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的追逐梦想
本届奥运会,人们将更多地回忆起中华民族的奥运历程和追梦人。
1896年,英国人创办的上海英文报纸《华北日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发表文章,对中国的一切进行嘲讽和嘲讽,称中国为“东亚病夫” 。此后,欧美等西方列强纷纷用这个词,以傲慢的态度羞辱中国。
同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比赛开始前,组委会向世界各国发出了邀请,其中包括刚刚在1894-1894年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清政府并不知道什么是“奥运会”,只派了观察员参加。
1908年,渴望国富民强的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天津青年》杂志上提出“奥林匹克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出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我们的运动员会获得奥运会奖牌吗?”奥运金牌?我们国家什么时候举办奥运会?”
海内外华人用了整整百年的时间用行动回答了这三个问题——1932年,刘长春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站在了洛杉矶奥运会的100米短跑赛场上; 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射击金牌,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彻底解答了“奥运三大问题”。
“东亚病夫”的屈辱早已远去,但回答“三个问题”并不是圆满的结局,而是新的起点。奥运会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展示国家形象和综合国力的平台。
2020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率先有效控制了COVID-19疫情,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为运动员训练和备战奥运会提供了有力保障。至此,中国运动员才到东京参赛。乘风破浪,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积极力量。
体育强则中国强,民族体育兴则体育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能量正推动着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共同梦想成真
追求中国体育梦,也是海内外全体华人的进步之路。它体现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纯真,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每当奥运会举办时,赛场内外都有海外华人为中国运动员加油。东京奥运会开始前,出于防疫考虑,不允许观众进入场馆观看比赛。但旅日华侨为中国运动员加油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他们在自家门前悬挂欢呼标语,在体育场外挥舞五星级红旗。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为中国队加油。
东京奥运会体育表演队唯一的中方工作人员李鹤林,竭力争取到了中国女排“幕后比赛”转播的工作。他用中文报出了每位中国女排队员的名字,并在赛后为她们播放了歌曲《阳光》。暴风雨过后”,深情的告别语。
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建设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收到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35万多名华侨及港澳台同胞捐款9.4亿多元,成为华侨华人聚集地。世界各地港澳台同胞。为奥运会做出贡献的标志性建筑。
中国的发展进步和体育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海外侨胞的长期支持和贡献。放眼内地多个省市,都有港澳同胞和华侨捐赠的各类体育场馆和设施。尤其集中在广东、福建等地侨乡,为侨乡体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近代中国的许多个人体育运动也得到了归侨的支持。他们把先进的体育理念、技术和训练方法带回国内,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体育人才。
闽粤地区涌现一批体育小镇。例如,广东中山被誉为“体育之乡”,台山被誉为“排球之乡”,梅县被誉为“足球之乡”,东莞被誉为“游泳之乡”。 “故乡”、“举重之乡”;福建莆田被誉为“田径之乡”,晋江被誉为“篮球之乡”等。
2021年8月1日,来自广东中山的苏炳添在半决赛小组中排名第一,使中国人物首次出现在奥运会男子100米飞人决赛的赛道上。在打破9.83秒的亚洲纪录两小时后,他以9.98秒的成绩完成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100米决赛中的首秀。苏炳添突破了所谓的种族限制,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可以做到”。这不仅让中国人民感到自豪,也让亚洲许多国家人民深受鼓舞。
来自广东汕头的25岁中国跳水运动员谢思宇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男子同步三米板和男子三米板跳水冠军,坐拥“奥运双金”。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同是广东人,苏炳添和谢思臻还有另一个“共同点”:暨南大学。苏秉田,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谢思成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均就读于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华侨生和港澳台学生比例远超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学校与世界五大洲数十所高等教育机构、文化机构签订了双边协议或协议。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可谓“教义遍及五大洲,人才遍布五大洲”。
暨南大学有着高度重视学生体能训练的传统,为中国国家队选派了多名运动员,用奋斗追逐梦想,用拼搏书写辉煌。 1936年,济南人民首次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陈艾森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得男子花样10米跳台金牌。这是济南学生首次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本届东京奥运会上,他在该项目上获得银牌。正如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所说,济南人民在赛场上展现了大国运动员的风采,展现了济南人民“忠诚、尊重”的精神风貌。这是济南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携手共筑梦想
1959年,香港选手容国端在广州通过专业训练提高技术,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单冠军,为新中国赢得了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2021年,中国队与中国香港队在东京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团体赛中同时站上领奖台。仪式结束后,两队合影留念。五星红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旗遥相呼应,金铜牌熠熠生辉。这成为中国体育史上又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
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中,中华台北队的男双王麒麟、李洋击败中国队选手夺得冠军。女单选手戴资颖不敌中国队选手陈雨菲,获得银牌。网友纷纷称赞两岸选手带来了精彩的比赛。看到海峡两岸的选手一起登上领奖台,甚至有人表示“海峡两岸都赢了”。
海峡两岸和港澳体育交流合作的传统已延续多年。场上的对手,场下也是亲密的朋友。内地(大陆)奥运冠军多次访问香港、台湾;港澳台运动员经常赴内地参加训练营和比赛,与内地运动员交流学习,互相促进;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奥委会体育交流研讨会今年已举办了第23届。
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中国香港队、中华台北队在多个项目上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成绩。相互体育交流与合作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这些成就值得海峡两岸和港澳同胞庆祝和自豪。
天正,君子自强;天正,君子自强;天正,君子自强;天正,君子自强。地势弱,君子有德。奥运会是集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于一体的世界级体育赛事,象征着世界和平、友谊和团结。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每一个瞬间,都闪耀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新时代,中国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华民族的体育事业正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还有不到200天,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就要开幕。北京将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东方古国与奥运会再次握手,承载着新的梦想,与世界分享中国精神,令人振奋。全体炎黄子孙应该更加团结、更加坚强,共同实现梦想、共享辉煌。 (超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