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油盐摄入量仍然较高。
糖摄入量持续上升,
成为我国肥胖和慢性病的根源
关键影响因素。
以及我们每天摄入的东西
盐、油、糖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是家庭厨房。
烹饪简单,“口味重”
调查显示,家庭厨房最常用的烹饪方式是“炒炒”(63.89%)、“焖炖”(49.79%)、“焖汤”(47.88%)。
这些烹饪方法可能会使用更多的盐、油和糖。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炖、做汤是比较健康的,但实际上如果汤里有大量浮油,也会导致脂肪摄入过多。
“凉拌菜”可以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量,但在家庭厨房中出现的频率仅为24.31%。
此外,17.18%的人最常用的烹饪方式是“煎炸”。这种方法很容易消耗过多的脂肪,增加超重和肥胖的风险。
专家建议✦
在家做饭时,多采用蒸、煮、煮、冷煮,少用煎炸。如果喜欢做饭的话,要注意控制盐、油、糖的用量。喝汤时,可以撇去表面的浮油。
经常吃泡菜和酱料
泡菜和酱料是家庭中“看不见的盐”的常见来源之一。调查显示,20% 的消费者经常甚至每天在吃饭时使用它们。
专家指出✦
泡菜和酱汁的钠含量很高。如果餐桌上有此类食物,烹饪时可以少加盐,或者使用低钠盐或减盐酱油等产品。除了少吃咸菜外,以下几点也可以帮助我们在做饭时减少盐:做凉菜时不要提前加盐,炒菜时先加盐,如果加了鸡精、味精就少加盐。
有些家庭经常使用糖来调味
调查显示,54.92%的家庭在烹饪时使用糖进行调味,其中25.5%的家庭使用糖的频率更高。
专家认为✦
糖醋排骨、红烧肉、红薯丝、锅包肉等菜肴含糖量较高,不宜经常食用。番茄酱、沙拉酱、甜面酱、果酱等酱料一般也含有较多的糖分,应少吃。另外,喝杂粮粥、银耳汤、豆沙、绿豆汤、牛奶、豆浆、咖啡等时喜欢加糖,做凉菜、炒菜时也常加糖。这些调味习惯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每天摄入更多的糖分。糖几十克。日常家庭调味,尽量不要养成加糖的习惯。甜汤要少喝,煮菜时糖的用量最好限制在不甜腻的程度。
控油意识差
近60%的家庭在做饭时使用动物油,但只有30%的家庭使用限油锅来帮助控油。
专家认为✦
使用限油锅可以帮助您了解每天做饭用了多少油。建议消费者在做饭时养成使用限油锅的习惯,根据家里就餐人数和做饭频率合理规划用油量;动物油中饱和脂肪含量相对较高,摄入过多对健康不利。建议不要多吃,选择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色拉油等植物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