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李雯雯2024巴黎奥运会举重女子81公斤以上级卫冕冠军,中国代表团最后一金荣耀时刻

    李雯雯: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子举重81公斤级以上冠军。

    2024 年度最佳运动员

    她是今年最耀眼的中国运动员之一,出道以来一直在赛道上保持着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赛场上,她是能吞山河的冠军;场外,她是球迷口中的“开心宝贝”。她受过伤,受过挫折,但她从未放弃。她勤奋、顽强、乐观,是体育精神的最好证明。

    当李雯雯小跑着走下赛场,手舞足蹈,欢呼着“下班了,下班了”,中国人巴黎奥运会的巅峰时刻圆满结束。在女子81公斤级及以上举重比赛中,她成功卫冕,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最后一枚金牌。

    辉煌时刻的可爱场景,总是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冠军赛往往如同闪回,对决的过程仿佛只是一个注脚,简洁无敌。只有当你不遗漏一帧地回看时,你才会再次发现那些被遗忘的完整剧情里还有不一样的细节——当排名第二的韩国选手朴惠贞最后挺举失败时,冠军就已尘埃落定。一时间,李雯雯的脸上首先爬上的不是笑容,而是泪水。

    如果我们将其与东京奥运会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更多微妙的变化。三年前的比赛中,李雯雯在完成试举时总是表现出自信。当时弹幕里有人给她起了个绰号“蔑视王”。这一次,类似的表情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次又一次闭目抬头的长叹。

    “上届奥运会,我还年轻,还比较顺利,这一次经历了很多。”李雯雯并不想用沉重的语气去描述那些微妙的压抑。然而,就像她的身体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一样,她的幸福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许多曲折。

    事故

    举重锦标赛总冠军什么水平_2021年全国举重锦标赛级别_举重决赛赛制

    李雯雯启程前往巴黎的那天是2024年8月6日,不少运动员已经凯旋归来。无形中,她的准备时间比别人多了半个月,压力下的煎熬也延长了。

    就外界的预期而言,这并不是一场需要过度担忧的比赛。过程或许很紧张,但胜利一定是她的。信心绝不是没有理由的。李雯雯虽然只有24岁,但在这个项目上却占有绝对的优势。

    她属于那种一出道就达到巅峰的才女。 2018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上,她首次参加成人组的对决,就遇到了里约奥运会冠军孟苏萍。她在抓举赛段轰动一时,成为第一个获得金牌的人。五个月后,两人在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上再次相遇。她越战越勇,终于全面获胜。很快,她就入选了国家队。

    2019年,李雯雯开始走向国际舞台。首次亮相举重世界杯,她就一举夺得三个亚军,以324公斤的总成绩超越世界纪录保持者、俄罗斯名将卡什里娜。次年,她连续两次击败卡什里娜,打破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 2021年亚洲举重锦标赛上,李雯雯以抓举148公斤、挺举187公斤、总成绩335公斤的成绩打破了自己的纪录。也正是那一年,她站上东京奥运会,以势不可挡的势头刷新了奥运纪录。

    2023年7月,国家举重队公布了杭州亚运会参赛名单。李雯雯被选中,并没有什么意外。她将全力以赴,进攻新的比赛场地。没想到命运却在这个时候跟她开了一个玩笑,原本一直向前的轨迹突然拐了个弯,直奔低谷而去。那是9月16日的世界举重锦标赛:抓举第一轮,李雯雯选择了130公斤。对于她来说,这只是一个保证体重,并不构成任何挑战。然而没想到的是,她只是把杠铃举过头顶,却没能站起来。

    她后来回忆,在上场之前,她就莫名地感觉有些不对劲。她也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只是她的状态已经不在最佳状态了。当教练讲解动作时,我仿佛陷入了一片混沌的虚空之中。我的左耳进去,右耳出去,什么也听不到。结果,第二次尝试还是失败了。杠铃在空中摇晃了一下,重重地撞到了地板上,扭伤了她的右肘。

    这是李雯雯迄今为止受伤最严重的一次。她不得不打石膏半个多月。别说运动了,就连日常生活都非常困难。亚运会火了,她在参赛名单最后审核阶段退出。她搬出了亚运村,独自住在外面的一家酒店里。然后她看着自己的比赛开始,其他选手夺走了奖牌。

