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纪事(ID:iiidaily)
分享|知识星球精选(id:xingqiusvip)
22年前,一个连学费都要全村捐钱的穷孩子,22年后如今已拥有数百亿财富。
这位企业家不是别人,正是刘强东。
然而,成为行业巨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强东在创业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都坚强地度过了。
今天《星球选择》分享的这篇文章,带你走进刘强东的故事。他是如何从一个穷孩子走到今天的?
——星球王
刘强东再次登上热搜。
11月16日,首次捐赠149亿元,位居中国慈善榜首位; 11月22日,他还以一封“削减高管薪酬、增加员工福利”的公开信吸引了全网的关注。
图片来源:《2022恒昌烧房·胡润慈善榜》
国民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他非但没有紧缩开支,反而逆流而上。
回顾刘强东的创业史,他将中关村一个不足4平米的小柜台发展成为拥有数十万员工的行业龙头。
这期间,我们遇到了员工逃钱、非典肆虐、金融危机、投资者半撤资……
刘强东的创业经历漫长而艰辛。突然的改变是一种习惯,卷土重来是常态。
因此,我了解在需要时提供帮助的价值。
中国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但出身贫寒、白手起家的并不多。刘强东就是其中之一。
1974年,刘强东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来龙镇光明村。村里很穷,似乎一眼就看到了生命的尽头。
从小到大,父亲就经常摸着他的头说:“你比别人流的汗越多,你的机会就越多,如果你想比别人过得更好,就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多。”努力!”
因此,刘强东小时候的欲望比同龄人要高。起初他想当村长,后来当县长,然后他想赚很多钱。
为了养家糊口,父母常年外出划船,他和妹妹就被寄养在奶奶家。
奶奶的身体不是特别好,所以懂事的刘强东决定带头。
天一亮我就起床,捡粪、割猪草。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地里干农活。
一日三餐只有玉米和红薯,猪肉一年吃不超过两次。
每次吃完饭,他都会把筷子放在沸水中烫一下,这样他就可以再喝一碗油花汤,让肉味在嘴里多停留一会儿。
以至于妹妹经常抱怨半夜饿了,而哥哥刘强东只能干瞪眼。
看着妹妹抱着肚子,他第一次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刘强东的村子紧邻京杭大运河。他经常跳进水里和朋友们一起游泳,有时还会抓几篮龙虾带回家。
别人觉得好玩,刘强东却发现了商机。
他心里想了想,决定从朋友那里收购龙虾,然后卖给小商贩,每斤赚取1分钱的利润。
有了这些钱,我可以给姐姐买一些好吃的东西。
为了彻底摆脱贫困,刘强东把希望寄托在了上大学上。
他要去最大的城市寻找最好的机会。
为此,他一节课都不敢缺席,始终是班上最专心的人。
高考那年,他以688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全国闻名的状元秀才。
但学费成为了绊脚石。父母向亲戚朋友凑钱,家里已经耗尽了,还剩下很多钱。
最后,村民们站起来,帮他收了500元钱和76个茶叶蛋,一元五毛钱。
离开村子的那天,刘强东回头看着为自己送行的村民,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养活自己,不花家人、村里的一分钱。”
刘强东说到做到。
入学仅一个月后,他就开始在世界各地寻找兼职工作。
一开始,他帮人们复印信封,每个信封3美分。他一天可以复印2000多个信封。
