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拔罐治疗协会代理主任杰西卡·麦克莱恩表示,过去三天,拔罐设备的购买量增加了20%,想要获得拔罐资格的物理治疗师数量增加了50%。
拔罐已在全世界流行起来。事实上,人们对于拔罐仍然存在很多误区。
1拔罐适合所有人吗?
长沙市37岁的周先生一直患有糖尿病和肩周炎。 8月8日,他来到小区一家保健按摩院缓解身体僵硬症状。按摩师指着电视上的奥运冠军菲尔普斯说,拔罐不仅可以缓解这些问题,还可以强身健体。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让周先生很快接受了技师的服务。
没想到拔罐后,肩周炎的症状并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四肢无力、胸闷气短等症状。技术人员说这是正常现象,过两天就好了。 8月9日上午,周先生背部拔罐处出现多个小水泡。无奈,他来到了医院。医生说,水泡是拔罐不当引起感染引起的。而且,周先生有糖尿病病史,拔罐很可能会加重病情。
更有什者,来自成都的61岁范大爷因腹部不适、畏寒等原因,来到一家养生理疗店拔罐治疗。“拔罐时,我正在和诊所里的人聊天。”但没过多久,范叔突然发现自己失去了生命。诊所工作人员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并拨打了120求助。
当救护车到达现场时,范叔的瞳孔放大了。现场医护人员尽全力进行紧急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范叔叔初步诊断为猝死。知情人士告诉医生,范先生患有心脏病。
因此,拔罐疗法也有一些禁忌症:皮肤容易过敏或溃疡的人、心脏病、经期和怀孕期间的妇女、血液疾病、精神疾病或神经官能症的人、各种骨折、极度虚弱、过度疲劳、过饱、拔罐疗法过度饥饿、口渴、醉酒等情况下禁止食用。
2、拔罐后疼痛越紫、越痛越好吗?
拔罐后最直接的感官特征就是拔罐斑。罐斑在《新世纪本科教材》中定义为:拔罐后,抽吸部位出现片状紫红色斑点、瘀点、瘀斑或轻度热痛,也称罐痕。针灸大师程丹安先生认为,杯斑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他在《中国针灸》中解释说,吸盘疗法要拔到“紫红色为最佳”。
拔罐后,患者可能会感到局部牵拉、肿胀,或有热、暖、凉、舒适、放松等感觉,有些症状可能会立即或逐渐缓解,甚至完全消失。
可能会出现异常反应
(1)局部异常反应:涂罐后,患者感觉局部非常紧张、疼痛、灼热难忍,数分钟内出现水泡;或者患者感到手术部位远端发冷、麻木、疼痛等。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罐体型号选择不当,吸力过大;操作失误,明火未熄灭,或温度过高,灼伤皮肤,或皮肤有伤口;所用药物刺激性太大;罐口边缘太薄或皮肤不光滑,或皮肤干燥松弛,装罐操作时手腕旋转,造成皮肤皱纹;抽吸时间过长,导致局部瘀血过多,出现明显隆起;局部有粗大的浅表动脉,由于抽吸作用,压迫动脉,影响血液供应,造成远端组织出血或缺血。
(2)昏厥:拔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气短、脉细,甚至昏厥等症状。原因:患者虚弱或饥饿、疲劳或压力大;将罐子放在禁忌区域。
3 拔罐是国粹吗?
拔罐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非药物民间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拔罐疗法古称“角法”。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有牛角治病方法的描述。到了宋、金、元时期,竹罐已完全取代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也由“吸管法”改为“角法”。
据历代中医文献记载,宋代以前,拔罐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例如,唐代就有用竹罐治病的记载。宋代医生开始以竹筒为工具,将拔火罐的适应症扩大到内科疾病。
唐代太医署将角法列为医学技术进行教学。新中国成立后,拔罐成为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学史博物馆收藏的近百件不同时代的壶进行研究表明,陶壶多用于黄河流域,角壶多用于北方牧区。 ,而南方气候较炎热的地方,常用竹盆。这说明了拔罐疗法与人类的关系。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放血拔罐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疗法之一。据历史记载,这种疗法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中都有使用。公元前400年,希罗多德记载,埃及医生已经开始使用放血和拔罐来治疗疾病。因此,这项技术并非中国独有。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越南、巴尔干半岛、欧洲大部分地区、现代希腊、塞浦路斯、墨西哥、俄罗斯和波兰的人民中。
4.拔罐对运动员有帮助吗?
拔罐首先可以疏通经络,止痛。传统的拔罐方法是燃烧罐内的空气,产生负压。通过对被吸附部位的温热刺激以及由此产生的瘀血,刺激身体,温经散寒。它具有疏通气血、疏风除湿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气血瘀阻引起的经络不通、各种瘫痪、疼痛性疾病。
其次,能祛邪活血、清热解毒。拔罐时产生的负压效应极限值最高为380mmHg。拔罐杯是密封的,在治疗过程中(约30分钟)能保持恒定的负压,因此有更好的吸收作用。拔力,根据这种表现,常用拔罐来祛邪化瘀,起到清热解毒、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第三,可以调和气血,治疗脏腑。拔罐虽然是在体表进行,但可以通过经络感受刺激,从而调和气血,内治脏腑疾病。
有研究观察背俞穴步行盆栽疗法对运动员运动疲劳后血清肌酸激酶(CK)的影响。 20名运动员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人。根据训练计划统一运动负荷。运动后观察治疗组行背俞穴步行拔罐治疗。对照组休息30分钟,观察运动员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CK)的变化。
结果
背俞穴走壶疗法治疗组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 P
因此,我们希望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拔罐方法来缓解您的疼痛。
(本文为原创稿件,发布于39健康网科普健康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