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今天,普通清华男生超越职业选手的机会微乎其微,但如果把比赛拉回到一百年前,谁胜谁负还真不一定。
可以参考清华大学1919年实施的五项体育检测标准:
一是跳过栅栏,达到胸部高度。
其次,爬上绳子,直到距离地面十五英尺(5 米)。
第三,在练习垫上做鱼跳和打滚。
四、跳远十四英尺(约4.67米)。
第五,在十三秒内跑完100码(约91.4米)。
另外,必须游20码以上(约18.3米)。
未能完成考试的,不得出国留学。要知道,1924年,全运会百年冠军成绩只有12秒。
清华一直是中国的教育中心,但很多人忽略了它也是中国的体育中心。 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亚运会的前身)上,清华大学的潘文兵成为第一个获得亚洲冠军的中国人。至于清华足球队和清华大学篮球队,他们长期以来一直是北方的霸主。 1936年,中国队备战柏林奥运会时,田径队的训练营就位于清华校园。
陈省身先生回忆,当时学生中流行一句话:“北大有胡适,清华有体育馆”。由此可见当时清华体育的实力有多么强大。
唐山
1923年清华田径队(第二排左一是马约翰)“一支强而有力的运动队”
清华大学重视体育,这是有传统的。
清华书院始建于1911年,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正式更名为清华大学。清华的教育经费来自美国归还的耿耿钱。早期是美国留学的预科班。为了与美国大学教育接轨,1912年成立了体育系。
陈省身先生回忆,当时流行一句话:“北大有胡适,清华有体育馆”。
据学者蒋勤、李宁在《北大、清华早期体育发展的历史比较》中介绍,首都大学(后来的北京大学)虽然早在1902年就开设了体操班,但也举办过体操班。 1905年,举办了第一届全校运动会,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但学生大多是官员子弟,带着仆人、轿子来上课。体育老师只能大声指挥:“老师,右转!老师,左转!”
清华大学体育系首任主任是美国鞋匠。上任后,他要求学生每天晨练10分钟,外加一个小时的“强迫运动”。即每天下午4点到5点,校园内的宿舍、教室、宿舍都被锁上。图书馆,强迫学生锻炼身体。这项措施直到1919年4月体育场竣工后才取消。在他的任期内,舒梅克“训练了一支强大且获胜的运动队”。
1913年,中国、菲律宾、日本三国举办了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共派出36名运动员,其中6名来自清华大学,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潘文兵获得十项全能冠军、五项亚军和跳远季军,个人积分排名第一。
中国队中,清华人得分最高。时任总统袁世凯特赠清华一座银牌坊一座,长4英尺(约1.22米),高2英尺(约0.61米)。这座银牌坊后来被授予了潘文兵。
梁实秋游泳考试勉强及格
第二届远东运动会(1915年),中国队有清华人3人,第三届(1917年)6人,第四届(1919年)7人,第五届(1921年)8人。人们。
1911年至1936年,清华参加了14届华北运动会中的12届(一次未能参加,一次因转校、报名迟而被拒绝),7次获得总成绩第一名,两次获得第二名。总成绩2次。 。
当时清华大学一般只有400多名学生,而北大有2000多名学生。然而,两所学校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成绩却相差甚远。北大学生自己也抱怨道:“想想看,北大的体育确实有点不一样。任何运动会,北大总是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参加。足球五大联赛中,第一名是都是北大的(除了少数例外)。
蔡元培担任校长时,更加重视体育教育。他曾批评说:“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锻炼身体,但他们常常不出面。即使到了,他们也穿着长外套,把班级当作不存在一样。”但蔡元培离开学校后,学校用马厕所进行马术训练。由于“学生太多,马太少,不到一年,五人中就有三人累死了。游泳池不久也因地基松动而塌陷。”
相比之下,北京大学强调人文精神,管理宽松。清华强调科学精神,比较严格。中国传统文化大师吴宓因跳远没有达到12英尺(约3.66米,1919年之前的标准)而无法出国留学。直到他刻苦训练了半年,通过了跳远之后,才被允许出国。
清华大学的严格也是通融的。梁实秋的100码时间只有19秒,他学不会游泳。考试时,梁实秋让同学们用两根竹竿做保护。结果差点被淹死,靠着竹竿逃了出来。一个月后,补考的时候,梁实秋的动作实在是太难看了。监考老师马约翰微笑着说:“好吧,你通过了。”
中国第一位体育教授
在清华体育发展史上,马约翰是一位关键人物。
马约翰出生于福建,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曾在上海举办的“环球运动会”上获得冠军。 1914年,马约翰到清华大学任化学助教。由于热爱运动,他被调到体育助教岗位,后来又去美国深造。 1920年任体育系主任,是中国第一位体育教授。
清华大学重视体育运动是有客观原因的。 “清华大学每年送100名学生去美国,送出去的学生一定要像样。”
