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破败不堪的老小区已经穿上了“新衣”。道路经过上油后变得干净整洁,停车位也经过重新设计,排列整齐。冬日的午后,阳光柔和温暖,居民们在院子里不亦乐乎,晒着日光浴,做着家务……
近年来,宣汉始终坚持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弥补县域经济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的重要举措。通过道路改善、管网改造、绿化及共享活动区建设、电梯加装等方式对建筑进行改造,实现了社区环境由“旧”到“新”的转变、社区管理由“乱”到“乱”的转变。整齐的”。 “改变。
供社区居民休闲娱乐。宣汉县委宣传部供图
老社区经历了由旧到新的华丽蜕变。
谈及改造前的小区面貌,胡晓兰等居民感慨道:“路面坑坑洼洼,晴天满身灰尘,雨天满身泥巴。” “走廊很黑,晚上回家总是很担心。” “没有门卫,没有物管会,没有物委会。是的,这就是‘三无社区’。”
“外界评价较差,但群众意见强烈。”金碧社区党委书记曹天贵回忆。 2022年3月,曹天贵第一次来到金碧社区上班。接任第一天,他就走访社区各个网格,倾听群众诉求。
一系列院坝会议相继召开,金碧社区11个居民小组的群众代表和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讨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大问题。 2022年5月,惠良小区改造已基本完成。新围墙、非机动车棚、大门、移植树木、新灌木……改造后的惠亮社区实现了“华丽转身”,既美观又宜居。
社区内的饮食文化长廊上摆满了粮票、农具等,与精心设计的石桌花坛相得益彰。 “饮食文化是我们老一辈人的记忆,我经常和孩子们在走廊里玩耍,回忆过去,教导他们珍惜食物。”惠良社区居民陈一秀抚摸着文化墙说道。
“在老旧社区改造中,宣汉县遵循社区属性,挖掘集体文化,恢复群体记忆,让文化传承延续,让居民从有居之所走向有宜居之所。”宣汉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社区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代表社区起草了《业主公约》,在业主大会上得到了全体业主的一致支持。现有21个单位300多名业主,从此实行统一组织管理。
漫步社区,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车辆整齐地停在新规划的停车位上。在蓝天的映衬下,建筑群相互映衬……谁能想到,这是一个“老年”的老小区? 。
从无到有,居民幸福感显着提升
针对社区“一老一少”比例较高,以及健身、停车困难等问题,金碧社区利用片区危房拆除的契机,释放社区空间、增加健身、讨论等场所,并增设健身器材,完善门禁、照明、监控等设施。
供社区居民休闲娱乐。宣汉县委宣传部供图
“老旧危房拆除后,我们将利用其‘亲民’的区位优势,就地建设公共服务阵地。”宣汉县东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艳表示,届时,不仅社区党支部、商委、协会、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在这里办公。社区还将在社区内设立便民服务点,将多项服务配送至街道,让群众在社区内做重要的事情。
位置宽敞,不仅办事方便,社区内各种利益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组织起来。晚饭后,小区居民总喜欢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楼下,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练字、下棋,享受闲暇时光。
“以利益集团为载体,不断深化为民服务,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曹天贵说,“现在不仅社区的居住环境更好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大大提高了。”在宣汉县举办的第六届民间运动会上,惠良社区居民还获得了羽毛球项目的第一名。
人心齐,山就会移。在社区干部和居民的团结下,金碧社区在旧危房拆除过程中,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170户的协议签订。
“现在邻里关系挺融洽的,虽然孩子们希望我们住到新开发的小区,但我们却不愿意搬出去,我们还是住在这里舒适、幸福。”金碧社区居民李勇说。
不仅是金碧社区,宣汉各个街道、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据了解,今年以来,宣汉县已完成11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6512户。
“改造的同时,我们着力凸显‘山’城‘水’城的城市特色,根据不同社区的特点,融合红军文化、巴人文化、土家文化等特色文化,提升文化内涵。宣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谢桂阳说:城乡建设局。 (张平、周浩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