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国际奥委会举行第139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讨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设计。截至目前,共有28个大项通过初选,举重、拳击、现代五项改为临时项目。巴黎奥运会结束后,国际奥委会将就举重项目是否仍可保留做出最终决定。
对于举重是否应该退出奥运会,国内外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个群体认为,举重是奥运会的原始项目,代表着奥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强”中的“更强”。 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只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这些项目都被保留在今天的奥运会上。除了商业上成功的网球项目中途退出奥运会外,其他项目都保留至今。
另一派则认为举重缺乏奇观、损害运动员健康、兴奋剂泛滥、商业价值低、只有中国没有其他国家玩等等。更有一些更极端的人呼吁取消举重。但事实上,这些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所谓“更容易受伤”
这是最常见的谣言之一,也是某些类型的互联网群体最喜欢的说辞。不明真相的人们也因为各种刻板印象而选择相信这些谣言。
然而竞技体育是残酷的,哪有运动不受伤呢?选择竞技体育就等于选择在刀锋上跳舞。受伤是不可避免的,唯一的区别只是程度和时间。在所有主要运动项目中,举重的受伤和致残率较低。足球这个“世界第一运动”,其实是一项比较容易受伤的运动。
举重有多种形式。除了正式国际比赛中的抓举和挺举项目外,还有欧美国家比较流行的举重、因过于危险而被国际比赛驱逐的推举等力量训练科目比如卧推和深蹲。等待。抓举和挺举可以一直保留在国际正式比赛中,因为它们是最不危险的。
而且举重还有一个特点:级别越高,受伤的概率就越低。很多人在观看举重比赛时担心杠铃掉落砸到运动员。事实上,没有必要这样做。绝大多数职业运动员在举重失败时都有能力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即使无法避免受伤,他们也会尽力而为。可以减少伤害。相反,普通人在健身房打铁需要更加注意安全,尽可能在专业指导下训练。
对于足球和篮球等对抗性运动来说,情况恰恰相反。等级越高,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处于对抗情况下的运动员也更难控制自己的身体以避免更严重的伤害。如果真要从这个角度考虑取消举重这项运动,那倒不如先考虑足球。
所谓的“兴奋剂流行病”
这是某些群体常用的另一种说法。
举重确实是兴奋剂的重灾区,这也是举重退出奥运会危机的最重要因素。但是田径和游泳呢?仅仅因为两人商业价值较高,就被国际奥委会轻轻放了下来。
这些团体常常喜欢把矛头指向被国际奥委会撤销的三枚女子举重金牌。 2017年,国际奥委会撤销了3名中国举重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原因是他们的尿液样本未能通过复检。最终,中国举重队被禁赛一年,无缘2018年奥运会。雅加达亚运会。
但这件事也是值得商榷的。这三枚金牌与牙买加取消的男子4x100米金牌类似。所谓的“兴奋剂”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2)并没有被列入2008年的兴奋剂清单,直到2012年才被列入目录。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重队没有再发生类似事件,但球队仍然进行了深刻反思和严厉整改。 2017年以来,中国举重运动员每年接受近2000次兴奋剂检测,从未发生过一起兴奋剂违规事件。时至今日,在中国举重队的训练馆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干净利落地夺金牌”的标语。
相比之下,中国运动员因其他国家运动员违规而被更换奖牌的情况较多,美国因兴奋剂违规而被吊销奖牌的情况也较多。当然,某些人群不会提及这一点。
2000年悉尼奥运会,美国队总共获得5枚金牌和3枚铜牌被淘汰。其中,女短跑运动员玛丽昂·琼斯本人参与了3枚金牌(女子100米、200米、4x400米接力)和2枚铜牌,以及男子4x100米接力。阿姆斯特朗获得男子 4x400 米接力金牌和自行车铜牌。光看这一届,我们也能感受到田径界,尤其是美国田径队,确实是一个“兴奋剂重灾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铁饼铜牌被替换为宋爱民,女子铅球铜牌被替换为巩立姣,女子链球银牌被替换为张文秀,男子摔跤被替换为盛江铜牌。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铁饼银牌被替换为李艳凤,女子铅球银牌和铜牌分别由巩立姣、李玲补出,女子链球铜牌由张文秀补出,切杨石、女子20公里竞走由刘虹、卢秀智补赛。金银铜牌,男子50公里竞走中司天峰被银牌取代。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吕小军替补获得男子77公斤级举重金牌。
2021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谢震业、吴志强、唐兴强被替换获得男子4×100米接力铜牌……
好人,一件又一件。在奥运会层面,还有谁比田径更有资格担当兴奋剂重灾区的冠军?
