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识到自己过去一个冬天吃得太多、忽视锻炼后,网友们借用热播电影《三害》中的名场面来表达:“我是罪人,最近吃得太多了,我辜负了夏天的到来;我愧疚,对不起我的肌肉,请让健身房成为我的告白室。”
“去健身房认罪”成为本季流行梗,也成为健身人士自律的新方式。暴饮暴食后,我为这两天没有运动而道歉。甚至当我看到朋友忽视自己的身材时,我也会要求他们去健身房道歉。
如果说以前健身是一种迫于外在眼光、迎合传统审美的无奈选择,那么现在健身已经成为一种人人驱动的生活方式。
健身房就像一座新的精神殿堂,让人们对饮食保持敏感,同时在流行文化的嘲笑中开始真正享受健身。
另外,随时准备锻炼的心理暗示,确实会对健身起到积极的作用。 “去健身房道歉”这句口头禅产生的“安慰剂效应”,不仅可以帮助不擅长运动的人提高自信心和运动热情,也可以让有兴趣提高运动成绩的人取得进步。
自律没有终点,“去GYM认罪”永远不会太晚。
不守规矩太久的健美运动员决定“去GYM道歉”
最近,人们去健身房的动机并不是因为天气变暖,要秀皮肤了,也不是因为工作太累而无法去上课,而是为了“去健身房道歉”。 ”——
去健身房道歉,为自己最近没有运动太久或者吃太多而道歉,并开始更加努力地保持身材。
如果你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去GYM认罪”,你会发现,在健身人列出的“原罪”中,第一原罪很可能就是长期不练习。众所周知,健身之路上有三个坎坷。如果随机遇到倦怠期、懒惰期、瓶颈期、平台期、疲惫期之一,有些人就会放弃。
这时,“去健身房认罪”就成了健身人自我监督的一个步骤。健身卡闲置了半年多的杰森,近日也在朋友圈效仿,以求原谅的名义,前往健身房“无痛”重启自己的锻炼计划。
第二宗罪可能是吃得太多。日常饮食过多不仅会损害日常训练的效果,还会直接影响健身表现。
“我吃东西只增加了5磅,引体向上变得非常困难。”平时喜欢街头健身的凯尔告诉GymSquare,自从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在下降之后,每天去健身房其实就是“去GYM道歉”。当身体恢复轻盈时,道歉才能完成。
“去健身房认罪”成为健美运动员暴饮暴食后反思自己的一条出路。在这种意识下,很多人甚至形成了“周末努力吃饭,周一努力训练”的自洽循环。
而再往下,健身进度缓慢也被列入投诉清单。翻看“去健身房认罪”的评论区,不少人主动和训练伙伴一起去健身房认罪。
随着人们呼朋唤友,深蹲架上的健美运动员都成了现代的廉颇。他们将重量拉到最大,咬紧牙关完成这组动作。将臀部和腿部挤干后,他们会增加几组上半身训练,然后才能卸下平时的体重。忽视训练或吃得太多造成的心理负担。
跑步机也被改造成忏悔室。人们戴着耳机一边跑步一边数着自己犯下的罪过,直到满头大汗地跑完10公里并道歉。
图片来源《体能巅峰:百人挑战2-地下牢房》
GYM文学,重新找回健身的热情
如果说《去健身房认罪》道出了一群健身人缺乏自律的现状,那么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健身房文学”则成为了围绕健身这件事的生动描述——
GYM GYM Ledao:去健身房的路上总是快乐的;
去健身房吃顿饭:去健身房后犒劳一下自己;
健身房充满活力:一进健身房,整个人的精神都变好了;
健身房骨头受伤:第二天起床下楼梯屁股和腿都疼;
日进斗GYM:每天都要去健身房跟自己战斗……
健身这个原本“反人类”的东西,如今却成了笑话素材。无论是运动后的肌肉酸痛,还是限制饮食带来的精神折磨,一半都是通过嘲笑消除的。
网友Mike表示,自己和朋友去健身房道歉,最后还拍了照片发帖参与话题。他觉得自己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变得健康起来。为了道歉,他还特意加大了训练强度。
享受健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自积极的心理暗示,而这种自然产生的内驱力无疑是“去GYM认罪”最终掀起创作表情包热潮的重要原因。
此前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有效提高运动成绩和水平。但事实是,实验中近一半的研究人员不能很好地利用心理暗示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运动。无论是时下流行的“求罪”行为,还是围绕健身房的谐音表情包,无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改善精神状态,注入心理能量。
最近以“去健身房道歉”为口头禅的网友春丽分享,在去健身房的路上,她会在脑海中模拟肌肉收缩和用力的感觉,或者想象一个理想的体型,这样可以帮助她在训练期间集中注意力。 ,“每次道歉,我都感觉自己是重生后的健身狂。”
健身界一直有很多废话,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你的身体几乎可以承受任何挑战,你需要说服的只是你的大脑”。
并且请求原谅并不是说服大脑主动设置 GYMKPI 或增加健身频率的替代尝试。
每个人都需要健身和放松
我的身体每况愈下,我去健身房道歉。
流行表情包的背后,一方面与全民健身的趋势密不可分。 GymSquare《2023年中国健身与健康生活方式行业报告》显示,与2022年相比,2023年受访用户每周锻炼4次以上的比例将增长15.9%,运动健身正在成为更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必要的活动。
因此,健身房里曾经充满“女练臀、男练肩”、“三大为王”等刻板印象的氛围也开始放松。不同体型的人有不同的健身目标,在健身房重塑身心。
在“去GYM认罪”的调侃中,对健身房的解读似乎正在逐渐回归其本义:健身房不是一个制造焦虑的地方,而是帮助人们更轻松地面对生活的地方。
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健身人的新自律。 “去健身房认罪”已经成为一个尺度,一个代表健康饮食和定期训练的底线。他知道自己在健身房外面吃了多少,有多久没有训练了。一旦超过了限度,他的脑海里就会响起警钟,他就会写下“罪孽”。
“三餐吃油炸食品,已经是需要我去健身房道歉的水平了。”不过,严重程度还不足以让健身人士过度焦虑。毕竟 -
“多吃一顿饭也没关系,反正我要道歉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Jting,36氪经授权发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0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