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应该是长大的孩子。”
“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职业智者。”
“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老师”。
……
近日,成都市温江区“创新型干部和首席教师”培训项目开班后,中国现代教育专家程尚荣为全体学员做了题为《名师的追求与成长》的专题讲座。在这位80多岁的教育专家睿智而富有诗意的讲课中,频繁出现他对名师的解读。
一个半小时的精彩讲座让所有听众听得津津有味,也让大家对“如何成为创新型干部、如何成为教师中的‘老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学老师也能成为“大先生”
“李继琳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追求,她后来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语文教师和著名的少儿教育家,她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程尚荣首先回顾了他的恩师兼同事李吉林的事迹。
“李老师真是为人生大事而来,又为大事而走。”程尚荣表示,“情境教育”来源于国外英语教学。李吉林对中国儿童的情境学习范式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受到国际关注和高度评价,足见中国小学教师的了不起。
“文革”后,李吉林重返校园。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克服女人的弱点”。程尚荣说:“我认为人总有人性的弱点。一个行政长官必须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是最难的。真正的英雄是战胜自己的人。”
第二句话李吉林说:“我想找回过去的时光。”她决定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进行一次实验。只有通过课程改革才能促进成长。
在研究过程中,李吉林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情景教学。 “学习在哪里发生?”程尚荣问道:“学习发生在书本上,发生在课本上,发生在课堂上,发生在符号的世界里。但真正的学习应该发生在生活中,发生在生活中。学习只能发生在情境中。”落实到课程中,她建立了完整的情境课程框架,包括学科课程、主题课程、实地课程、小学过渡课程。
李吉林还用“竞走者”、“跳高运动员”来比喻自己。
竞走运动员应该不断前进,走得快、走得好。但竞走的规则是双脚不能同时离开地面。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前方有天边,但天边永远无法到达。有追求的人,永远会放眼天边,追求天边。”程尚荣说:“这里的各位首席老师,每年都要有自己的‘地平线报告’。”
李吉林也是一位“跳高运动员”。眼前的身高就是“理想身高”、“人生意义的高度”。 “你们要像跳高运动员一样,不断提高、不断跨越、不断突破、不断超越。当一名首席教师、一名创新干部,就必须不断超越自己、突破自己,这样才能永远前进。” ”程尚荣说道。
2019年,李吉林得了胰腺癌,但她选择了距离学校最近的南通市中医院进行治疗。她说:“一打开窗户,我就能看到心爱的校园,看到孩子们。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唱歌和笑声。住在这个病房里,我感到很安心。”
李继琳去世后,雕塑家为她塑了一座雕像,并将她的照片放在工作室周围,每天供人们观赏。有一天,雕塑家对李继林的女儿说:“我找到了!你妈妈的眼睛很干净。” “干净的眼睛,意味着心灵的洁净、灵魂的高尚、灵魂的纯洁。敬爱的老师们,作为一个好老师、好干部,首先必须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只有拥有纯洁高尚的灵魂,才能真正做到成为创新型干部,成为真正的首席教师。”程尚荣警告道。
关于“先生”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大的”
“‘大先生’的使命是促进学生德、智、体、艺、体全面发展。” “大先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殷切希望。程尚荣向清华大学国学院四位“大先生”学生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讲述了他对“大先生”的三个理解。新时代的大”。
理解一:“大先生”是对老师的尊称。
这是对教师职业的高度尊重,对教师的尊重。新时代,一提到“大先生”,说明教师的社会地位很高。 “大先生”在文化传统中早已存在,一般指知识渊博的长辈。程尚荣以台州中学原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洪宗立为例。他对母语教材进行研究,完成了从教师到学者的转变。 “成为新时代的‘学院先生’,不仅是对教师的尊重,更体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程尚荣说道。
理解2:“先生。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境界。
“成为首席教师、创新型教师,境界在哪里?最高目标在哪里?你应该成为一名伟大的教师。”程尚荣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做“四个素质的好教师”,要做学生教师发展的“四个引领者”,“我个人认为‘四个好教师’和‘四个引领者’ ‘大先生’的具体内涵是名师发展的新方向、新方向。”领域。”
认识三:“大先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也必须高质量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本质是构建高等教育体系。 “高质量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程尚荣说,“高质量来自于我们的课堂。没有高质量的课堂,就没有真正的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课堂是老师创造的。只有读书,了解老师,才能了解学校。”老师们应该了解谁?大”今天提出的就是让教师成为发展优质教育的创造性教师。”
六个视角解读“大先生”
“大先生是什么?”程尚荣认为,存在不同的观点。
#1
人的视角
“大先生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大写字母的人,一个真实的人。成为‘大先生’首先是做一个人。”程尚荣说道。
例如,杨绛被称为“大先生”。钱钟书用八个字形容她“最贤妻,最才女”。她一生喜欢的两句话:“我是一滴水”。 “我没有资格。”她说:“我是一滴水,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泡。” “我没有资格”,足见她的谦虚。 “浮躁、浮华、浮夸的‘三浮’现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敌人。”
程尚荣告诫老师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贴近生活世界的人,一个讲道理的人,一个拥有生命烟火的人。但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很真实,很真实。”人。”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大先生。”
#2
传统文化视角
程尚容以《孟子》中的“人有容人之心”为例。他说“容人心”就是“慈悲心、羞恶心、逆来心、是非心”。 “四心”产生了品格的“四端”:仁、义、礼、智。同时,孟子也显露出了“大人”的特征:“富贵不可淫,穷不可移,强不可屈。”这才叫真正的男人。”这些点明了“大先生”的人格价值观,衍生出“大丈夫的精神”。 。
#3
大国视野
程尚荣讲述了吴健雄、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钱穆等人的故事:“心系国家,才是伟人。在吴健雄的母校,你会看到她的墓志铭‘优秀公民’。” “世界的”、“永恒的中国”……名师、创新干部、首席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志向,胸怀国家就是胸怀国家。心。”
#4
智力视角
“有知识就一定是知识分子吗?评价知识分子的根本标准就是有没有社会责任感。”程尚荣说,知识分子超越职业、超越学科。 “我们是语文教师,但要超越语文教师;我们是数学教师,但要超越数学教师,要着眼于全社会、全人类。知识分子要有批判精神,当然也要有批判精神。”解构一个事物,甚至一个世界,但真正的知识分子也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构建一个世界。”
#5
儿童视角
“‘大先生’应该是一个长大的孩子,一个大孩子,一个大孩子。”程尚荣为教育创作社朗诵了陶行知创作的《师歌》。 “来!来!来!来到孩子们的行列,发现你的孩子。除非你发现你的孩子,否则你无法教孩子。来!来!来!来到孩子们的行列,了解你的孩子。孩子们,你不能教育孩子,除非你了解你的孩子……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
#6
专业智者的视角
“‘大先生’是专业人士,教师要讲授课程、学会开发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无论你是创新干部还是首席教师,都要有自己的学科,如果失去了学科,就没有成长的基础。”程尚荣强调,教学是在学科的基础上发展的。做一名真正的、有影响力的、优秀的学科教师和专业智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首席教师”。
“总之,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有男子气概的人、一个关心国家的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孩子的视角、一个职业智者,这六个视角必须融为一体,那就是做一名好老师在中国修德、修人。在中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首先要做好人,做一个真正的人。”程尚荣总结道。
文字与插图|夏迎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