上表显示了截至东京奥运会结束时各项目被撤销的奥运会(包括冬奥会)奖牌数。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田径仍然是兴奋剂的第一重灾区。既然举重项目可以因为兴奋剂泛滥而被迫面临退出奥运会的危机,那么田径项目为何还可以呢?这不是双重标准吗?也许这两个项目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中国的实力,一个是美国的实力。
所谓“缺乏观赏价值”
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但我认为举重的欣赏有一定的门槛,不像田径、篮球那么容易上手。
举重运动的乐趣来自三个方面:举重技术、比赛和比赛策略。只是电视转播无法完整呈现整个比赛。我们看不到幕后各国教练斗智斗勇的身影。技术单上重量数字的加减也是一种激烈的对抗方式。
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陈立军复出夺冠十分“壮观”。在总成绩落后对手11公斤的情况下,陈立军还有两次挺举机会,但他并没有选择第二招锁定奖牌、第三招再夺金牌的保守战术。相反,他选择了第二招加重12公斤、一试成功逆转的激进战术。如此绝境求生的名场面,令人赏心悦目。
此外,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运动员的“魅力”也是观看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媒体还不够发达。举重运动员每四年才有一次机会出现在世界的关注之中。每人最多只有十分钟完成六次尝试,而且缺乏与观众的互动。奥运会结束后,除了金牌获得者之外,其他人都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但在社交媒体极其发达的时代,举重运动员也在改变外界对他们的刻板印象。一个生动的例子是三届奥运会举重运动员吕小军。
他首先在国外社交媒体上走红。光是在YouTube上发布训练视频就能获得过百万观看次数,被外国网友称为“绝世美女”。他教科书般的精准动作和强大的肌肉线条,都被外国网友视为健身典范。甚至有粉丝半夜起来观看吕小军参加的举重比赛。
或许,举重项目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留给举重项目的时间确实不多了。如果近期国际奥委会真的取消举重的奥运资格,这个好不容易“死而复生”的原本奥运项目可能就干脆沉没了,再也没有任何希望了。
所谓“商业价值不高”
除了橄榄球、美国四大体育联盟、网球、高尔夫等极其成功的商业项目外,其他项目的商业价值并不高。举重并不是所有奥运项目中商业价值最低的项目,只能算中等。向下。
此外,从参与度来看,尚未商业化成功的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是公众参与度最高的项目。相比之下,马术的商业化程度并不低,但在欧美,它并不是普通人可以参与的赛事,只能通过赌马的方式被赌博集团收割。商业化的成功并不能让项目得到更好的推广。 “商业化”只是资本主义背景下的结果导向,并不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
与商业化相关的是我国多年来饱受诟病的“国民制度”。然而,作为体育产业的后发国家,以奥运会为锚定的“国家体系”是维持体育产业生存成本最低的方式。
欧美国家利用体育产业的先发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断吸引第三世界国家的优秀体育人才,并通过归化保持本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完成了所谓的“养球”。系统。”
所谓“只有中国玩,其他国家不玩”
每当一个项目成为中国的主导项目时,那些不知名的互联网生物总会使用这套说辞,从而导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欧美人“不玩”的项目。看来用不了多久,游泳将成为只有中国才能进行的运动。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发达,也许我们真的会相信这种说辞。不幸的是,根据国际举重联合会(IWF)的统计,东欧和中亚有几个国家练习举重的人比我国还多。就连“不做举重”的美国,练习举重的人数也和我国一样多。 。 80,000 与 78,000。人口比例上的优势不是我的。
