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改变对于每个玩球的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人在改变期间再也没有穿球鞋了。有的人是因为伤病、体能下降,有的人是因为工作和老婆孩子,还有的人是因为球场和队友距离太远。我已经很少穿球鞋进球场了,但每当经过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多看他几眼,在心里默默点评一下自己的球技,就像“老东家”的风格。至于这样的风格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无奈,恐怕只有我自己知道。
文本/H
***
图片出自动画《灌篮高手》
2013年,日本NicoNico网站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最多人认为《灌篮高手》是“改变人生的Top 1漫画”,其次分别是《龙珠》和《海贼王》。
《灌篮高手》有多成功?对于90年代长大的80、90后来说,动画版《灌篮高手》以及当时电视上流行的漫画对于篮球有着很强的启蒙意义。这是一部创下了日本漫画史上最高初版发行量和最高平均发行量记录的漫画。迄今为止,只有《海贼王》打破了它所保持的这些记录。
很难完全概括这样一部以运动为主题的青春校园动画是如何赢得了当年万千少男少女的喜爱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这部动漫的很多特点。
图片出自动画《灌篮高手》
首先,这是一部难得的“无反派动漫”。剧中的每个人都那么真诚,让人很难讨厌他们。即使是坏孩子也会去比赛为他们的伙伴加油。
其次,作为一部校园动画,《灌篮高手》并没有以雨季男女的爱情故事俘获观众。樱木和晴子甚至从未牵过手。篮球几乎是这部作品的唯一主题。
而且,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及其关系设定,不仅满足了男性观众“女孩看我打球,兄弟们给我传球”的完美青春幻想,也满足了女性观众对那些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渴望。一直上法庭。 ,却以不同的风格,吸引了大众的大力支持。
图片来自漫画《灌篮高手》
但最大的亮点还是剧情设计。外行樱木因暗恋而加入篮球社,而三井尚则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地回到球场。感人至深的校园剧反复重演,不完美的结局总是让每一位观众回想起青春的遗憾。
就体育表演的真实性而言,这样的体育题材动画很难避免诸如“球在空中飞了5分钟”之类的夸张表演,但这样的废话也很少见。或多或少,在我们年少无知的时候,我们都因为《灌篮高手》的存在而对篮球产生了兴趣。整整一代人因为这部动漫开始接触篮球。
印象中《灌篮高手》没几年就在国内电视台停播了。幸运的是,看过《灌篮高手》的人也学会了看NBA。
***
阿伦·艾弗森(Allen Iverson),来源:NBA
如果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掂量一下,上一个时代的NBA虽然已经过了乔丹、奥拉朱旺、贾巴尔等人创造奇迹的阶段,但仍然是一个辉煌的时代。
当时,奥尼尔还在湖人队,来自洛杉矶的OK组合已经统治联盟数年;太阳队还是那支历史性的进攻球队,在纳什的组织下进攻节奏如水银般强劲;艾弗森瘦小身材正好扛起了76人队的大旗,几乎孤军奋战紫金王朝;麦蒂35秒“感动上帝”,姚明2002年入选感动中国。
这就是评论家所说的“后乔丹时代”,呈现出群雄逐鹿的碎片化状态。 NBA对于看着《灌篮高手》长大的新手观众的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篮球的现实魅力——就连1.69米的土豆韦伯也能成为扣篮王,那你为什么不努力呢?
