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恋爱、结婚。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登记人数预计将创近40年来的历史新低。
也许大城市的年轻人晚婚或不婚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在更多的县城或乡镇农村市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舆论压力,年轻人很难逃脱被迫结婚的命运。
近日,我们采访了全国人口和户籍最多的县——安徽省临泉县的吴航,聊起了在该县相亲的事情。 30岁的吴航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已经四年了,这期间他已经和几十个人相亲了。
他观察到,该县男性多于女性,婚恋市场日益碎片化、“等级森严”、利弊权衡。比如,农村“二嫁女”带着女儿成为相亲市场上的抢手货。她不仅要求彩礼20万元,结婚后不能收回,还要求婚礼流程和仪式要以当地婚礼为准。走。
即便如此,她家相亲的队伍仍然排得很长,而且很多来相亲的人甚至都是第一次相亲。相反,大城市返乡的大龄单身女青年、二婚生子的女性则成为被鄙视的对象;县城农村男子与东南亚女孩的跨国婚姻逐渐成为常态。
以下是吴航的口述。
县城促婚“大师”
一天可以赚几万元
“你今年都30岁了,对你这个年纪来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
“你一直没有结婚,我和你爸爸担心得睡不着觉,连人多的地方都不敢去,生怕别人在背后议论我们。”
“你姑姑又给你介绍了一个人,明天一早,去理发,买衣服,洗车,收拾一下,下午去见姑姑,趁着你父母年纪还小,事情已经差不多解决了。不仅如此任务完成了,我可以帮你照顾孩子几年。”
以上就是最近妈妈催我结婚的各种方式。从最初的厌恶和抗拒,到现在我已经坦然接受。毕竟我去相亲的话,全家人都会高兴,不然全家人都会有麻烦。快过年了,我为什么要让全家人不高兴呢?而且,当有人介绍我去相亲时,我拒绝去。介绍人还说我太挑剔,要求太高。经过“村口信息站”的变相“宣传”,你们根本不知道我背后是怎么被安排的。
当然,这些都只是表象。我只能被动接受县里男多女的现实,无法改变。
除了历史问题导致我们县城90后这一代人结婚困难之外,一方面,提前分流参加中考的县城学生往往步入婚姻殿堂,开始了婚姻生活。二十岁出头的家庭。我的很多初中同学现在都是小学生甚至初中生的家长。一些初高中女学生在工作、学习或做生意时结识了外地男孩,然后远走高飞。
另一方面,虽然这几年我跟很多从大城市回来的女孩相亲,也能和一些人聊天,但县里很讲究“裙带关系”,我总是需要找人求救,总有怀疑。如果你很穷,你就会害怕你富有的亲戚和邻居。外国人在当地投资,很容易被当地人“套牢”。不仅就业机会少,拖欠工资也成为县域企业的常态。县城工资低、物价高的矛盾,让我的相亲对象担心回到家乡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感情通常都走不通。
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再加上其他兼职收入,厌倦了大城市职场的尔虞我诈,我不可能回到家乡创业。毕竟“母弱而为商,父强而为臣,家欲留在原地,家贫而去外地”。
虽然近两年来,在电商、抖音直播、大城市失业青年返乡网约车、外卖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我明显感觉到年轻人的数量在减少。县内有所增加。但我担心的是,如果县里没有合适的就业环境,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外流的状况就不会改变。