马约翰经常鼓励学生:“你们要好好锻炼,要勇敢,不要害怕,要有活力,加油。如果外国人打棒球、踢足球,你们也应该玩玩,不要出去丢脸。”中国人,有人推你,你就倒;有人看你,你就颤抖。”
1945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夏翔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几个美国学生正在校园里练习摔跤。看到夏翔瘦了,他们集体发出嘘声。夏翔毫不畏惧,一上场就将对方击倒。
据学生介绍,马约翰每次上课都要先跑几圈,然后再讲课。马约翰有很多孩子,全家人都可以组成一支足球队。
从第六届远东运动会(1923年)到第九届远东运动会(1930年),只有清华大学一人参加。原因很复杂:
一方面,学校领导忽视竞技体育,马约翰一度被剥夺教授职位;
反观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惨败,田径仅得7.2分(日本排名第一,138.1分),游泳0分(日本排名第一,74分),篮球和排球都输了。在菲律宾,棒球和网球排名垫底,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也刺激了国内球队提高竞技水平。
足球队夺冠,让清华大学校长刮目相看
1924年,清华校长曹云祥的侄子曹林生受聘到清华大学任教体育课。曹林生毕业于西点军校,主张体育军事化。马约翰无奈赴美深造,于1926年回国。
1928年,罗家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毕业于北京大学,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领袖。后来又到欧洲和美国留学。在他的努力下,清华大学从外交部独立出来,开始招收女学生。不过,罗家伦也觉得大学应该采取军营式管理。
罗家伦发现清华大学经费管理混乱。音乐、农业、体育三个系本无学生,但每年开支达五万至六万元,遂下令裁撤。马约翰说:“(罗嘉伦)看不起体育教育,认为体育系有教授是不道德的,所以他把我降职了,还把我的工资减成了老师。”体育系任教的郝更生、徐国祥等人辞职。郝更生到东北大学发现并培养了短跑运动员、中国第一位奥运选手刘长春。
得知马约翰被降职后,厦门大学请他去任教,但马约翰不为所动。
1929年冬,华北联合会在天津举办了第六届足球锦标赛。此前,清华大学队与北平四中进行了一场热身赛,0-1落败。多名主力受伤,球队士气低落。为了不让清华大学难堪,球队以“清华队”的名义参赛,而不是“清华大学队”。
没想到,马约翰率队在预赛中击败了北京振寰队、燕京大学队、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队,打进15球,只丢5球。决赛中,他们面对来自东北的冯勇大学队,出人意料地以2-0获胜。
当队员们背着马约翰回到清华校园时,正赶上元旦联欢会,学生们在街道两旁欢呼雀跃。罗嘉伦意识到竞技体育的巨大影响力,当场宣布约翰为教授,随后送给他一个银杯作为纪念。
当时,中国田径队的竞技水平较低。测试中,跳高运动员吴必贤以1.871米的身高创造了全国纪录。然而,1935年,世界男子跳高纪录为2.07米。马约翰曾经测试过刘长春的表现,认为他有望进入决赛。刘长春在1933年创造了10.7秒的全国百米纪录,相当于1932年奥运会的第五名。遗憾的是,刘长春在柏林并没有达到他真正的水平。
培养体艺兼备的人才
1936年,为备战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中国田径队在清华大学设立训练班。清华大学的硬件条件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有2个足球场、12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29个网。体育场、垒球场4个、摔跤场1个、溜冰场2个、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1个、体育馆2个、室内游泳池1个。
1919年4月竣工的体育馆是前厅,原名罗斯福纪念体育馆(指批准归还庚子钱的老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
博物馆的美国设计师墨菲对这个游泳池非常满意。他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有吸引力的建筑。”
1932年竣工的体育馆为后殿,其设备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
清华的设施如此之好,以至于“毕业出去为学校服务的学生,常常会觉得国外的设施不够,爱上学校,甚至尝试回学校参加体育活动。”
北大一名学生曾写道:“每天四点以后,有人踢足球、打篮球、田径练习、游泳、网球……如果这个时候外地人到了,清华,我一定要来。”认为清华要举办运动会,也许还会和其他人比赛。”
清华大学除了培养了众多职业运动员外,还培养了一大批体育素质优良的人才。比如,名将孙立人作为中国篮球队的一员,在远东运动会上获得了金牌;我国骨科先驱孟继茂曾两次参加远东运动会;著名建筑学者梁思成在清华校运动会上获得跳高冠军……我想“和清华生比”“12分钟跑”,我们再比一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