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不知道您孩子班上的老师有什么话想对家长们说的吗?
亲近老师,相信老师的教导,挖掘老师的闪光点,引导孩子喜欢自己的学科老师。
多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老师交流。
不要给孩子摇曳的爱,而要给他们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多做自我反省。
不做放任不管的掌柜,给孩子更多优质的陪伴。
给孩子更多的耐心、肯定、鼓励、期望……
此次学习伊始,长沙市南雅中学数学老师、班主任范云“贴心”地向全班家长赠送了新学期的第一封信。
孩子们和老师们已经进入复课状态。不知道各位家长,你们呢?
阅读这封信,给自己一个开始!
亲爱的爸妈:
大家好!
首先,我祝贺您和您的孩子成为我们大家庭的一员!
此时,您可能会感到既兴奋又担心。因为我们的孩子人生旅程进入了新的起点,正式成为一名初中生。然而,初中并不是小学的简单延续,而是一个过渡和爬坡。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快速行驶的汽车转弯或上坡时,缺乏心理准备的乘客很容易情绪不稳定。同样,初中新生活开始时,如果我们缺乏心理准备,不能及时调整,就不会适应。为了帮助我们的孩子迈出初中的第一步,今天我和大家讨论以下话题:
初中三年是怎样的?如何帮助孩子把握这三年?
初中三年往往成为孩子成长的“分水岭”。因为初中阶段不仅是孩子身体快速成长的时期,也是学业难度和强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也是孩子心理发展和情绪变化的敏感期。初中三年的目标是培养孩子自主、独立、自律的性格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想初中三年可以用几个不同的关键词来形容。
初一的关键词是“适应”和“养成”
每一个刚进入初一的孩子都会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渴望给新老师、新同学留下良好的印象。就连小学时顽皮、成绩落后的学生,也常常暗自下定决心“弃旧求新”。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帮助他们进步。初中和小学有很多不同。初中的课较多,题也较难。我们要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大家都知道,养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21天。开学的前21天,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听课做笔记的习惯、整理错题的习惯、做计划的习惯、读书的习惯。让孩子提前预习,带着问题来上课,学习效率更高。认真听讲的孩子上课总会有笔记的。家长可以查看课堂笔记,了解孩子的课堂情况。让孩子把作业、试卷中的错题整理成册,这样他就能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进。凡事预见则成功,不预见则败坏。从初一开始,我们就需要培养孩子,为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制定计划。
关于读书,有人说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尚行为。只要你付出一个汉堡的价格,你就能得到一个作者那段时期所有的思考和时间。尹建立老师说:“爱读书的孩子更有爆发力。”我认为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喜欢读书的孩子心灵会丰富。作为父母,无论身在何处、条件如何,我们都可以为孩子营造阅读氛围,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初二的关键词是“分化”和“叛逆”
从初一到初二,学生们都要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科目增多,难度加大。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可能会因此而落后。一旦落后,他们往往会厌学并互相影响。孩子如何防止成绩下降?我认为我们需要提高孩子对学习的认识,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消除孩子的学习问题。
有些孩子成绩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一次心的交谈,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及时发泄不良情绪。
初二学生年龄大多在14岁左右,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我们经常看到男生有攻击性、冲动、爱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女孩子都爱漂亮、爱打扮、多愁善感。这就是所谓的青春期。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害怕青春期。我们要知道,这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当孩子表现出逆反心理时,家长不要生气,更不要“针锋相对的麦芒”,以任性对抗任性,否则会火上浇油。正确的做法是冷漠地对待他,忽视他的任性。等他冷静下来再想解决办法。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不能说教,而应该用巧妙的、艺术的方式进行解释,比如引导孩子阅读相应的文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孩子们可以更仔细地听听专家的话。
初三的关键词是“中考”
初三是孩子们压力最大、最困难的一年。作为初中生家长,首先要有一个冷静的心态。心理学家发现,毕业恐惧症现在已经“感染”到了家长身上。随着孩子临近中考,一些家长变得焦虑,甚至身体不适。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对上学心理也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初三的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全新的锻炼,会充满很多成长的喜悦。家人的自信和乐观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所以你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坚强的你,用你的信念和生活态度为他或她指明人生的方向。其次,我们还需要准确定位。应该让孩子们了解中考的意义。孩子只有重视了,才会有动力,自觉地投入到初三的学习中。
我们家长选对学校了吗?
