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花费数千甚至上万元报名“家庭教育培训班”,有的家长千方百计“求医”,希望家庭和谐、孩子学业有成。
事实上,家庭教育不仅是“家事”,更是“国家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总则中,除家庭外,主要涉及主体“家庭教育”包括学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
“《家庭教育促进法》既是一部庄严的国家法,又是一本标志性的教科书。该法明确了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家长必须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岛记者专访时表示,《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上强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和影响。
他认为,家庭教育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方向、要求和方法。现在关键是要把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2024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教育联盟工作方案》,提出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中心,以地区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有效协作。
孙云晓认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能力。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机制,在立德树人总目标下实现主体教育、生活教育、实践教育相互补充。
他的研究发现,一些家庭目前只有一个教育目标。在一些家庭中,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不参与、不关心家务,也不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孙云晓表示,生活与教育应该成为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关系。 “美好的生活源于良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他强调,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相信规则和常识,不要被一些新术语、新概念所迷惑,让教育回归现实生活。
孙云晓在给家长和老师讲课时,经常引用苏州市2021年开展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教育调查项目。该项目对50826名八年级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早餐条件、学习空间等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例如,每天吃父母做早餐的学生平均学业成绩为513分,而每天不吃父母做早餐的学生平均学业成绩为450分。两者相差63分;在安静独立的空间学习 在有干扰的开放空间学习的学生平均学业成绩为508分,而在有干扰的开放空间学习的学生平均学业成绩为479分,相差29分。
调查发现,家长的教养方式、陪伴程度和榜样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质量有显着影响。父母共同养育和情感陪伴水平较高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质量较好。家长的合理期望、减少比较,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学习倦怠,提高孩子的幸福感。家校合作的积极效应对于强化家长的教育责任感、提高家长的效能感和满意度具有显着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家和党的重大部署。
孙云晓表示,在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下,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学校教育是主体教育,社会教育是实践教育。教育的三个方面必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孙云晓提到,家长教育好孩子要靠教育素养,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家庭教育指导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他认为,从家庭教育理念来看,家庭教育应该回归家庭、回归生活,在实践中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从教育方法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立足生活,选择合适的方法与孩子进行交流。从教育能力的角度来说,家长要起到榜样作用,有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