    漫长的恢复过程让她更加沮丧。受伤两个月后她才重新开始训练。她的肌肉相互粘连,每一个动作都让她感到疼痛。痛苦可以咬牙忍受,但刻苦练习不一定会带来积极的反馈。一时之间,她就处于一种前进两步的状态。但奥运会日益临近,留给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举重锦标赛总冠军什么水平_2021年全国举重锦标赛级别_举重决赛赛制

    李雯雯有一个外号叫“大宝贝”。在外人眼里,她总是一副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样子。但有时候,她也很心事重重。当她第一次入选国家队时,她因为担心而抗拒、犹豫。当她第一次参加世界杯时,她紧张得想退出。

    现在,焦虑感再次在她的体内滋生蔓延:“我在比赛中受伤了,我每天都会反思自己,赛前练习了什么,比赛中我在想什么,为什么受伤。”有很多干扰。”她开始出现睡眠困难。失眠是常有的事,即使睡着了,也会时不时地醒来。体能教练王浩天曾对媒体表示,为了不影响队友,李雯雯无奈,只能在半夜给自己发微信。他经常在凌晨三点收到消息。

    主教练吴美丽还记得,那段时间,李雯雯总是和他说话,言语中刻意回避提及奥运会。

    返回

    对于这段惨痛的经历,李雯雯现在已经不想回忆更多的细节了。她觉得这太痛苦了,而且已经过去太久了。她只是淡淡地说:“后来我发现自己可能是想太多了,脱离了正常轨道,我需要向前看,向前走,我要克服挫折。”

    2024年4月举重世界杯上,李雯雯复出,斩获三枚金牌。一个月后,她的名字出现在巴黎奥运会的名单上。

    但压力并没有消失。奥运会一直是竞技体育最大的舞台,四年的周期让它在职业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显得如此有限。一旦错过,可能会成为一生的遗憾。与此同时,巴黎奥运会还对举重项目进行了调整。中国队的多项优势赛事被取消。李雯雯的夺金压力相应倍增,她所在的团队将最低重量从87公斤改为81公斤。 ,这意味着她要面对更多重量更轻的选手。同样的成绩,她不会有排名优势。她必须快速适应并应对这些关键变化。

    比赛前一天晚上,情绪的波动达到了顶峰。李雯雯在微博上晒出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放弃很容易,但坚持一定很酷”。这一直是她的信念。她从小就练习举重,从未想过半途而废。然而,那天晚上,“退休”似乎一时就要浮现。

    教练注意到她的情况,带着她在奥运村散步了两个多小时,试图缓解她轻微的身体疲劳,让她能顺利入睡,养精蓄锐。

    比赛于巴黎时间8月11日11时30分拉开帷幕,距离闭幕式仅剩9个多小时。李雯雯在所有参赛者中最后出场。她从130公斤开始,事故并没有发生。第二次,她把重量增加到136公斤,依然干净利落地举起。抓举结束时,她已经领先了5公斤。

    每次李雯雯出现在球场上,她都会向裁判示意右手。由于之前的伤势,她的手肘还处于微微弯曲的状态。她必须向裁判证明这是受伤造成的,并且她在举重时并不是故意没有伸展。伸直手臂。但显然,这并没有影响她的表现。在挺举阶段,她首先举起了167公斤,将优势扩大到9公斤。杠铃落地的那一刻,李雯雯的眼神开始变得坚定,自信和霸道又回来了。

    韩国选手朴惠贞随后举起168公斤,紧追李雯雯。李雯雯没有给她机会,随后回击173公斤,两人的总成绩相差整整10公斤。这也基本上宣告了冠军的归属,所以在顺利完成之后,李雯雯发出了一声如释重负的怒吼,仿佛之前压倒她的一切都随着这一招从天而降。

    最后一项朴惠贞也选择了173公斤。就算成功了,她也无法超越李雯雯,更何况这是她从未战胜过的重量。事实上,她最终还是失败了。李雯雯赢了,哭了。这三百个日日夜夜,她无数次想哭,但每次都忍住了。她告诉自己,直到站上讲台,眼泪才会再流。