白天,他利用业余时间和午休时间抄写。晚上,室友关灯睡觉后,他搬了一张小板凳,坐在男生宿舍的厕所边,在微黄的灯光下抄写了一年。
后来他还卖过书,当过家教,还给机房老师清理过电脑。刘强东愿意做任何能赚钱的工作。
大二时,他听说国内程序员很少,而且编程很赚钱,就买了一本书自学编程。他甚至从亲戚那里得到了一份编程工作,为日后创建京东铺平了道路。
编程确实是非常赚钱的。
大四上学期,刘强东存了20万多元,有了创业的资金。
恰巧学校附近有一家要转学的川菜馆。刘强东认为民以食为天,餐饮是一门好生意。
我突然改变主意,点了餐厅。
喜欢做饭的刘强东
第一次创业时,刘强东对自己的野心犹豫不决。他给员工的工资是外面的两倍,还给每个员工赠送了一块180元的西铁城手表。
谁曾想,美好的愿望却没有换来真意。
大四下学期,刘强东专心写毕业论文,把酒店留给了员工。
没想到,厨师和服务员相爱了,一起拿走了刘强东的所有钱逃跑,给他留下了16万的债务。
那年春节,刘强东口袋里只剩下1元40毛钱,连一碗饭都买不起。
不想向家人要钱,他冒着北京的大雪,从中国人民大学步行到北京体育大学,往返15公里,只是为了给朋友买几顿饭。
第一次创业的失败对刘强东打击很大。
毕业后,他在一家外企找到了工作,打算先把钱还清。
1998年是刘强东的第二生肖年。
今年,他还清了债务。
今年,奶奶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钱来治疗。
他决定辞去工作,带着12000元积蓄来到中关村。他在海开市场二楼租了一个不到4平方米的小柜台,专门销售刻录机和光盘。
该柜台名为“京东多媒体”,即“京东商城”的前身。
录音机的利润高达300%,但生意并不好做,因为同行太多。
仅中关村就有十几家同行,其中不少年销售额过千万。刘强东想要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为了吸引顾客,刘强东绞尽脑汁,最终使出了两招:低价、不卖假货。
别人卖三万,他却卖两万,而且都是正品。
但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如果利润微薄,就必须多卖,否则赚不到足够的钱来支付商店的费用。
于是刘强东印了1万份传单,每天站在楼下散发。
以至于学校的同学都知道,有一个中关村私立大学的毕业生在发传单,告诉大家他不卖假货。
虽然很尴尬,但刘强东赌对了。
京东的口碑越来越好,甚至河北、山东的客户也慕名而来。
2001年,京东已经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年销售额高达6000万元。
刘强东决定乘胜追击,广泛开设连锁店。
2003年,京东已有12家线下门店,其中最远的一家开在沉阳。
当时的刘强东可以说是对自己的财富感到无比自豪,千万的财富已经在不远处向他招手。
非典来了。
京东实体店受损严重,IT产品价格暴跌,数百万元库存无人管理。
短短三周时间,京东亏损800万元,公司陷入危险。
情急之下,刘强东去超市买了两车方便面、火腿肠和矿泉水。他留在了拥有60多名员工的公司,决定做出最后的决定。
他把希望寄托在网络上,在各大网站和论坛上注册了数百个账号,恳求他们为自己做广告。
但日夜宣传几天后,反应却寥寥无几。
就在刘强东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个光盘刻录交流论坛的版主找到了他,免费把他的广告放在了上面。
一时间,订单量猛增,解决了京东的燃眉之急。
当刘强东问及原因时,他说:“我买你们CD已经5年了,从来没有买过假货,我相信你们。”
或许对手没想到,“不卖假货”是刘强东给自己挖的陷阱,结果却是他绝境中的逃生。
“非典”之战给了刘强东惨痛的教训。
是继续经营线下连锁店还是尝试电商?
随着非典得到控制,线下连锁店的形势非常好,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也成为了中国首富。
另一方面,电商硝烟弥漫,群雄逐鹿。淘宝、当当、易趣……每一个都是劲敌。
作为后来者,京东能否脱颖而出?