——如何配合学业,做一名优秀的家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和家庭这两个教育者,不仅要行动一致,向孩子们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有同样的信念。 ,并且始终从相同的原则出发。让我们在教育的目的、过程或手段上不存在任何分歧的情况下开始吧。”
确实,教育好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否有效结合,形成合力。涉及到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一致,能否形成合力。共识。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成长,希望家长能够尽力支持学校的工作,并做到以下几点:
(1)亲近老师,相信老师,发现老师的闪光点,引导孩子喜欢自己的学科老师。有很多孩子对科目有偏爱。部分原因是他们不喜欢他们的学科老师。老师是人,不是神。有缺点很正常。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千万不要随意评价老师,尤其是孩子当着你的面说某个老师“太严格”,或者说某个老师“不够好”等等。我记得我教一年级学生的时候在过去的两个学期里,我和一位幽默的英语老师一起工作。本次英语班两班成绩稳居年级前茅。英语老师一个学期后生了孩子,换成了一位性格温和认真的老师。我很早就向孩子们传达了这个理念:不是老师要适应我们,而是我们要适应老师。新来的老师也都很好。我们家长也积极配合引导孩子适应新老师。孩子们很快就适应了新老师的教导,我们班的英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
(2)多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老师沟通。家长平时要注意孩子的动向。如果发现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吃不好、睡不好、花钱大手大脚等,要及时联系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尤其不要听孩子的意见。记得当我担任第一班老师时,班上有一个孩子叫小吉。开学第一周,她妈妈打电话给我说:“你们这么名牌的学校,怎么还体罚我?”原来,她因在外教课堂上扔纸团而被外教处罚。我被迫全班站立。每次孩子犯了错误,父母都会听孩子的说法,然后责怪老师,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傲慢。听说他后来变成了社会大佬!我们很多老师都为这个孩子感到难过,认为这个孩子是她母亲的受害者。
(三)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帮助教师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记得我在1210班教书的时候,遇到过一对情商非常高的母女。开学第一天,当我还在办公室收拾东西时,孩子的妈妈和孩子来找我说:“范老师好!我叫陈宇轩,是你们班的学生。我怎么帮你?”我很担心。她很感动,回答说:“还没有!” “那我们就搞一下班级卫生吧!”她妈妈说。我在这个班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这个孩子,他后来成为了我们的学习委员。他以中考6A的成绩进入雅礼,并通过中考进入理科实验班。我记得最后一堂课1322,我想在每次月考后给孩子们奖励书,但我没有任何班费。我在家长QQ群里说出了自己的困难,家长立即组织成立了班级成长基金会。他们不让我为每个月的考试买书而烦恼。我很感动。我一句话,家长们立刻就行动了。他们非常信任我,也非常配合我。我没有理由不更加努力。
(4)做老师喜欢的家长。我在电话里采访了几位老师,问他们最喜欢什么样的父母,最不喜欢什么样的父母。
A老师说:最喜欢给班级提建议的家长;不喜欢在QQ群、微信群里发表不负责任、破坏班级团结言论的家长是最不受欢迎的。
B老师说:我最喜欢理解老师、支持老师工作的家长;我不喜欢遇到问题只责怪老师的父母。
C老师说:我最喜欢有责任心、懂事的父母;我不喜欢不负责任和无知的父母,他们只是把孩子送进学校而不理他们。
最近微信上流传的一篇文章《支持老师,其实就是支持孩子的成长》。写得很好,也很真实。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父母与老师的相遇是爱与和谐”。一次信任的邂逅!”确实,有了爱和信任,我相信家庭和学校之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们是孩子合适的父母吗?