1986 年《扣篮王》,斯普德·韦伯。来源:维基百科
选择的空间太大了,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明星,最终会发现自己的打球风格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自己偶像明星的影响。一起看NBA也是学生时代的常规活动(一群男生围在电脑屏幕前,并不总是做一些难以形容的事情),无处可去的能量都在球场上发泄出来。
对一个人的崇拜会产生粉丝经济,这条铁律无论放在哪里都有意义。作为全球商业上最成功的全民体育赛事之一,NBA早已将明星经济揉捏成完整的商业体系,催生了值得一提的球鞋潮流文化。
在《灌篮高手》中,Jordan VI 球鞋成为樱木的第一双球鞋。
起初,国内球鞋市场并没有什么“透明度”。 A级鞋、专属球鞋、标签鞋等行业术语层出不穷。老球友都有自己可靠的买鞋渠道,而在一些经验丰富的球鞋玩家眼里,玩球鞋已经成为一门玄学。
早年认识了被称为“江南鞋佬”的球鞋骗子C先生。据传,此人只需打开鞋盒,闻一闻球鞋中散发出的胶水味,就能辨别球鞋的真伪。但即便是这样的人,他也差点被愚弄,名声扫地。
这件事要从一双水晶底AF1运动鞋说起。大多数玩球鞋的人都至少拥有一双AF1。这双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典鞋款在全球拥有巨大的销量,而国内的仿制品也早已精通以假乱真的能力。 C先生当时要找的这双AF1来自于武汉某经销商。由于是长期合作关系,C先生收到鞋子后只是粗略地看了一眼。他认为这些东西没有问题,并打算第二天将它们发送给买家。
20 世纪 90 年代的巨星帕特里克·尤因 (Patrick Ewing) 脚上就穿着官方的 AF1。来源:NBA
庆幸的是,第二天,C先生出门之前闲着没事,就拿起那双鞋看了看。他发现这双AF1鞋上的数字“8”上下两圈大小相同,而且鞋子已经倒置多年了。他的经验告诉他:真鞋新标志中的数字“8”应该是上窄下宽。为了保证自己的信誉,C先生立即与买家推迟了发货时间,并迅速联系了上级卖家。
“怎么可能是假的?我们又不是第一次做生意了。”
“我会把鞋子寄还给你,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几天后,卖家给C先生打电话说:“这次是仓库新人发错单了,希望不要影响以后的合作。”
C先生自然就再也没有和他做生意,为了保险起见,他也没有再交易AF1。在真鞋质量日益恶化,甚至比一些假鞋质量还差的今天,C先生已经退出了倒卖鞋的生意。
***
图片来自纪录片《街头棒球》。
如果说球鞋文化是零售商利用营销手段精心打造的物欲文化,那么街头篮球则可以说是自然发芽、疯狂生长的精神文明。
前NBA篮网队中锋贾森·威廉姆斯曾这样评价早年的街头篮球:“世界上最被过度炒作的球员就是那些一直在和邻居议论的所谓街球传奇人物。邻居们按照街头规则打球。” ,而且没有裁判,这实在是太神话了。”
这种刻板印象也不例外。虽然也有像阿尔斯通这样从街头进入NBA的例外,但总有人会认为街头篮球就是花哨的狂野方式,是一种表演性大于实战性的表演。遇到职业运动员时,往往很脆弱。
为了拍摄这部剧,NBA球星凯里·欧文曾打扮成一位白发老人,“晚上走进洛克公园”。
虽然街头篮球运动员确实没有接受过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正规训练,但用“过度炒作”来形容他们的能力似乎并不恰当。
职业联赛和街头赛场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偶尔也会有重叠。一方面,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洛克公园在成为街球圣地后聚集了一大批民间高手,其中不少人成为了NBA的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联盟球星也将街头视为“佛教健身房”。张伯伦、科比·布莱恩特等NBA球星都前往洛克公园进行友谊赛。
20 世纪 80 年代 NBA 球星“J 博士”欧文重返洛克公园球场。资料来源:洛克公园
在两位世界球员的几次交锋中,据说一方拥有明显的压倒性优势,不少NBA球星甚至在洛克公园被街头球员羞辱。
而街头传闻中,甚至还有“马尼格伯爵”(Earl Manigault),他能跳起来摘下篮板边缘的硬币,拉拢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 “骨头收藏家”拉里·威廉姆斯。
骨头收藏家们也向科比和艾弗森发出了挑战。失败者将向慈善机构捐赠 5000 美元,但两人似乎没有回应。
“骨头收藏家”拉里·威廉姆斯喜欢撞倒别人。来源:giphy
纽约是街头篮球的发源地,街头最大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因此,与其让街头球员严格按照联盟标准打球,他们更愿意在其中创造更多的乐趣——即使有些动作可能会违反篮球的常规规则,但没有人规定只有一种篮球规则。 。