在县城无论什么年龄结婚,物质条件都成为了我县男孩结婚的“敲门砖”。如今,相亲车库在县城已是标配。即使你不开车去相亲,中间人也不会让你们见面。但我县年轻人更喜欢燃油车,买车时更注重车标。这并不是外界所说的充电桩的问题。真正的原因是该县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认知度有限。燃油车依然是我县年轻消费者外出相亲的首选。 “正面”。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老刘从杭州回老家相亲时,开的是一辆新牌子的车去相亲。介绍人神秘地说,你相亲开的是什么“杂牌”车?无奈之下,老刘去相亲时只能开着父亲的奔驰。
除了车库之外,我明显感觉到,我们中西部地区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小县,婚庆习俗就越多,开支也就越多。如果确定了和相亲对象的关系,我就得开始“消费”:从见面礼到小礼,从大礼到好礼(确定结婚日期)。婚礼当天,还有上车仪式、下车仪式、媒合仪式、封车仪式、三金或五金礼品、敬酒仪式等。需要携带烟、酒、牛奶等高档礼盒,少则五十至六十件,多则一百件。
与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类似,无论男方是否在家,他仍然需要带上丰厚的礼物到女方家“过节”。否则,女孩的父母会认为男孩挑剔,随时可能破裂婚姻。虽然这几年我们当地的婚礼习俗不断简化,但我父母粗略估计,在县城举行一场婚礼至少要花费80万元,从车库到装修,从彩礼到婚礼期间的各种费用。结婚成本高意味着县里越富裕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结婚的年龄就越小。
和我的父母一样,很多县城的父母都把孩子的结婚视为人生的头等大事。我们从出生起就节俭,提前存钱,婚前买了车子和房子。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我家已经在富阳市买了婚房,但还处于简陋的状态。父亲担心因为装修风格不断变化,如果儿媳对现在的装修不满意,就得重新装修再装修,里里外外都留着钱。
很多县里的父母,像我父母一样,经常告诉介绍人,结婚后直接以情侣身份搬出去。毕竟,婆媳自古以来就是“天敌”。如果儿媳妇需要老两口帮忙照顾孩子,他们也会帮忙。如果不需要,我父母就会出去打工补贴他们。我经常看到媒体谈论小城镇的年轻人和县城的女士是多么富裕和悠闲,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人离不开父母的代际支持。
父母为了让我尽快结婚,除了像往常一样催我结婚、动员所有亲戚朋友帮忙介绍我外,还用了“非常规”的方法。前段时间,父母带我去见了当地的一位“大师”,看我的婚姻。虽然我有些排斥,但也无法忍受父母的各种推诿。
到了主人家后,我彻底傻眼了。虽然我们是早上七点多到达“老爷”家,但前面已经有二十个人在排队,而且都是带着孩子来求婚的父母。
“师父”说我是一个典型的注定晚婚的人。在合适的对象到来之前,无论是通过自己协商还是通过别人介绍,估计我都很难结婚。我的老房子的风水也需要改变,否则会影响我的婚姻。解决办法就是同时祭拜财神和月老,这样可以共同促进我的财运和爱情运。费用为599元。毕竟我们现在的婚姻是在财神爷的掌控之中的。
本以为父母会认为“师傅”开出的价格太高,但他们却要求“师傅”立即处理。毕竟,在父母眼里,不管效果如何,至少他们心里能感到安慰,这比着急要好。根据每人599元的价格和当天去的20、30人,我粗略估计“师傅”当天的收入至少有一万元。
农村男子娶东南亚女子
一个女孩回到大城市老家不被人喜欢
大学毕业后,我觉得婚姻应该建立在稳定的关系之上。但这几年做生意,不仅是我,全县的年轻人都在谈恋爱、结婚。每个人都在权衡利弊。 “情绪下降,兴趣上升。爱情下降,门当户对的上升。”这是我县相亲市场的真实写照。