经过再三思考,刘强东做出了选择。
2004年,他关闭了12家创造95%利润的线下连锁店,并将全部财富投入电子商务。
这种强者自断手腕的行为,无异于“从头再来”。
京东创业两年来,为了省钱,刘强东只租了一间14平米的办公室,在那里吃喝嫖娼。
我还买了一个声音很大的闹钟,在我入睡后每两个小时就会响一次。
当闹钟一响,刘强东就会迅速起床,打开电脑,阅读并回复顾客的评论。
就这样,刘强东“断断续续”地睡了好几年。
但市场是残酷的,成功不是靠努力就能获得的。
京东商城品类不多,仅靠IT产品支撑。想要“走出去”,就必须丰富自己的“货架”。
缺钱已经成为京东的致命弱点。
当其他同行都在利用投资来扩张领土时,京东却占据着三分之一英亩的土地。
当云开月明时,第一个投资者到来。
安彩集团持有150万,要求刘强东签署一份出售协议,声明“安彩投资京东后,京东未来不再融资”。
反正就是死,刘强东立刻就答应了。
没想到,意外总是接连发生。钱还没来得及掩盖热度,安彩集团就因自身亏损宣布撤资。
京东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
这让刘强东焦急万分。此时的京东就像弦上的箭,不得不射。
经朋友介绍,刘强东认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今日资本总裁许新。
刘强东和许昕
两人一拍即合,许歆问道:“你需要我投资多少钱?”
不敢抱太大期望的刘强东回答道:“200万就够了,兄弟们的工资我都会发,公司也可以继续运营。”
许鑫摇摇头,对刘强东说:“现在是京东发展最好的时机,200万还不够,我给你1000万美元,你拿去试试。”
正是凭借这笔投资,刘强东将京东的年销售额从2006年的8000万元提升到2007年的3.6亿元。
然而,当时淘宝已经占据了电商第一的位置,并对京东虎视眈眈。如果不小心,它就会被蚕食。
面对淘宝日益增大的压力,刘强东决定押注“全品类”和“自建物流”两条路径。
在他看来,只有让产品更贴近消费者,京东才能真正成功。
此举立即遭到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强烈反对。无论走哪条路,都会大规模烧钱,更不用说同时走两条路了。
但刘强东说得对,没人能说服他。
此后,亏损成为京东的主旋律。
2008年,金融危机巨浪席卷而来,无数企业被砸死在岸上。
京东再次站在悬崖边上。
但1000万美元已捉襟见肘,新一轮烧钱迫在眉睫。
唯一的出路是新的投资。
刘强东再次走上了“请人投资”的道路,但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没有人愿意出一分钱,因为京东总是赔钱。
这让刘强东非常担心,一夜之间,他的额头上甚至出现了一缕白发。
最终,欣赏他的许昕再次出手,利用自己的人脉为他筹集了2100万美元融资。
京东终于活了下来。
2014年5月22日,一位额头白发的中国企业家走进美国纳斯达克。在众人的簇拥下,他按响了挂牌铃。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赴美IPO。无数人盯着屏幕上不断波动的数字。
发行价为19美元,几个小时后收盘价停在20.9美元。
起来了!
这位企业家的身家随后攀升至59亿美元,在《2014胡润百富(中国大陆)》中排名第9位,年仅40岁。
其公司市值达到286亿美元,成为继腾讯和百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这位企业家不是别人,正是刘强东。
22年前,他只是一个靠全村人捐钱交学费的穷孩子。 22年后,他沐浴掌声,拥有百亿财富。
有趣的是,刘强东无论工作多忙,每年都坚持回村过年。
他们不仅为全村800多户准备了丰厚的年货,还给每位老人发放了价值1万元的红包。
有一年,邻村的一位老人听说了这件事,赶紧跑过来要红包。
助理问刘强东要不要发帖。刘强东高兴地说:“时尚!大家都在发帖!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没有大家的关心和爱护,我不可能离开这个村子。”
或许刘强东背包里塞的76个茶叶蛋中的一个就是他的。
参考:
1.《刘强东:当一个人到了绝境的时候,他就重生了》——黄宏牙
2.《再见刘强东》——悠悠小声
作者简介:视觉纪事(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生活。它每天晚上听你诉说你的喜怒哀乐,陪伴你度过春夏秋冬,支撑你朋友圈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互动话题
您如何评价刘强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