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2020年中国居民健康大数据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疾病发病趋势
中国人健康大数据不容乐观
70%中国人面临过劳死亡风险
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
20%患有慢性病
慢性病占死亡率的86%
中年死亡原因22%是心脑血管疾病
世界前20名国家人均寿命排名>>>>
日本排名第一,平均寿命为83.4岁。中国人均预期寿命73.4岁,居世界第83位。
数据概览
1.6亿人:1.6亿人患有血脂异常(含高脂血症)
1亿:高脂血症患者超过1亿
2.7亿:中国有2.7亿高血压患者
9240万: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
2亿:大约7000万至2亿人超重或肥胖
慢性病和恶性肿瘤将成为威胁中国人民健康的致命因素。
1.2亿:大约1.2亿人患有脂肪肝疾病
10秒:平均每10秒就有一人患上癌症
30秒:平均每10秒就有一人患上糖尿病
30秒:平均每30秒,至少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面对如此大的数据,您有何想法?疾病年轻化
22%:中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70%:70%有过劳死的风险
76%: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
中青年女性是妇科疾病的高发人群。青壮年男性面临着猝死、过度劳累等问题。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3%。
2013年至2014年,中国35岁至46岁人群中有22%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美国这一比例为12%。
中国社科院《人才发展报告》提到,70%的人面临过劳死亡的危险。如果中国知识分子不注意调整亚健康状态,这些人中的2/3将在不久的将来死亡。心脑血管疾病。
我国每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支出达3000亿元。
中国因疾病导致的生产力损失将在未来10年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同样,我国因肝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3600亿元。
目前,我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亚健康白领比例高达76%,近60%的白领过度劳累,真正健康人群比例小于3%。
慢性病的危害
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
在过去十年中,每年平均新增慢性病病例数几乎翻了一番。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例几乎增加了一倍!
肥胖的危害
肥胖人数将达到3.25亿,并将在未来20年内翻一番。腰围只要增加一英寸(2.54厘米),血管长度就会增加4英里,患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8倍。
有缺陷儿童的成长
每年的9月12日是我国的“出生缺陷预防日”。测试显示,每30秒就有一个缺陷儿童出生,相当于每小时30个,每天720个。
孕前检查很有必要!
然而,很多人对它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甚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重视孕前检查也是造成家庭悲剧的因素之一。
青少年健康数据
80%:80%的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
38%:青春期贫血发生率达38%
50%:全国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为40%-50%
80%:小学生近视率为32.5%,初中生近视率为59.4%,高中生近视率为77.3%,大学生近视率为80%。
对我国7个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行为的调查显示,我国80%以上的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7个城市无一达到国家标准。中国青少年正值青春期,贫血发病率高达38%。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2.7亿在校学生的蛋白质摄入量仅为标准的65%。钙、铁、锌严重缺乏,维生素A的摄入量仅为标准的15%。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9.5%,其中10%患有脂肪肝。全国肥胖儿童脂肪肝平均发病率为40%-50%。 20年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了11-33倍。老年人健康数据
2021年,我国将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严重阶段!
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中第七位。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率为60%-70%。骨折发生率接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最保守估计每年医疗费用为150亿元人民币。
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每日摄入量
全球痴呆症患者数量已超过2400万,平均每七秒增加一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占全球病例的四分之一,平均每年新增病例30万。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
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每日摄入量
能量:2172大卡
蛋白质:65克
脂肪:80克
碳水化合物:301克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居民膳食能量供应充足。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普遍改善,三大营养素供给充足,能量需求得到满足。
我国居民体重身高状况
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7.1厘米
成年女性平均身高:155.8厘米
成年男性平均体重:66.2公斤
成年女性平均体重:57.3公斤
2020年中国居民身高、体重较2019年有所增加。
居民营养不良状况明显改善>>>>
超重和肥胖是严重的问题
居民营养过剩状况明显
成人超重率为30.1%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
成人肥胖率为11.9%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6.4%
慢性的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
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对健康的影响逐渐显现,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人数持续增加。
我国慢性病现状
高血压患病率为25.2%
糖尿病患病率为9.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为9.9%
注:高血压、糖尿病统计范围为18岁及以上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统计范围为40岁及以上人群。亚健康常态化
在当今信息技术、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宅家旅游”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首选的消遣方式,实现了“能坐就别站、能躺就别站”的真正生活理念下来,别坐”。 。作息不规律、零运动、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不良饮食习惯等导致亚健康成为常态。
据数据显示,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真正健康的人大约只有5%。亚健康是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临界状态。亚健康人群常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焦虑、睡眠质量差、情绪低落等症状。由于我们固化的生活习惯,这种状态会持续很长时间。
预防和监测
人口健康方面,居民疾病结构发生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快速上升。两周病例中,两周内持续存在慢性病的病例数从39%上升至61%。网上数据显示,中国有2.6亿确诊慢性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9%。从患病率和人口规模来看,慢性病呈蔓延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截至2014年底,全球健康人仅占总人口的5%,而被诊断患有各种疾病的人占总人口的20%。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人群约占20%。占总数的75%。
亚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常态。
慢性病死亡率
我国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86.6%。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
衰老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左右。
吸烟的危害
饮酒的危险
成年人平均每年饮酒量为3000毫升
饮酒者有害饮酒率为9.3%
男性饮酒者有害饮酒占11.1%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 1、死亡:酒精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停止。此外,它还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导致血糖下降,这也可能产生致命的影响。 2.吸收不良综合症引起各种维生素缺乏,间接导致各种神经系统损伤。 3、肝脏损害:脂肪在肝脏堆积,引起脂肪肝。 4、胃溃疡:可引起胃出血,危及生命。 5.神经系统损害:如周围神经病变。 6、脑皮质萎缩:有报道称,部分慢性酗酒者出现脑皮质萎缩,部分患者还出现智力下降的迹象。 7.酒精胎儿综合症:酒精在胎儿体内代谢和排泄缓慢,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伤害。
【版权声明】图文及音像资料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发传播。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字)编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