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如今,人们的健身需求越来越强烈,健身消费快速发展。要运用新技术、创造新模式、创建新业态,进一步丰富健身产品,提升健身体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健身产业健康发展。
健身热情持续高涨
到2025年,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走,去健身房!”如今,这句话已成为流行的一句话。
走进位于北京东城区环球贸易中心的青鸟健身安臻店,不少会员正在参加“线上马拉松”。上午10点,随着比赛开始,健身爱好者踏上跑步机开始线上比赛:迈着有力有力的步伐,大汗淋漓的身体,“我健身,我快乐”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此时。
记者在这家健身房看到,跑步区健身爱好者大汗淋漓,设有杠铃、哑铃、椭圆机等器械的力量训练区也十分热闹。
9月12日,广东珠海市格力海岸社区男子三人篮球赛“王朗杯”迎来总决赛。精彩的战术配合和流畅的运球上篮瞬间点燃了健身爱好者的热情。
“从球类运动到象棋,从跑步到游泳,从双杠到平板支撑,社区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大家的健身热情,助力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还可以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可以说是服务于全民健身。”多种目的。 ”格力海岸社区运营负责人说道。
“如今,人们的健身需求越来越强烈,健身消费快速发展。”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傅一夫认为,健身产业链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上游健身器材、教练培训和课程开发,以及中下游线下健身房、健身APP的消费市场空间、运动鞋服、智能穿戴设备规模巨大。
《2020年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健身俱乐部门店总数为4.43万家,国内健身参与人数从2019年的6812万人增加到7029万人。健身人群普及率(经常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02%。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更加高涨。进一步增加,各项体育运动的参与人数将不断增加。其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例达到了38.5%。县(市、区)、乡(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人。 ,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在拼多多平台上,瑜伽服、瑜伽垫、健腹轮、壶铃等家用运动产品持续热销。抖音电商平台数据显示,7月21日至8月8日,运动健身产品销售火爆,交易额同比增长365%。其中,篮球、游泳、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经典运动相关产品最受欢迎。欢迎,滑板、攀岩、冲浪、棒球等项目相关产品销量也快速增长,其中滑板销量同比增长353%。
中国体育用品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大众健身年均消费总额为每人5670元,环比增长35%,其中其中,健身消费投入8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接近1/4。
健身体验持续升级
健身服务机构日趋多元化,智慧健身房、专业健身房等日益普及。
“与一些健身俱乐部高价的年费和私人教练相比,这家‘隐藏’在社区的乐客健身房确实不错,面积不大,但设施齐全,全天开放。”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一家保险公司员工胡鲁表示,与大型健身中心相比,这种小型健身房更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如今,城市健身服务机构更加多元化,智慧健身房、专业健身房越来越受欢迎,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更好的健身体验。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丰富了健身消费场景,进一步激发了健身消费活力。
——小型健身房受青睐,消费门槛较低。
近年来,以乐客体育为代表的以“24小时营业”、“按月付费制”、“智能化”、“全程无促销”为特色的小型健身房模式开始流行。这种新型健身房让年轻人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健身,降低了健身消费门槛。乐客运动健身门店数据显示,近两年,店内锻炼的人数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增加,用户锻炼也更加频繁。
——互联网健身普及,互动效果更好。
自2016年下载并使用Keep以来,在北京某大学就读的李梅已经是这款APP的老用户了。 “我做有氧训练的时候,比较注重高强度的健身课程,这些课程是持久的、高强度的、能提高心肺功能的。Keep新推出的高级课程‘燃脂派对’互动性很强,我很喜欢”。
“在线购买”、“在线学习”、“在线竞技”……近年来,健身消费领域受到5G等新技术的影响,催生了新的直播健身业态。目前,Keep的直播课程已实现全天候覆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瘦身运动“燃脂党”在线用户数已突破3000万。
——家庭健身兴起,智能设备热销。
健身运动更注重“智力感”和“科技感”。智能精准计数的跳绳、智能呼啦圈、智能手腕球等深受年轻用户喜爱。监测自身运动状态的智能运动手环、智能手表、运动后放松的筋膜枪等成为年轻人健身消费的热门选择。
家庭健身器材的普及率正在迅速提高。跑步机、划船机,以及结构相对复杂的椭圆机、动感单车等大型设备,一般都设计成可折叠的,方便存放。今年“618”促销期间,在“什么值得买”平台上,划船机和椭圆机销量分别增长65.71%和39.64%。
健身行业更加规范
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健身服务机构加强自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街道康王庙社区活动中心,居民们在宽敞明亮的健身房里活跃。 “自从去年11月底装修完成后,我们每天早上都在这里的舞蹈室排练,还配备了跑步机和自行车,真是家门口的健身房。”居民熊代良说。
为进一步提升“15分钟健身圈”服务功能,南昌市西湖区在老旧社区改造的同时,合理配置健身路径,融入公园、景区、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融入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情况。环境。离家百米的健身步道和公园里饭后散步的休闲步道随处可见,健身爱好者络绎不绝。
傅一夫认为,随着公共设施、商业健身房、团体健身房、家庭健身器材等不同场景、不同形式服务的快速发展,公众的健身选择不断丰富,全民健身的基础不断完善。合并。
数据显示,2018年底至2020年底,国内健身人群渗透率分别达到3.1%、4.9%和5.02%。尽管健身人群逐年增加,但我国健身消费普及度仍然不高。推动健身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需求端,要更好培养国人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在供给端,要大力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何帮助群众养成科学的健身习惯,不仅是场馆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中国体育数据·练多多董事长王峰表示,要推动健身行业高质量发展,健身行业的数字化系统一定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个系统捕捉门店管理、会员运动和消费,促进健身场所精细化运营。
“健身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基础设施便利化、健身服务智能化、健身场景多元化。” Goodfellow创始人张春山表示,Goodfellow近年来一直在开发产品和服务。数字化升级。公司推出了智能手表、智能电子秤等一系列数字设备,基于数字终端了解消费者的健身状况,然后结合数据为消费者设计合理的健身方案,让消费者清晰感知健身效果。
“丰富创新的课程和优质的服务仍然是吸引新用户、增强用户粘性的关键因素。”乐客体育创始人韩伟认为,推动健身行业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市场监管。 、商业健身房等作为服务主体也应该自我规范,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齐志明 毕晶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