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高
1.助跑
在跳跃跳高中,从摆动腿的侧面接近。进场路线基本为直线,进场角度一般与横杆成30°-60°。正式助跑前,应提前测量踏步点。起点与横杆投影线的距离一般为60-80cm。全程助跑通常为10-15米,步数为6-8步。最后几步的速度要加快。倒数第二步最长,重心最低。摆脚落地时,轻屈膝向前迈,推脚送髋为起跳脚。向前伸展双脚做好准备。最后一步稍小,使上半身快速向前移动,并将臀部向前推进,为从水平速度到垂直速度的过渡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起飞
跳跃式跳高以远离横杆的腿作为起跳脚。当到达助场的最后一步时,起跳腿用大腿带动小腿快速向前伸展,脚跟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然后,在摆腿的用力伸展和接近的水平速度的带动下,身体的重心迅速向前、向上移动。身体及时跟上,起跳腿弯曲膝盖缓冲。当身体重心移至起跳点时,在最高点,跳跃腿迅速伸展,髋、膝、踝关节充分推成一条直线。摆动腿的膝关节稍微弯曲。用大腿带动小腿主动向前、向上摆动,两臂主动配合摆动起跳。一臂自然在体侧下方,另一臂随摆动腿向前摆动,使身体向上上升。
3、过杆落地
跳到空中后,保持身体向上的姿势,并主动向上摆动摆动腿。当脚后跟越过横杆高度时,向横杆一侧侧向摆动,使摆动腿的脚、小腿、大腿依次越过横杆。同时,起跳腿主动向上抬起,膝盖贴近胸部,小腿自然向上摆动,与横杆平行。然后上身抬起,摆腿同侧的手臂随摆腿向内旋转并下压,带动机体沿纵轴向内旋转。 ,使上半身和臀部能顺利过杠。当摆腿被压下时,起跳腿将升高并绕过横杆。过杠后,摆腿带动落地。
2. 背靠背跳高
技术特点
后仰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引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
1.引道的预备路段为直线或曲率较小的曲线,因此整个过程中很容易加速和使用速度。
2. 到弧线的过渡平滑自然,避免停顿或减速。
3、弧线的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渐加大倾斜度。
4、最后一步与横杆成20~30度左右的角度,保证起飞后人体相对于横杆有合适的垂直位移距离。
3. 改进培训
1、提膝15次×5组;
2、单脚左右跳跃15次×5组;
3、深蹲跳10次×5组;
4、单腿跳跃10次×5组;
5、侧举腿30次×5组;
以上是跳高项目实用的训练方法。您可以让您的孩子每天多练习。想要提高跳高成绩,同学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坚持练习,减少失误,这样才能在运动中取得满分,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