守信、尊师重道、勤学记账、朴素卫生、洁身自好为内容,每周组织考核,评价善行小星星,彰显本色多行善事,培养语言文明,能够恰当使用礼貌用语,理解他人、安慰他人、鼓励他人,向家庭和社会传播善良的理念。
以实践育人,在青少年教育中做好人。开展“小公民、大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校小保安、小警察、小卫生员、小志愿者,教育学生识好事、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事。培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便利,自觉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好事,与他人和谐相处。好好学习,认真学习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善同学,做一名合格的学生。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如帮同学打扫卫生、扶老人上楼梯、保护环境、做家务等,并认真体会做好事给别人带来的方便和带来的快乐对你自己。生活中“不说谎”、“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物归还”、不隐瞒错误、“不贪小利”、“不搞事”在学习上“不懂不懂就不懂”,不考试作弊,不抄袭作业,不欺骗老师、同学,和父母。
小金小学将立足学校底蕴,结合当地文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善行”学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