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孙麒麟:从沪郊田头到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励志体育人生

    孙其林,民国当代人,1949年10月29日出生于上海郊区松江县城厢镇的一个普通家庭。

    从城郊田野里的泥土中脱颖而出,孙其林成为国家级名师、国际体育赛事主裁判、受到众多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尊敬的上海交通大学名师。

    他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领域第一位国家级名师。他以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师生的尊敬。五十年来,孙老师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

    50年来,无论职位、职称、社会地位发生多大变化,获得多少荣誉称号,孙其林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教师”的身份,时刻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着想。俗话说“教训比天还大”!

    孙其林参观厦门鼓浪屿马约翰纪念馆。我国杰出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教授在清华大学体育教学第一线工作了52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块牛筋板,一生的乒乓缘

    孙其林小时候就读于上海松江岳阳小学,初中和高中均在松江一中。在这两所学校,他都是“小名人”。

    说起打乒乓球,起源于乒乓球板。孙其林上小学二年级时,表弟见他对打乒乓球感兴趣,送给他一块牛筋乒乓球板。当时一群乒乓球友都拿着光秃秃的木板,他却已经灵活敏捷,反应敏捷,现在他手握利器,威力更加强大,一路碾压小乒乓友。

    正是这块引人注目的乒乓球板,让他66年来一直守护着他的“国足梦”。

    高中学校运动会_高中几次运动会_高中生运动会

    岳阳小学推荐他到县少年宫乒乓球班接受训练。孙其林还记得少年宫那个瘦弱的乒乓球老师,名叫王源。冬去夏来,孙麒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两年后,孙其林脱颖而出,获得小学五年级松江县少儿乒乓球冠军。进入松江一中后,初一就获得松江县青少年锦标赛冠军。初三时,他先获得松江县男子乒乓球冠军,随后又获得松江县男子乒乓球冠军。上海郊区县青少年比赛冠军。 15岁的孙其林在各项乒乓球比赛中击败了十几位国家一级乒乓球运动员。

    那时,“乒乓球少年”们的心中升起了一个梦想。他们热切期待着加入上海职业队,为国争光。像容国团、庄则栋、徐寅生、李芙蓉一样,他们在国际比赛中争夺金银。赛场上,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没想到,在孙其林读高一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突然爆发。 1968年,孙其林按照学校的安排,到松江县北公社农艺大队插队落户。在农村的四年里,他和村里的农民混在一起,竞相干田里的脏活。连续多年被评为“五好公社员”、“五好民兵”之一。

    即使在那些特殊的岁月里,他也从未放弃过乒乓球运动。村里没有乒乓球桌,公社只有一张。每逢农闲时节或下雨天,他都会几次拿着夺冠后学校颁发的双喜乒乓球板步行到公社,尽情地打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72年,国家向工农兵招收第一批大学生,孙其林进入公社推荐名单。

    当大学梦重新燃起时,孙其林投身体育事业的理想也随之萌芽。他报考了北京体育学院,很快他凭借劳动训练后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的乒乓球技术考入了北京体育学院。

    进入北京高等学府后,孙其林十分珍惜继续深造的机会。在校期间,他起早贪黑地学习专业知识,潜心体育锻炼,各科成绩优异。在校两年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过100多人的大班班长、学校乒乓球队队长,提高了组织能力和服务精神。

    在校期间,乒乓球的特长给孙其林带来了难得的机会。那一年,我国主办了亚非拉乒乓球锦标赛。为推进“乒乓外交”,国家体委选派一批乒乓球运动员作为各国参赛队的陪练。北京体育学院学生孙其林曾被派往塞浦路斯和墨西哥执教。他担任球员的训练伙伴;大学即将毕业时,他被分配到柬埔寨和老挝的球员担任训练伙伴。

    1974年8月,孙其林从北京体育学院毕业,分配到上海交通大学担任体育教师。随着我国国乒运动员一代又一代地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乒乓球逐渐成为一项“国球”。擅长乒乓球的孙其林出生得恰逢其时。上海交通大学有着重视体育的悠久传统,这让他派上用场。

    孙其林在体育课教授乒乓球课程;后来,他组建了新的大学生乒乓球队并担任主教练,并开始担任上海大学生乒乓球队的主教练。 1992年起,担任中国大学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领队,参加十余届世界大学生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夺得金牌30余枚。

    高中几次运动会_高中生运动会_高中学校运动会

    作为乒乓球世界杯主裁判的孙其林(左一)和时任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在比赛场边。摄影/周国强

    高中学校运动会_高中几次运动会_高中生运动会

    孙其林是乒乓球界的多才多艺的选手。他是一名运动员、教练和裁判。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只要是与乒乓球有关的事情,他都会认真地抓住每一个机会。