2021年,我在相亲中认识了一个性格非常好的女孩。虽然我们对彼此印象不错,也曾尝试与她取得过一段时间的联系,但女孩的父母却在她15岁时因车祸去世了。她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和70多岁的祖父母。
我想,如果我娶了这个女孩,她的弟弟就可以上学结婚,她的爷爷奶奶就可以看病吃药。我得赚多少钱才能填补女孩家里的空缺?如果一个女孩子是个“小弟养魔”,家里挣的钱都给她补贴父母一家,我的孩子和我的父母会怎么办?人性本质上是自私的。县城赚钱不容易,还要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风险。在种种顾虑下,这段感情无疾而终。
当我在衡量其他女孩的家庭情况时,其他女孩也在衡量我的家庭情况。我2023年相亲认识的另一个女孩是二女儿户的,她的家庭在县里也算小康。虽然女孩对我印象不错,但介绍人的意思是,女孩听说我家里有两三个姐姐,担心结婚后会被大姐说教欺负,而且她更怕自己处理不好这个情况。一个大家庭的日常世俗,毕竟一个小县城的世俗,随时都能让夫妻之间的关系降到冰点。
我虽然才做生意三四年,却懂得权衡利弊,更何况是县里经验丰富的商人。我的一个好朋友强子,他的父母在我们当地做生意二十多年了,很早就全款给强子买了车和别墅。父母对强子的要求是,不在乎强子说什么,但强子结婚的人必须是体制内的女孩。不然强子结婚的时候,他们不仅不会给他钱,连房子、车子也不会给强子。
强子姐姐结婚的时候,房子是强子在县城的家人全额购买的,彩礼也只是走个形式给外人看。强子父母之所以如此“大方”,是因为他们看重强子姐夫在体制内的地位。在强子父母看来,县里的资源相当匮乏。只有政商联姻,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双方资源,让家族不断向上。娶错妻,毁三代。如果一个强者娶了一个随便的女孩,那么他父母这么多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不进则全家都会后退。
与县城系统的男女处于县城约会金字塔的顶端不同,儿子在县城的二婚女性和高线城市返乡的大龄年轻女性则完全处于底层。我们兄弟在聚会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兄弟有什么是连多尔衮都做不到的?娶个二婚女人,生个儿子,养孩子直到结婚,买车,买房,准备彩礼。最低起拍价为一百万。
你小时候对他多好,你能把别人的儿子养大吗?当他老了的时候,他会照顾你吗?这笔钱最好存到银行,当作自己的养老钱。相比之下,抚养别人的女儿的成本要低,这就是为什么二婚有女儿的农村女孩如此受欢迎。前段时间,我的哥们老韩去相亲了一个带着女儿的农村二婚姑娘。那天相亲的队伍有二十、三十人,其中不少是第一次结婚的年轻人。女方不仅要求彩礼为20万元,婚礼结束后不得被带走,还要求婚礼相关程序和仪式必须按照当地婚礼进行。
虽然我们县的男孩子结婚不容易,但是大家也会考察二婚女孩的性格、学历等。中午十一点多,我最好的朋友老赵去跟一个农村二婚姑娘相亲。按照当地的习俗,女孩子第一次相亲一般不会和男孩子一起吃饭,但老赵怕人家说他太小气了,所以还是邀请吃饭。
相亲的女孩不仅答应了,还把吃饭时隔壁桌剩下的鸡脚和卤面收拾起来,并表示要把金毛带到家里。这让老赵对相亲女孩一点好感都没有,也没有添加介绍人发来的微信。在老赵看来,这种女孩子太小气了,很多时候带出去就太“尴尬”了。
大城市回乡的大龄单身女性和县城的年轻男性,彼此之间更是不欢而散。我发现,小老王在当地从事电子商务等业务,每月收入稳定在1万元以上。然而,从大城市回来的大龄单身女性抱怨老王的低收入会降低她的生活质量。
如果不是看在介绍人的份上,老王甚至想当着女孩的面说:“你肯定是抖音毒鸡汤喝多了!”如果你在大城市培训,月入四五千,叫外卖、租房子、坐地铁、当牛做马,一年能赚多少钱?我一周就能赚到你一个月赚的钱。和我谈谈这里的生活质量和体验。大城市再好,你还能留下来吗?