***
本世纪初,街球文化跟随嘻哈等街头文化潮流传播到全国。在任何高尔夫球场上,你都可以看到一些穿着超大号衣服的球员,短袖长及臀部,短裤长及膝盖。他们当中不乏优秀的球员。线上线下到处都是球教学视频和书籍,AF1已经售空。
可惜的是,国内的街球风潮并没有持续多久。 2016年,受关注度大不如前的中国街球符号吴悠,却因被一群人殴打而再次出名。
图片来自网络
这位曾经被一些媒体人视为“中国街头篮球第一人”的街球运动员,却一直伴随着一些争议。虎扑里有人戏称它为“东单小陀”,不是因为它转得快,而是因为它缺乏平局。但毫无疑问,说到中国街球,吴悠是绕不开的人物。
1985年出生的他,身高只有1.74米。如今33岁的他,在推广街球文化的道路上依然光芒四射。吴悠2003年创办的CL街球队,聚集了当时全国各地的街球好手:有“投篮准备”之称的第一师范大学投手李琰、职业篮球第一人周晓早年5:0击败吴悠的球队。周,因为在东单北大以扣篮成名的王聪,获得CBA总冠军的李可,以及后来与吴尤分道扬镳建立自己球队的韩超都加入了球队。鼎盛时期的CL队伍,在国内是空前的,也是空前的。来。
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显然不是喝酒、做爱那么简单。队伍还需要奔赴战场。从2008年开始,吴悠和CL队开始组织全国街头篮球巡回赛。 2009年,他们以“重返东单”的理念在东单体育场一举成名。说唱歌手小火主持并演唱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曲,本次活动也被媒体认为是“中国街球复兴的关键一战”。
CL队赴美国比赛。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打篮球之外,吴悠似乎还对拍摄影视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 2004年,吴悠还参演了国内首部篮球题材电视剧《篮球部落》。虽然这是一部台词幼稚、剧情做作的青春偶像剧,但在剧中却要靠电线才能保持在空中。但吴悠的真面目却让这部剧变得介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神奇。
吴悠为什么要去拍电视剧呢?这与CL团队的商业模式有关。在吴悠的带领下,这支汇聚全国篮球高手的传奇球队自2008年起一直坚持非营利原则,远离商业市场。每年,团队的Openrun活动都需要团队成员的资助。吴悠拍摄电视广告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补充团队的运营。
然而,一个不盈利、甚至不寻求赞助的组织很难在消费社会中长期维持。不久之后,队员们就逐渐淡出了队伍。虽然后来会有新成员加入,但CL战队还是沿袭了2014年8月的组队阵容,吴悠的一条微博让人忍俊不禁。
图为去年“夕阳东单”比赛现场。去年已经是这个系列街球联赛的第六年了。
客观地说,CL队是国内街球开创时期的一次乌托邦尝试。尽管关于吴悠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而且他领导的团队也未能以非营利模式生存,但毫无疑问,他仍然是一位勤奋的先锋。
***
不太了解的人常常将“街头篮球”与“3V3野球”的概念混淆。事实上,这两个术语相差甚远。前者不再是纯粹的竞技运动,而后者只是应需要而出现的,因为民间篮球比赛要聚集标准的5:5人数并不容易。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调查显示,3V3篮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团队运动。去年6月,国际奥委会决定将3V3篮球纳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奖牌比赛项目,3V3篮球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有趣的是,场上的球员往往具有鲜明的象征特征。穿着白背心的光头中老年人往往是最隐秘的。那些弹跳能力让人羡慕的学生,难免经验不足。带着闺蜜来到球场的小伙子们,最有可能是蒙着头冲过来,宁死也不传球……在对抗的过程中,你的佯攻和防守策略有时需要根据情况来实施。你对对手的预测。与他人战斗是无尽的乐趣。
这也是一项民间篮球活动。有的人喜欢用刁钻、夸张的动作赢得全场掌声,而有的人则习惯靠分数来说话。无论参加哪种形式,永不服输、战斗到底是永恒的命题。
为自己而战,为队友而战
为你热爱的城市而战
今年爆发全国14个城市
天猫激战到底3V3城市赛
给草根球手这个舞台
在手机上打开天猫和淘宝
搜索“不服就来战”
协助我们敬佩的受欢迎的草根团队
每次投票助攻,就有机会赢取88元大红包。
天猫战斗到底
3X3城市赛决赛
将于9月24日开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