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文献描述格式:李谦,郑宇野,郭同。基于建筑装饰专业建设的公共空间景观小品设计研究[J].天工,2024(2):22-24。
[摘要] 西安是活跃于多个短视频平台的“网红城市”。其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是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志和休闲时代的客观需求。其景观小品的品质提升和建设对于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塑造城市形象具有关键作用。以西安市公共空间景观小品设计的“人性化”为出发点,结合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探讨公共空间景观小品的改进策略本文基于建筑装饰专业学科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 建筑装饰专业;学科建设;公共空间;风景素描
【中国分类号】J59
[证件识别码] A
[文章编号]2095-7556(2024)2-0022-03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2022年科研项目《基于建筑装饰专业学科建设的公共空间景观小品设计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KY-B07)。
本文从“人性化”的视角出发,以西安城市公共空间为例,探讨完善景观小品的一些思路和方法,为城市景观空间的营造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同时,对高职院校建筑设计课程学科建设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为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学生的课程实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景观小品设计研究现状及意义
(一)研究现状
西安景观小品的人性化设计尚处于发展阶段,在产业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西安新建城市公共空间的小品和设施的人文设计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严重形式化等现象。对于老公园、休闲场所来说,存在设计不合理、过于陈旧等问题。因此,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景观小品的人性化设计和改造亟待提高。
陕西省高职院校景观小品设计研究缺乏,能够实质性解决问题的相应理论研究也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课题对于陕西省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二)研究意义
1. 城市发展
人性化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景观小品设计研究,是融合人体工程学、环境学、心理学、美术学等多领域知识体系而形成的一项新的理论研究。从宏观上看,本研究可为西安市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草图设计提供一些改进策略和方向,符合西安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适应新的环境。当前旅游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高职专业学科建设与课程开发
首先,结合现有景观小品设计资料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景观小品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分析。其次,根据现阶段西安市公共休闲空间景观小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提炼影响景观小品人性化设计的因素,提出相关的设计原则,进而进行评价。构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景观小品指标体系。本课题的研究为我校建筑装饰专业基础课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我校建筑装饰专业的课程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理论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课堂教学、课程小组研究作业以及风景小品的改进设计实践。结合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构建“课堂理论+课外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小组实践作业的形式将课题研究引入到日常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时,将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融入教学模式。将能力纳入学生最终考核范围,增加过程评价,改变以往对专业课学生的单一考核标准。 (第 22 页结束,续第 23 页)
3.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与能力塑造
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找出一些改进城市公园景观写生的新思路、新方法,帮助学生拓展书本之外的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和理论研究兴趣。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汇报和讲解的语言表达能力、CAD制图、手绘设计图等专业技能,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学生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它为实习和就业以及连接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西安市公共空间景观小品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素描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考虑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应在景观小品的设计过程中加以运用。更加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由于草图的主要用户是人,不同的用户群体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只有关注整个公共空间的用户需求和心理特征,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安全舒适的景观。充分利用这个地方的短剧。西安一些城市公园的大门作为主要出入口,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它们只有台阶,没有坡道,给使用轮椅和推婴儿车的人带来很大不便。让游客使用起来感觉不好。有些公园没有将行人和车辆分开。行人和车辆共用同一通道,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在其他公园,缺乏与炎热夏季的座位相匹配的遮荫植物。人们只能暴露在室外,接受阳光的照射。地面铺装缝隙过大导致摔倒,湖边没有安全防护措施,旧健身器材也没有损坏。更新不及时、缺乏人性化等一系列问题。