在上海打拼多年的高中同学李娜向我抱怨,家乡的男生无论挣多少钱,他们的学历、知识、能力、综合素质都无法与高素质相比。居住在一线城市的男性。更重要的是,家乡的单身青年更加物质化、现实化,不可能与他们进行深入的精神交流。与县城单身男子不和的李娜,为了躲避父母催婚的压力,已经好几年不敢回家过年了。
在县相亲中排名垫底的还有家庭比较贫困、父母不在身边的男孩。我的小学同学胡子来自一个普通家庭。兄弟俩身高均不足1.7米。 2015年,他的父亲在工地发生事故身亡。没有人给胡子兄弟两个介绍相亲,后来他们在缅甸找到了一个家庭,与姐妹通婚。除了缅甸,我在家乡还能看到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女孩。
关系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在语言交流方面,这些东南亚女孩来到我们当地几个月后,很快就学会了当地方言。这种趋势在皖北农村乃至整个中原地区越来越普遍。
平躺在县城的00后
艰难的媒人生意
为了让我尽快结婚,我的父母很早就和当地的婚姻介绍所合作。我们当地的媒人有两种收费模式。一是媒人核实相关信息后,将客户信息发送到朋友圈。有兴趣的家长看到后联系媒人,安排双方见面。费用为588元/人/年。
另一个是会员匹配系统,根据客户的配偶选择标准来匹配客户。每年匹配二十、三十对情侣,费用为3999元/人/年。由于我经常和媒人的儿子有生意往来,他的母亲给了50%的折扣。毕竟在小县城做生意,定价不能太死板,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不然的话,我也不会在这几年里和几十个女孩约会。
那天我和媒婆的儿子一起吃饭,他告诉我,他妈妈打算春节后关店,他现在太累了,不想再做媒婆了。一方面,近两年我县离婚率持续上升,离婚夫妇通常涉及媒人。他母亲两年前结婚的那对夫妇,六个月后因感情不和离婚了。男方父母认为女方对婚姻有欺骗行为,要求女方退还全部彩礼。女孩的父母觉得媒人对男方控制不严格,就把这个懒男人介绍给了自己的女儿,让她二婚。父母双方经常去他母亲的店里闹事。后来,当双方在法庭上对峙时,他的母亲只能出庭作证。
另一方面,动辄高达数十万的结婚费用,以及县城离婚率上升所涉及的婚后财产分割,使得县城单身男性选择到大城市择偶。 ,或云南、贵州、四川、东南亚等地。县城2000后的男孩们只是躺着,不谈恋爱,不结婚。付费的顾客越来越少,自然让县里的媒人生意难做。
媒婆儿子的话让我特别感动。我发现杨先生和他女朋友交往了三年半,在这个女孩身上花了几十万。到了结婚的时候,女孩父母表示彩礼要22.8万元,需要给女儿提供婚前保证。老杨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有这么多钱,还不如去相亲?
县城结婚成本不高,媒婆生意越来越难做,这让一些不法分子产生了一些歪理邪说。我的小学同学山子曾经遭遇过一场婚姻骗局。通过媒人的介绍,山子认识了一位来自云南的姑娘。女孩当时表示,自己只是想和山子过普通的生活,并索要15万元的彩礼。
但结婚不到一个月,女孩突然失踪,带走了15万元的彩礼和办婚礼收到的钱。警方调查后发现,这名女孩背后有专门的团队。他们以低价礼品为诱饵,诈骗农村大龄单身青年。
不仅如此,一些人也开始关注东南亚女孩。山子和女孩离婚后不久,邻村的老人就来找山子的父母,说他有五六个缅甸女孩可以挑选结婚。每个女孩要的彩礼都是10万,大叔却暗示需要给自己2万作为“人情费”。山子的父母因为受骗而变得更加谨慎。后来他们得知,这些“偷渡”到中国的缅甸女孩已经被彻底控制。他们背后有一个组织控制,专门利用婚姻来诈骗新娘。
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婚姻的离奇故事,虽然也去相亲,但并没有太着急。现在我只想赚钱,对于结婚我也很佛系。毕竟,金钱是这个社会一个人的生存根本。婚姻的围城,并不是必须要进入的事情。毕竟,谁能保证谁的婚姻生活会幸福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