    孙其林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的第二年,当时上海成立了中央乒乓球裁判组,要求各区派一名代表参加,并给予上海高等教育名额。这个名额分配给了上海交通大学。这样一来,孙其林更加忙碌了,每周四晚上都要到上海体育宫参加裁判培训。 1978年,中国乒协在福州举办了高级裁判员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骨干裁判员参加了集中培训并举行了统一考试。孙其林获得第一名。

    1984年,孙其林被批准为国家乒乓球裁判员; 1988年被批准为国际级裁判员; 1996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通过考试成为国际乒乓球裁判。 1988年起担任中国乒乓球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他在乒乓球裁判工作中被委以重任,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从第五届到第十四届全运会,孙其林九次当选乒乓球比赛副裁判长、主裁判或裁判员。在八运会开幕式上,他作为裁判代表上台宣誓。曾担任第43届、第45届、第46届、第48届、第49届世乒赛主裁判或副主裁判。他还曾7次担任世界杯乒乓球锦标赛的主裁判。 2002年荣获“中国乒乓球贡献奖”。 2008年,在国际乒联大会上,他被授予“国际乒联贡献奖”。

    “教训比天大”,坚守论坛50年

    1974年8月22日,孙其林被分配到上海交通大学担任体育老师。交通大学体育老师周金堂领着他走进体育馆办公室,并向他介绍了几位老师:孟老师是历时23年的竞走比赛全国纪录保持者,徐老师是著名的拳击冠军在国内。周金堂先生曾任上海男篮主力球员、上海交通大学女篮主教练。他曾创下无人能打破的纪录。他站在罚球线上,连续出手153次,仅命中一球,从而打破了苏联队的纪录。世界纪录由杰出运动员保持。这条新闻还出现在1960年的《新民晚报》上。

    原来,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的老师很多都是“重量级”。这深深地教育了年轻的孙其林,他看到了巨大的差距,发誓要更加努力,更加努力,珍惜体育老师这个宝贵的职位。

    想要守住这个金饭碗,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上好课。

    在教学中,孙其林想起了戏剧界资深人士常说的一句话:“戏比天还大”。其实,世界上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作为一名教师,他觉得必须树立“课比天大”的教学理念。

    孙其林入学后,每周要上七八节体育课,包括篮球、乒乓球、田径、体操、游泳等。他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备课。除了按照教学大纲备课外,他还需要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教案,认真备课。他热爱学生,亲近学生,态度热情谦虚,视学生如家人。

    他对体育课学生的要求简洁明了:“动作要到位,身体要出汗”。他特别强调“要有活力”,体育课要培养学生阳光、阳刚、健康、向上的品质。他激励学生“像狮子一样强壮,像猴子一样敏捷,像骆驼一样坚韧”。他还说,“当学生流汗时,老师也在流汗”。他以身作则而不是言语来教导。每堂课他都力求讲解清楚、演示准确、讲授得当。他还注重分级教学。他会注意对身体虚弱、基础差、不擅长运动的学生给予集中帮助,耐心引导他们注意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放学后,他还会启发同学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为此,他住在学校,每天早上要么辅导学生练习单杠、双杠,要么陪学生做广播体操、长跑;周末,他经常带学生去参加各种比赛。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他逐渐加深了对学校体育课程教育价值的认识。体育课程旨在唤醒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自觉地将体育教育纳入自身生活质量的一部分。学生们也从心底里感受到,孙老师的课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能完善人格,激发潜能,帮助他们应对生活挑战。

    孙其林潜心教学50年,刻苦钻研50年。

    在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当老师后,他很快就养成了自学的习惯。课后,他安静学习,研读各种体育专业书籍、体育理论书籍及相关书籍,不断“充电”,为自己赋能。

    1995年,教育部制定培养名单,已任交通大学体育系主任的孙其林被安排“回到”母校北京体育学院学习深造。硕士学位。他不辱使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从教50年来,孙其林还经历了国家级乒乓球裁判和体育教材编写、多轮专业训练和实践、参与部委全国高校体育指导委员会工作教育学等,这使他成为我国体育界知名且有影响力的人物。综合性高层次人才实力雄厚。

    他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教导、教育他人。这是孙其林从教50年的显着特点。

    孙其林教授坚信教学相长、师生如朋友的古训。许多学生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塔吉克斯坦的一名留学生跟他学打乒乓球,打得非常刻苦。孙老师送给他一块双喜乒乓球板。这位学生非常感激老师,几年后他去了上海,专程回学校送给孙老师一幅家乡的画。风景油画;有一位韩国学生,很尊重孙老师的师德,寒假返校后送给他一瓶妈妈做的泡菜。

    高中学校运动会_高中生运动会_高中几次运动会

    上海交通大学迎来奥运冠军孙颖莎、王曼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红色校徽,寄托一生的心血