——如何做一个好父亲或好母亲?
(1)不要给孩子摇曳的爱,而要给他们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初中最后一个班,1322班,初三接班时,很多同事都警告我,班里有一个很调皮的女生,经常顶撞老师,大喊大叫。在她的同学那里。同学们也都怕她。我特别照顾她,第一学期过得很顺利。第二学期,我突然不来学校了,在家里和父母吵了一架。为了帮助孩子,我走进了他们的家。她的母亲认为,孩子今天的状况是丈夫的纵容。她抱怨自己平时教育孩子时不站在她一边,还经常当着孩子的面骂她。孩子的父亲告诉我,他的妻子如何忽视家庭,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听了他们的争论,我明白了孩子的问题所在。家庭中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共同责任,但很多家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分歧。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作为父母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矛盾。当他们意见不一致时,往往会固执己见,对对方的方法和观点不屑一顾,很容易发生争执。即使当着孩子的面公然吵架,不仅会造成孩子观念混乱、是非不清,还会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没有安全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给孩子提供了逃避的最佳机会。责任。良机。同时,也影响夫妻感情,造成家庭不和。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你们的分歧。当你们意见不一致时,最好先妥协,然后冷静地沟通,努力达成协议。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爱他的母亲,尊重他的父亲。
(2)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多做自我反省。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父母,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有问题的父母。我们孩子的很多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某些方面没有做好。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多自我反省,你一定不会那么急躁!
(3)不做放任不管的掌柜,给孩子更多优质的陪伴。很多时候孩子不听我们的话,是因为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为他们付出的代价太少。这种陪伴应该是无私的、全心全意的。记得我在1210班教课时,有一个孩子刚入学不久就逃学,不听课,还打架。父亲是行政领导,母亲是一家公司的CEO,两人都是高素质人才。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父亲告诉我,因为夫妻俩忙于事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是寄宿制,周末也由保姆照顾。问题是他没有陪伴。
(4)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肯定、鼓励、期望。记得网上流传过一段话:“无论你的成绩是好是坏,请想一想: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但每个人的花期都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开得很灿烂;有的花一开始就开得很灿烂;有的花一开始就开得很灿烂。”不需等待漫长,我才焦急,我相信花儿也有自己的花期,陪伴着它沐浴着阳光和风。下雨并不是一种祝福。相信我,孩子,等待你的花永远绽放,它不会因为它是一棵参天大树而绽放。”这是班主任发给家长的短信。我非常喜欢这段话。它告诉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这种等待的心态。还有一篇文章《上帝为每只笨鸟准备了一根低枝》,讲的是母亲如何不抛弃顽皮的孩子,值得我们所有父母学习。
(5)努力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你知道孩子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吗?有人说,孩子的到来是给父母第二次成长的机会。刘成莲老师说:“如果我们把为人父母当成一种职业,那么一旦从事这个职业,你就不能终身辞职,必须24小时值班,没有人领导,只有最起码的自由。”看似没有规则,但过程却很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养育优秀的孩子,就需要不断学习。“现在我们有很多学习的方法,我们可以。”您可以在微信上阅读许多鼓舞人心的文章。参加一些公益培训,看一些书,这里给大家推荐三本书:贾荣涛老师写的《先改变孩子,改变自己》、《陪伴孩子度过初中三年——筑起爱的界限》。刘成莲老师写的《陪伴孩子度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
”
孩子是我们的名片。让我们的家和学校共同努力,组成最好的教育共同体,在我们的名片上写下最美的诗篇。俗话说:家校同心,黄土变金;家校同向,天天进步。虽然家庭教育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但只要我们家校资源共享、真诚互动,每个人都可以取得成功。每个孩子都是阳光,让每个家庭都和谐。最后祝愿我们的孩子永远健康、永远快乐、永远阳光、永远积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