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针灸护士克蕾丽芳具有丰富的刮痧治疗经验。她表示,刮痧是常见的中医方法,但人们对刮痧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刮痧时,一味追求刮痧,以致刮得又痛又红。或者他们对刮痧疗法的适用范围不太了解。刮痧的动作虽然简单,但是刮到哪里、怎么刮却并不简单。
原则
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疼痛
刮痧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很多人都可以在家进行。比如,三伏天,孩子中暑了,家长就会用勺子在孩子的背上刮擦,试图解暑,这其实就是刮痧。
刮痧疗法原理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一种理论认为,刮痧导致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到皮下组织形成血痂,最终会被自身溶血代谢掉。另一种理论认为,刮痧可以打开毛细血管之间的距离,让血液中的毒素通过。透析的原理渗透到皮下组织,然后进行新陈代谢,达到排毒的目的。
刮痧时之所以感到疼痛,是因为“堵塞引起疼痛”。如果经络不通,气血就不能畅通。当通过刮痧疏通经络后,堵塞的经络在外力作用下会感到疼痛。当痧从表面出来时,患者会感到疼痛。当痧通过气血运行从皮肤排出时,疼痛就消失了,感觉舒服了。
适用的
除了维持健康外,还可以提高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刮痧是中医六法中砭石法的一个分支。临床上可缓解或治疗多达四五百种疾病。
临床上,刮痧多用于保健和治疗疾病。有些患者保健意识较强,对身体健康要求特别高。他们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刮痧。比如,冬天来临前,有的患者刮背上的督脉、膀胱经,以补气解毒;有些患者可以通过刮痧来做到这一点。刮痧可以调节人体体质,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如果患者感到腰酸、关节痛、感冒、发热、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等症状,也可以采用刮痧疗法。
此外,李氏砭石法还可用于治疗和干预一些疑难杂症。如果患者有中风症状,如嘴歪、言语不清、头晕、血压升高等,可以采用刮痧疗法进行干预,缓解病情;肿瘤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化疗、放疗的同时,可以采用刮痧疗法来消除和减轻抗癌疾病的影响。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将使监测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际操作
轻症可以自行刮痧治愈,但需要专业培训。
刮痧是一种治疗轻微身体疾病的简单方法。患者可以到医院聆听公开讲座、观看医护人员的演示。掌握基本技术后,就能解决家庭常见问题。
家长在给孩子刮痧时要考虑孩子的年龄。
1岁以下的孩子感冒是很常见的,比如感冒、发烧、胃痛等,家长可以采用吸吮的方式,即亲吻宝宝,吸吮孩子的椎骨、颈部、风池穴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影响。
只有年龄较大的孩子才能使用铜砭石等刮刀刮皮肤。焦点应轻柔,角度应几乎与皮肤平行。皮肤稍微发育一下就够了,但没必要强行让皮肤发育。
砭石法除刮、吸外,还包括敲、拉、放。拉力仅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例如喉咙痛或前额疼痛。您将用食指和中指来拉。帕莎疗法,在老年人中流行,多在民间使用。但扒煞的力度、速度、频率控制不好,会引起不良反应。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虽然刮痧是常见的家庭保健方法,但要达到调理疾病的目的,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医护人员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了解患者病情并进行辨证,然后根据辨证选择合适的部位、经络、穴位进行刮痧治疗。角度、力度、速度都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否则可能会损伤血管,造成皮下出血。如果患者本来就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与止血相关的疾病,或者溶血功能较差,则可能有生命危险。
误解
煞越多越好。痧越黑越好。
刮痧并不是说碰伤越多越好,越痛效果越好,需要辨证治疗。比如,气血亏虚的患者,即使用力刮痧也很难出痧,或者可能会一点一点地出现细小的皮疹,刮痧的效果也比较差;对于气血旺盛的年轻人,即使轻轻刮擦,也能得大量痧,但效果也较差。更明显了。
痧的颜色也因人而异,并不是越黑越好。清代医师郭志燧在《煞肿玉衡》中将煞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皮肤病,二是血肉病,三是脏腑病。不同等级的煞有不同的颜色。浅层皮肤的痧颜色较鲜红色,说明病情较轻。例如,亚健康人的痧通常是红色的,比较引人注目。血肉中的痧颜色呈紫红色,颜色较深,表示有病。例如,月经不调患者的痧颜色较深;例如,患有肿瘤或肝硬化的患者,刮出的痧在特定器官的标测区域会呈现紫黑色。
痧症状反映了身体状况,有助于判断疾病。经过反复刮擦,皮疹由紫色变为浅红色,说明身体状况正在逐渐好转。
建议
夜间不宜大面积刮痧。大面积刮痧后需要吃米饭。
许多白领在忙碌了一天之后,习惯在晚上进行刮痧,以缓解身体不适。但晚上八九点以后就不适合刮痧了。刮痧会调动人体的气血,从而促进脏腑功能的平衡。晚上,人体处于收敛状态,气血会慢慢平静下来。如果晚上刮痧调动气血,可能会导致晚上睡不着,影响休息。
刮痧后,毛孔纹理全部张开,更容易受到外界风寒湿气的影响。因此,一定要采取保暖措施,忌风吹空调,不吃冷饮,不游泳,等4~6小时后再洗澡,否则病情容易加重。
如果患者进行李氏砭石术,比如整个背部大面积刮痧,建议禁食24小时不进食。局部刮痧不需要空腹,饮食也没有特殊要求。
这8类人不宜刮
1.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水肿者。
2、孕妇不宜在腹部及腰骶部刮痧,否则可能引起流产。
3、体表有溃疡、疔疮、疮、皮疹及不明原因肿块时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伤口感染扩散。
4.患有接触性皮肤病的人应避免使用刮痧。
5、有出血倾向的人,如晚期糖尿病、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不宜刮痧。
6、过度饥饿、过度疲劳、醉酒的人不能接受重力和大面积刮擦,否则会造成虚脱。
7、精神疾病患者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刺激此类患者病情发作。
8、恶性肿瘤部位禁止刮擦。
新快报记者 陈思涛 奚惠晶 通讯员 孔淑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