谣言经不起推敲和验证,总是一击而破。
举重减少对金牌榜的影响
举重的退出危机也影响了巴黎奥运会的赛事设置:举重比赛可以说是大幅瘦身,小项数量从14个减少到10个,男女小项都从7个减少到7个。 5. 每个协会的参加人数也从8人(4男4女)减少到6人(3男3女)。
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共有14个小项。其中,男子7个项目为:61公斤级、67公斤级、73公斤级、81公斤级、96公斤级、109公斤级和109公斤级以上;女子5个项目分别是:49公斤级、55公斤级、59公斤级、64公斤级、76公斤级、87公斤级、87公斤级以上。
巴黎奥运会共有10个举重比赛项目。其中,男子5个项目为:男子61公斤级、73公斤级、89公斤级、102公斤级和102公斤级以上;女子五个项目分别是:女子49公斤级、59公斤级、71公斤级、81公斤级及81公斤级以上。
女子赛事的影响对我们来说还不错。无论如何,无论如何设置,中国女队获得金牌的机会都很大。因此,减少参赛人数就等于直接剥夺了中国队的金牌。
男子项目取消了67公斤级和81公斤级。这两个级别都是中国队的传统强项。陈立军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男子67公斤级金牌。此前还有张国政、廖辉、林庆辉、石智勇等人。多次获得男子69公斤级金牌;吕小军在男子77/81公斤级项目上连续三届获得奥运会金牌,此前詹旭刚在男子70/77公斤级项目上连续获得两枚金牌,卢勇也获得了男子85公斤级项目的金牌。 。这基本上相当于剥夺了中国男队的两枚金牌。另一个被取消的级别是109公斤级。这个级别一直都是强者之间的竞争,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稳稳占据这块金牌。
不仅如此,项目设置的更改还会产生其他影响。前两届奥运会连续两届获得男子69/73公斤级冠军的石智勇,近两年一直饱受背部伤病困扰。虽然他在今年的世界杯上获得了抓举金牌,但总体上只获得了一枚银牌,表现与金牌选手还有很大差距。
如果按照原来的赛事设置,中国队可以选择放弃这个级别,选拔选手参加67/81公斤级的比赛。但现在两个优势级别都取消了,石智勇这次只能带伤出战,因为剩下的级别中,除了上届奥运冠军李发彬在61公斤级有绝对优势外,我们都占据绝对优势。 89公斤级(田涛(伤势比石智勇更严重)和102公斤级及以上不具竞争力,已经从81公斤级晋级到102公斤级的刘焕华只剩下一个名额。 102公斤级他至少还有争夺奖牌的机会。
目前,中国举重队已获得三枚金牌,但石智勇在昨晚的比赛中因背部受伤而未能完成挺举比赛。从今年中国举重队的表现来看,最终我们很可能只能拿到4枚金牌。与东京奥运会8人夺得7金1银相比,中国队在举重项目上很可能会丢掉3枚金牌。奖牌总数也可能产生决定性影响。
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举重奥运会被针对的历史。
女子举重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从一开始,每个协会就被限制只能参加四个级别的比赛,而且每个级别只能派出一个人。毕竟,当时女子举重九个级别的27项世界纪录全部由中国人保持。但当时,男子举重项目并没有任何限制,也没有人数限制,因为当时中国只是强队之一,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后来,中国男子举重越来越厉害,也逐渐开始享受女子举重的待遇。
延伸到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整个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项目设置的改革或者单项规则的重组,中国总是受损,而欧美发达国家总是受益。虽然有过一两次巧合,但每次都是一样的。任何有正常智商和立场的人都知道这是针对中国的。否认这一点,有头有屁股就不正常了。
举重、田径、游泳是所有项目的基础,也是奥运会最重要的基石。这次是举重,下次可能是游泳(包括跳水、花样游泳),甚至可能是网球。如果再这样下去,奥运会最终可能会变成发达国家自娱自乐的马戏表演。或许,这也会加速奥运会的消亡,带来毁灭与建立的提前到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6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