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锻炼时,身体变轻了,睡眠质量提高了,白天感觉更有活力。但修炼一段时间后,我的病情逐渐恶化。无论是精力还是神色,都不如刚开始锻炼时的状态了。
少吃多运动?注意营养跟不上
大多数情况是因为营养跟不上。比如上面提到的这位女士,自以为吃得很健康,但实际上她每天只摄入1500或6000卡路里的热量,这对于轻度体力活动的女性来说是达不到标准的。她相当于每天都在吃减肥餐。然而她运动量太大,每天多消耗四五百卡路里。
她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根本不需要减肥,但她多年来一直在“少吃多运动”。结果就是“又让马跑,又不让马吃草”。时间长了,身体过度劳累,自然就承受不了了。
也有一些朋友因为使用运动类应用而每天追求打破记录。走了一万步,我还想走两万步;前几天我定了最好成绩3公里,今天我要定最好成绩5公里……我每天都在和自己较劲,体力消耗越来越大。运动员如果没有营养膳食的支持,身体状况也会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般健康人每周应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天 30 分钟,每周 5 次,或 50 分钟,每周 3 次。不建议每个人每天锻炼两个小时。即使你真的超重,想要减肥,每天锻炼1-2小时就足够了。
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运动多长时间、运动强度最合适,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身体素质好,胃口好,睡眠充足,能承受较大运动量;有些人本来体质就弱,消化吸收能力跟不上,或者工作劳累,休息不足,不得不努力锻炼,身体就越来越透支,逐渐变得虚弱。
一些特别自律的人熬夜工作,疲惫不堪,仍然要在健身房里完成训练计划。恐怕我们不止一次听说过,有的人跑步时突然死亡,有的人死在健身房里。这些都是无论身体状况如何,过度运动的后果。即使没有那么严重的后果,如果在疲劳状态下努力运动,也很容易遭受各种运动损伤,得不偿失。尤其是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过度运动可以说是一种有害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发现,如果在假期期间睡得好、吃得好,他们的身体就会变得更加紧致。
空腹高强度运动并不能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很多人可能认为运动至少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而且强度越高效果越好。未必。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为期四个星期的时间里,受试者被允许在前三周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进行36分钟、90分钟和152分钟的高强度间歇运动。第四周,时间减少到 52 分钟。同时,对他们进行血糖监测和糖耐量测试,并测量线粒体呼吸功能。
结果显示,第一周和第二周,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但到了第三周,各项指标开始恶化。到了第四周,运动量减少了,仍然无法完全恢复到之前的良好状态。不仅线粒体功能下降,葡萄糖耐量也受损。
也就是说,过度运动不仅不能改善血糖,甚至会损害血糖控制能力。如果不按部就班地锻炼,而是突然加大运动量,身体状况往往会恶化,血糖水平也会失控。过度劳累和疲劳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还有研究数据显示,虽然多吃不运动不利于防癌,但少食高强度运动与适量饮食和运动相比,并不会降低患癌症的风险,反而略有增加。高强度。因此,空腹进行高强度运动不利于疾病的预防。
如有必要,应到医院“运动营养门诊”就诊
我们也可以理解,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也是如此。过度运动不仅不能减肥,还会使身体感到疲倦、肌肉流失、脂肪分解能力降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运动基础不同,代谢能力也不同。适合别人的东西并不意味着适合你。因此,一定要倾听身体的声音,随时做出调整。不要拘泥于运动手环上的数字。身体不好的时候,休息两天。不要每天想着创造新记录。
因此,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灵活调整。运动量和强度以夜间睡眠质量的改善和第二天的精力充沛为基础。运动后要及时补充营养。当你饥饿、疲倦或失眠时,不要过度运动。相反,先好好休息,等体力恢复后再开始锻炼。如果出现过运动过度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到医院运动营养门诊咨询。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增加营养,照顾肠胃,增加休息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养后,等待身体恢复,然后将运动量维持在身体感觉舒适的水平。
文/范志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