    “能在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名校当老师,我很幸运!”孙其林表示,自己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是因为乒乓球和交大。 1974年8月,当他胸前佩戴“交通大学”红色校徽时,他心中便有了坚定的信念——投身体育教学,把一生托付给上海交通大学。

    高中学校运动会_高中生运动会_高中几次运动会

    上海交通大学有着重视体育教育的悠久传统。 1922年,孙中山先生为交通大学武术系题词“强国强族”,表达了强身救国的教育思想。

    孙其林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任教后,根据教学需要,不断提出完善教学计划、修订教材、分级教学、体育与教育融合等改革建议。他的建议得到了历届学校领导的支持。

    孙其林深感,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首先要讲好课,其次要善于提炼教学实践,上升为理论。潜心求知是大学教师的天职,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不断修改教材是大学教师的天职。上海交通大学具有潜心学术研究、重视教材编写的良好氛围。

    孙其林坚持探索新课题,勤于思考新问题,孜孜不倦地撰写论文和专着,完成了多项项目。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技论文报告,多篇体育论文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他专注于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并将其带入课堂。专注于高校体育文化研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百年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成果已在全国高校推广。结合教学实践,主编的体育教材《运动与健康》教程(第五版)荣获首届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精品教材一等奖。与毛丽娟教授、李文发教授合着的专着《从长安到雅典——古丝绸之路的体育文化》获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

    入学两年后,孙其林升任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教研室副主任。 1990年至2010年任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在此期间,他还担任学校体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研究所所长。

    孙其林在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主任期间,积极探索上海交通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他形成了上海交通大学独特的体育课程体系。他还将学科建设和体育教学项目扩大到40个,还建立了体育科学研究所,建立了体育文化基地。

    鉴于此,孙其林于1992年被评为教授,1993年获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1991年至2021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2015年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与16名院士共同当选为讲座教授。延长退休十年后,他有机会实现“健康工作50年”的理想。虽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在第一线教书育人。 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名师”; 2008年,国际乒联授予他“国际乒联贡献奖”。

    高中几次运动会_高中生运动会_高中学校运动会

    孙其林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冠军上了大学,他大力宣传

    孙其林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乒乓球裁判工作。 198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裁判员后,几十年来,他执法了无数的国内外乒乓球比赛。此外,曾在国家青少年乒乓球集训队和国家大学生乒乓球队工作多年的经历,让他与多位奥运乒乓球冠军、世乒赛冠军、世界杯乒乓球选手有过近距离接触。网球冠军、亚运会乒乓球冠军、全运会乒乓球冠军。

    他深切感受到,这一代顶尖体育运动员从小就在运动场上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在运动场馆参加激烈的比赛。他们的青春奉献给了体育,五星级红旗一次次高高举起。体育场馆。然而,不言而喻的是,这些优秀的球员都耽误了文化学习。于是,孙其林内心深处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他应该一心一意地呼吁他们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孙其林向学校领导汇报了这个想法。当时,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正在筹划恢复学校体育传统、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规划。需要引进高水平体育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志存高远,在全国率先提出“体教融合”的办学方针。

    1984年,经上级领导部门批准,上海交​​通大学开始试办预科班,招收近20名体育冠军。预科班为期一年,教学内容先补中学课程;一年后,学校将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来选择他们。入场。孙其林老师是本次预科班的班主任。

    由于老师们的负责,同学们的勤奋,预科班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1987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交​​通大学成为全国高校第一批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试点单位。从此,在中央的支持下,按照教育部、人事部、国家教育部等文件精神,“体教融合”的办学方针步入正轨。体委等中央部委。

    曹艳华、石之浩、倪夏莲、刘国正、王励勤、刘国梁、秦志戬、丁松、李菊、马龙、徐新、于子扬、孙颖莎、王曼昱、范振东等15位奥运和世界冠军已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深造。与此同时,一批来自各省市的国际运动员和优秀体育明星也严格按照中央六部委文件规定的条件有序进入上海交通大学。

    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对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是严肃的、严格的,甚至是严厉的。一是实行国际通行的“宽进严出”规则;二是坚持高级预科班辅导一年的做法;第三,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第四,特殊情况,学校采取派教师上门或提供远程教学的方式;五是对个别基础差、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实行延长学制的办法。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只有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毕业。

    高中学校运动会_高中生运动会_高中几次运动会

    孙其林(中)与学生在一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批又一批优秀运动员曾在这里学习。因此,这所百年学府也被网友称为“上海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老一辈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的人生经历和蒋南翔校长“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一直激励着孙其林。现年75岁的孙先生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讲座教授,每周从上海市中心打车到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给本科生讲授2个小时的《体育概论》和《体育竞赛》。给研究生。他仍然持续关心青少年身体健康、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体教融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孜孜不倦地忙碌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9191.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