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佛教较为兴盛的时代。那么,今天我们就以唐朝为例,来了解一下在唐朝出家之后还需要做什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和尚。 ?
1、熟悉居住环境
每当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当地的环境。在唐代,出家成功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寺庙环境,了解寺庙的总体布局。那么,唐代的寺庙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唐代,大多数寺庙的布局都是相似的。出家正式入寺,经过的第一道门应该是“三门殿”,俗称“山门”。山门两侧有两名金刚护法,名为“恒哈尔江”。进入山门后,通常会看到“天王殿”,里面供奉着弥勒佛。弥勒佛背后是著名的“韦驮”像,庭院两侧是四大天王。过了天王殿,再往里走,就有寺庙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整个寺庙的中心殿堂——大雄宝殿。大殿正中是我们熟悉的释迦牟尼,旁边是一些罗汉、观世音等。 寺庙里所有的重大宗教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比如剃度仪式、讲经等活动。
以上三殿大多数寺庙都有建。当然,如果运气好,进入大慈恩寺、唐兴国禅寺这样的大寺庙,这样的寺庙不仅面积广阔,而且寺内还有雕像。我们常说的经堂、讲经堂、观音堂、祖师堂等,内容非常丰富。念经无聊的时候可以偷偷欣赏风景。这么大的寺庙,一般的修士当然是进不去的,而且进去的大多都是比较普通的寺庙。
上面说的是出家后可以念经烧香的工作区。此外,还有起居区。一般来说,寺庙的生活区域大同小异,包括僧舍(宿舍)、厨房(厨房)、食堂(食堂)、茶厅(招待客人的区域)、部堂(仓库的主要区域)、还有厕所等,这些地方大多建在一起,集中在寺庙的东侧。
这里,我们重点关注僧人居住的地方——僧人宿舍。因为出家意味着清心寡欲,所以住的地方没有太多的陈设。只有一张简单的床,更多的可能是一些放衣服和被褥的木箱,而床又不是你的。如果一个人住,通常有十几个人睡在同一张床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同铺。没有你想象中的独立卧室。整个寺院里,只有方丈有一间独立的小卧室。
熟悉了工作、生活环境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僧人的日常生活。
2、僧人的日常生活
既然选择了出家,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那么,接下来等待你的将是无穷无尽的作业和无穷无尽的经文。唐代僧人的日常生活一般分为“坐禅、念经、布萨、安定、自我放纵、普请”六部分。这些活动基本上会占据你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除了吃饭时间别想任何娱乐活动。让我们仔细看看这六项日常活动。
坐禅:这个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就像我们在很多电视剧里看到的那样,每天在特定的时间去大雄宝殿打坐。你不能自己发出声音来参悟佛经的真义。寺庙一般会定期组织大家一起聚会。打坐,当然个人也可以在空闲的时候打坐,自己开悟。
课诵:这个也比较容易理解。说白了,就是“念经”。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这是一群僧人边敲木鱼边念经。每天到了规定的时间,全体僧众聚集在大殿,由方丈带领,一边敲打木鱼一边有节奏地诵经,这就是“班诵”。关于念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唐代之前,佛教对念课的要求是每天晚上六次。但到了唐代,背课次数减少,由原来的六次改为每天背课三遍或早晚各一次,称为“早课”和“晚课”。 ”。早上和晚上念的经文是不同的。
布萨:与前两种相比,举行的次数较少。它每月只举办两次。基本内容是,在规定的时间,全体僧众聚集到寺院,由高僧向僧众重申戒律。讲完之后,所有的僧人都会被问一次“他们有没有犯罪?”这时,修士们必须齐声回答,并自我反省、改正。
闭关:闭关每年举行两次,通常在冬季三月和夏季三月。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活动,类似于“训练”。它汇集了全寺僧众共同学习、修行,由寺内道德高尚、德高望重的僧侣来讲经。在此期间,僧侣不得外出化缘或旅行。他们只能每天一起念经、打坐、听课,专注于提高修为。
子仪:类似于“吐槽大会”,每年举办一次。具体时间大概是一年一度的“夏居”之后。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经过三个月的“住”,已经疲惫不堪,所以寺庙里就组织大家坐在一起,相互批评或者自我批评。如果你们不喜欢对方,可以向方丈举报。最后由专门负责人判断该人是否犯了错误。如果确实存在错误,将会受到惩罚。
普庆:佛教刚传入我国时,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风俗和特点。僧侣们的主要生活必需品就是靠施舍。我基本上没有工作,生活也比较单调。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佛教逐渐融入我国,发生了重大变化。僧人除了化缘之外,还要自己种植食物、蔬菜等,做一些体力劳动,自力更生。基于此,寺庙里有一项特殊的活动——全民邀请。内容由寺庙先通知并规定具体时间。届时,包括方丈、住持在内的所有僧人都会一起下田劳作。为“普遍邀请”。
除了上述六点外,寺庙里的普通僧人还有接待游僧和外宾的任务。总之,出家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了。很多时候你不是在念经,就是在念经的路上。
3. 食物
佛教刚传入中原时,对食物没有那么多要求,甚至可以吃肉、鱼。但自梁武帝以来,“不杀生、不食荤”的佛教戒律就固定下来了。所以,当你在唐朝出家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可能吃点肉的。大多数时候你吃的是粥。如果条件好的话,还可以吃点咸菜。那时候,能吃一口青菜、豆腐都是奢侈。
因此,鉴于出家无聊,饭也吃不饱,很多受不了规矩的沙弥就会选择偷偷逃走,以至于大多数寺庙每年都要清点人数,举办“安旦”活动以确定寺庙内的人数。常住人口。看到这里,你还想出家吗?
总结
总之,在古代出家之后,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无聊的。日常生活基本都是在内修心,外多做功德,颇为孤独和辛苦。所以,这个时候你的决心就会受到考验,但既然你选择了出家,那就做好自己的本分,按时完成寺院布置的任务,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和尚。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僧侣生活》、《中国古代僧侣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