    然而,领奖台上的李雯雯终于向世人露出了可爱的笑容。泪水被留下,胸前的金牌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她还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一定的困难。当你想要得到一个结果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挑战。我们必须迎接这些挑战。对我来说,从伤病走向低谷,然后再次走出低谷是我的必须。”这是一段我坚持并做到的旅程。”

    又一个夜晚到来,闭幕式在法兰西体育场如期举行。这是一场盛大的告别和狂欢。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齐聚赛场,享受辛苦训练后的放松时刻。李雯雯也笑了,欢呼雀跃,忘记了自己的情绪。巴黎奥运会圣火熄灭了,但她心中的火焰却依然在燃烧。

    梦想成真

    举重锦标赛总冠军什么水平_举重决赛赛制_2021年全国举重锦标赛级别

    事实上,李雯雯第一次走上举重之路完全是机缘巧合。

    她12岁时,鞍山体校的举重教练到李雯雯所在的学校选拔人才,体育老师推荐了她。结果因为她的体重接近90公斤,教练并没有看中她。这根本不算什么。那时的李雯雯对举重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什么兴趣和抱负。但她的父亲得知此事后,对她说:“你什么也做不了,也吃不饱。”

    很难说父亲的话在多大程度上是斥责。毕竟,用东北人的语言来说,这几乎就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不过,确实也有一些责备。李雯雯从小就是一个胖女孩,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她的父母一直担心女儿的未来。

    无论如何,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李雯雯幼小的心灵。她不服气,通过同学联系了体校校长,希望能再有一次尝试的机会。碰巧校长也是一名举重运动员。他测试了李雯雯的手力,让她做了几个深蹲。经过一番检查,他决定留下孩子。

    就这样,李雯雯成了体校的一名学生。她每天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每个月只能回家两天。她的母亲曾向媒体回忆,当时李雯雯很少向家人讲述学校的困难。有一次,她发现女儿脸上有五个红色指纹。她打电话给教练,发现是体校的同学欺负她。

    “我并没有觉得很难,一切都还好,没有什么困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时光流逝,儿时的往事如今对李雯雯来说更加轻松和淡然。她只记得那时的自己只是一个人。思想:“脚踏实地,刻苦训练”。

    后来,李雯雯随教练关咏梅前往福建,成为福州体工队的职业运动员。远离家乡数千公里,十几岁的她不仅要刻苦训练,还要克服生活中的诸多不适。福州夏季天气炎热潮湿,这对于李雯雯来说已经很困难,锻炼更是充满挑战。她吃不惯当地的食物,加上生活拮据,经常把一块钱当两块钱花。即便如此,她也没有说过一句沮丧的话。她实在是太累了,趴在地上哭了一会儿,又爬起来继续练习。

    她妈妈去看她,心里很苦恼,对她说:“妈妈,带你回家吧,我们不练了。”她不同意。 “当时我还年轻,所以没有想太多,只想着尽快提高自己的成绩,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

    现实并没有亏待李雯雯。凭借她的天赋和努力,她真正成长为世界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几乎赢得了所有国际和国内比赛的冠军,除了亚运会,她因伤缺席了——“如果我没有赢得亚运会,我还没有实现大满贯。”在她心里,这一直是个遗憾。

    好在李雯雯还年轻,下一届亚运会不用等太久。只要她继续保持目前的水平和状态,2026年的日本很可能会成为她再次实现梦想的舞台。

    但现在,她想享受巴黎之后难得的假期:烫个漂亮的头发,拍两张她最喜欢的汉服照片,看几场最喜欢的音乐会,然后到处走走。此后,她将全力备战2025年全运会。

    在别人看来,以李雯雯的实力,全运会或许不是什么问题,金牌恐怕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对此她也有自己的谨慎:“竞技体育中有很多意外,不管是什么比赛,都是挑战。所有比赛不只是为了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冠军。”而且,还存在受伤的隐患。存在:“9月(2023年)受的伤已经没有完全愈合,现在只是在控制范围内,强度高的时候还是会出现疼痛。”

    “只要你不把金牌挂在脖子上,你就永远不会成为冠军。”李雯雯说道。

    发表于2025年1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第1171期

    杂志名称:李雯雯:冠军归来

    记者:徐鹏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8036.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