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广东画报》第12期封面图。
1983年《体育之春》第12期封面图。
“当时广东省给每个单项冠军奖励300元,我四个单项总共获得了1200元奖金。”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这是一笔巨款。弟子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何宝东的教练沉孝智也得到了相应的奖励。 “教练用奖金买了一台彩电。”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东短跑项目的“教父”,沉孝智培养了数百名全国冠军。
▲何宝东第五届全运会的竞技风采。
1982年全运会前,何宝东代表中国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男子4×100米比赛。当时,广东队袁国强、何保东、于壮辉、王少明四名队员代表国家队,以39.82秒的成绩在男子4×100米项目上创造了亚运会新纪录,获得冠军夺冠,正式确立了中国队在4×100米项目的亚洲排名。地位的阶梯。
▲第九届亚运会,中国队(含何宝东)在冠军舞台上领奖。
值得一提的是,何宝东当时的队友袁国强正是当今中国百米飞人苏炳添的导师。如今,何宝东仍然和队友们有联系,有时也会聚在一起喝茶。此前,苏炳添等中国队短跑运动员在荷兰训练时曾与何宝东会面。
▲第九届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金牌得主。从左到右:王少明、袁国强、何宝东、于壮辉。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从恩平到广州,从国内到海外,长期的出差导致何宝东的金牌、奖牌、证书等保存不当。目前,何宝东的两枚金牌和三枚金牌第五届全运会在他家举行。九届亚运会的金牌,沉甸甸的金牌,记录了他顽强拼搏的奋斗史,也记录了恩平乃至广东体育短跑赛事的丰碑。
第九届亚运会金牌
第五届全运会金牌
排球技术获陈忠和称赞
何宝东,1959年出生,沙湖镇东安村人。他从小就在村里的小学读书。 “当时排球运动比较兴盛,大家都喜欢玩这项运动。”何宝东也首先对排球产生了兴趣。他还记得,学校聘请了泰山著名排球教练“周伦”(花名)。在这位专业教练的带领下,沙湖镇的排球水平迅速提高,在恩平举办的排球赛事中屡创佳绩。分数。在教练的指导下,何宝东也成长为校队的绝对主力。
初中转高中时,学生只能在这个镇上高中。但由于何宝东出色的体育表现,被特招入新成立的恩平市体校(以下简称“恩平市体校”)。 “当时,恩平市体校位于现在的恩城中学(恩平市政府旁边,当时是恩平市第一中学)。学校的硬件设备很差,跑道也很差。”只有200米的土路。”在校学生的体能训练在学校进行,文化课则转移到恩平市一中。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训练都很刻苦。何宝东主业是排球,也兼营田径。体育天赋崭露头角的何宝东练习如鱼得水,水平提升很快。
何宝东的同学岑绿涛还记得,
高中排球联赛的最后一场比赛。
▽
“我们一路走来,进入决赛并不容易,但决赛我们倒在了何宝东的手里。”岑绿涛还记得,当时何宝东的弹跳能力是惊人的。 “我们不得不隔着网抬头看他,他在空中扣球的方式,仿佛按下了空中的暂停键,扣球的力度非常大,可以说我们主要是输给了他” ”。
后来,何宝东随国家队训练时,发生了一件与排球有关的趣事。
“那时候,每周四都是训练比较轻松的一天,我们都会去排球馆打排球。”有一次,何宝东在排球场上遇见了时任国家女排主教练的陈忠和(后来的中国女排主教练,并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当时他看到了何宝东。宝东球技过人,他竖起大拇指称赞:“年轻人打得很好。”由此可见何宝东的排球技术扎实。
虽然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
才华横溢的何宝东
也出现在短跑赛事中。
高中时,何宝东代表恩平参加佛山运动会(恩平当时隶属佛山管辖),并获得100米第二名。
1976年,毕业于恩平体校的何宝东被选入广东省队短跑运动员,到著名的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参加训练。
“当时我身边的人水平都很高,在大家的指导下,我的水平也提高很快。”何保东说,“当时我们的训练非常辛苦,训练计划一点也不科学,基本上都是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换取突破。”
这也导致了刚刚进入职业队的何宝东频频受伤。刚刚进入省队一年的何宝东,经过刻苦训练,已经进入了全国前六名。然而,由于屡次受伤,他一直无法证明自己。甚至在1981年底,何宝东扭伤脚踝,停赛一年。幸运的是,从1982年到1983年,何宝东在巅峰时期参加了两次重大赛事,在中国体坛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期待恩平田径再创佳绩
何宝东的出色战绩也促使教练“转行”。
何宝东调入省队后,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回到恩平体校任教的吴艳辉担任排球教练。但由于何宝东的出色表现,上级要求恩平体校继续培养田径人才。吴彦辉无奈,只能暂时放下排球,专心培养田径人才,而恩平输送的人才也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从那以后,我基本上告别了排球人才培养,专门负责田径项目。” “现在已经退休了”,吴艳辉笑着说道。
田径运动是一项重大体育赛事,也是一项比较硬核的项目。它不仅是金牌赛事,也是体能项目的重头戏。恩平体校正是以田径为基础,多次向上级输送优秀人才。如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李蝶奴、击剑运动员胡顺兴、入选国家女子曲棍球队的李淑芳等。
1985年,何宝东接受了跟腱手术。 “手术恢复后,跟腱的状况不太好,一旦运动量加大就会疼。”他掀起裤子,向记者展示手术地点。伤疤依然清晰可见。位置有明显的凸起。何保东还表示,如今的国家运动员接受科学的训练,不仅减少了身体受伤的机会,也延长了他们的运动生涯。只有像苏炳添这样优秀的运动员才能实现“大器晚成”。
1987年退役后,何宝东在省田径队担任了两年教练。 1990年,他远渡重洋来到加勒比海的库拉索岛(荷兰王国的自治领地)工作,这里是恩平人著名的创业热土。后来,何宝东移民到荷兰。
▲苏炳添(左四)等国家田径队队员在荷兰训练,何宝东(右四)及其家人与他们合影。
受疫情影响,何宝东回国已近三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恩平市。何宝东有时会用“球”来与朋友见面。 60多岁时,他再次尝试一个新项目——乒乓球。友谊赛中,他扣球、拦球,打得好,反应快,身体状态非常好。可见,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终生受益。
▲何宝东(左)打乒乓球与朋友见面。吴建正 摄
多年来,经常往返于国内外的何宝东仍然十分关心恩平市的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希望政府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下,加大田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振兴恩平。田径运动新辉煌。
文:江门日报记者/吴建正
图片:除受访者提供的签名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