(2)缺乏考虑用户心理和视觉需求
与一些热门打卡地的豪华靓丽相比,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的城市公园已成为市民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为市民日常健身、观赏、娱乐、社交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互动、亲子活动等。方便,而且不少公园是免费的。但实际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网红打卡点的视觉冲击力和新颖独特的小品设计所吸引,而更多的老年人则以健身、娱乐、社交为目的出现在城市公园里。相互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初期修建的公园等公共休闲空间早已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年轻人追求奇特、新奇的生活习惯。新奇的新奇事物。它们无法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和视觉需求。需求,缺乏配套的功能性写生设施。因此,西安一些城市老公园需要在规划和特色设计上进行创新,加快老旧景观风貌和设施的升级改造。它们不可能是相同且毫无特色的。例如,西安清凉山森林公园是南郊早期最大的惠民公园。公园以隋文化为特色,吸引游客。不过,整个公园除了安济桥、大兴湖、隋文帝雕塑等几处具有特色的隋文化景观之外。除了小品之外,很多景观小品都没有立足于公园的文化背景和设计理念,没有将隋文化贯穿其中,缺乏内在的精神需求。此外,临时增设的简易塑料垃圾桶、陈旧破损的宣传牌以及园区内随处摆摊的摊贩也影响了园区的整体视觉形象。
(三)小品设施分布存在偏差
在规划布置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小品时,不仅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还要综合考虑人员数量、布局形式、服务半径等方面,创作出更加人性化、高品质的小品。根据《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规定,公共休息座椅容量应设置为游客容量的20%至30%,卫生间服务半径不应超过250米。风景小品的服务半径太大或太小都是不合理的。如果太大,就会带来不便。例如,一些城市公园在设置这些景观小品时超过了这个标准,导致人流密集时休息座位不足,游客要走很远才能找到卫生间,标识牌数量较少。这导致指示不明确,垃圾无处扔,降低了公园的好感度。如果太小,就会造成浪费。例如,两个垃圾桶设置得很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应遵守设计规范中服务半径的相关规定,以保证小品设施的分布距离,更好地发挥景观小品的作用和功能。
(四)服务景观项目种类不足
具有服务属性的景观小品是指为满足公共空间使用者的需求而配置的相应设备设施,为其提供零售、阅读、交流等多种服务。此类设备可以很大程度上延长人们在这个空间环境中的停留时间,提供基本的休息服务,并有助于展示其卓越的社交功能。这是景观小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凸显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增强了空间本身的吸引力。有的公园类型少,服务景观片数量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服务设施体系,不能满足游客长期停留园区的需求。例如,就清凉山森林公园而言,公园内的售楼处很少,而且集中在公园门口。缺乏小吃设施和提供简单餐饮服务的场所。此外,园区内没有公用电话亭、手机充电站等基本设施。
3.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小品的完善原则与策略
(一)景观小品设计的相关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首先,风景小品以人为服务对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根据人的习惯和行为进行相应的设计。
2. 功能原理
从功能角度看,公共空间景观小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装饰物品,如盆景、盆栽等,主要起到美化作用,增强视觉享受。二是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如桥梁、扶手、造型独特的座椅等。三是纪念性景观小品,如英雄纪念碑、雕像等,主要起警示和教育作用(完)第 23 页,接第 24 页)。其中,第二种景观小品直观地体现了人性化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设计中不仅要满足装饰性的需求,还要兼顾其功能性。这里的功能包括显示功能、卫生功能、休息功能、通讯设备功能等。
3、生态原理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保护,公共空间景观小品的设计也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在设计景观小品时,必须使用可就地取材、可回收利用的天然材料,体现人性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 文化原则
如果想在城市的不同公共空间创作出独特的景观小品来吸引游客,可以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深入挖掘其内涵,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例如,西安大雁塔景区利用唐代人物雕塑、地面书法浮雕、诗词灯柱、文化墙等多元化形式展示唐代文化。每逢节假日,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来体验盛唐盛世。
(二)风景小品的完善路径与策略
1、关注用户不同层次的设计需求
在设计公共空间景观小品时,应充分关注不同层次使用者的设计需求,包括身体、生理、精神层面。人性化草图设计中,功能性是重中之重。将造型设计融入功能设计,旨在为人们提供物质层面的综合服务,包括休息设施、照明设施等;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物质方面是重中之重,如大雁塔北广场设置的直饮水设施、公共厕所、公共盥洗盆、母婴室等;精神方面对应于设计中要遵守的文化原则,而人则反映在景观小品中。精神追求。
2、关注不同人群对风景写生的不同需求
在设计公共空间景观小品时,应注意不同人群对景观小品的不同需求。这里的不同人群包括老人、儿童、孕妇、青壮年、锻炼者、游客等,设计时要根据每个人群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