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缓解压力:运动可以消除神经压力。轻度运动可以调节情绪、排解不良情绪,具有宣泄作用,可以释放心理压抑、忘记烦恼,还可以带来身心愉悦。
2、降低血压:研究指出,运动10周后,收缩压可降低10mmHg,舒张压可降低5mmHg。新研究表明,每天步行4次,每次20至30分钟,降血压效果最佳。
3.减肥:步行可以燃烧脂肪,减少血液中的中性脂肪,从而减轻体重。添加饮食调整可以减少内脏脂肪。有利于减肥。科学家认为,饭后 45 分钟散步,即使是短距离散步也是有效的。如果一个人晚上吃了一顿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质的饭菜,然后第二天早上锻炼,那么他或她只会消耗掉多余的部分,而大部分脂肪已经被吸收了。
4、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不良血液细胞因子,预防动脉硬化。因此,以上6项可以预防动脉硬化、中风和心肌梗塞的发生。
5、保持关节健康: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保持关节健康的秘诀之一就是定期让它们做一些适当的特定运动。膝关节和肘关节是让我们的腿和手臂在平面上移动的铰链,就像门的铰链一样。如果向侧面拉伸或旋转膝、肘关节,尤其是用力时,周围的韧带就会拉伤。简单的步行、蹲下、爬楼梯、踢足球等都对活动膝关节非常有效。对于膝盖疼痛的人来说,步行和骑自行车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让他们在不承受体重的情况下进行锻炼。
6、预防骨质疏松:很多人只知道需要摄入更多的钙,却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因素,比如多做负重运动。所谓负重运动,是指运动时体重对骨骼施加一定的压力。如散步、跑步、打球、跳舞等,可以使骨骼坚固,减少骨折的机会。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次负重运动,每次至少15分钟到半小时,根据自己的体力而定。
7、增加携氧能力:人体的氧气由血液供给,可以满足全身的需要。通过适量的运动,人体吸入大量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疲劳、消除压力。
8、预防糖尿病:每天至少快走半小时,可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30%至40%。临床试验证明,定期步行或其他中等强度的运动以及饮食改变可以预防大多数糖耐量受损患者患上 2 型糖尿病。改善生活方式比二甲双胍治疗更有效。因此,步行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效预防和改善糖尿病。
9、降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研究表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运动降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