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女排9月14日前往日本冲锋第五届世界杯冠军时,如果有人穿越时空地告诉姑娘们,前七场比赛七胜七负,说不定她们就赢了别太惊讶。 ,但如果加上:“七场比赛只打了23轮!”那么女孩们会认为这几乎是一个笑话。但事实却是如此令人欣慰。
除了烦人的巴西队这个原本最大的受害者,将比赛拖入五连胜之外,其他六场比赛他们都没有输掉一场比赛,尤其是昨天的天王山之战,他们击败了老对手美国队决赛初赛3-0。队,展现了女排的超级世界统治力。
七场比赛过后,女排世界杯排名显示,中国队七场比赛全部获胜,高居榜首,美国队和俄罗斯队分列二三位。
无论是在三大运动项目上,还是在其他集体项目上,中国女排都是不折不扣的先锋队。他们所代表的体育精神早已溢出了所谓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范畴,而是与改革有关。与开放新时代共同成长,有掏空的宏大叙事内涵。因此,女排世界杯对于中国近40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五连霸时代的老女排是从1981年女排世界杯冠军开始的。
因此,在分析中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所展现的精神之前,有必要先明确女排世界杯的地位。
世界杯现状
这个问题一旦提出来,一场口水战就在所难免。我们都知道,女排有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三大赛事。那么,如果按照比赛级别来安排的话,座位安排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奥运会是无可争议的第一梯队。奥运会金牌是所有女排奖杯皇冠上的明珠。不言而喻。
问题是世锦赛和世界杯该如何安排?从比赛周期来看,两者都是每四年举办一次。从参赛球队数量来看,世锦赛有24支球队,世界杯有12支球队。
1981年,中国女排夺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界杯冠军,迎来了辉煌时代。
认为世界杯比世锦赛更有价值的排球迷会认为,世锦赛为了平衡各洲的名额,不得不注水、扩军、造就一些弱队,降低了赛事质量。比赛。还有一点就是,世锦赛分为小组赛和淘汰赛,一旦分组,就会出现小组实力的质疑。简而言之,它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理论上来说,获得世锦赛冠军的球队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在半决赛前一路获胜。我没有遇到过什么强队,所以含金量有限。
女排的“世锦赛”和“世界杯”两个概念对于足球迷和篮球迷来说非常不一致。
由于世锦赛是全世界球迷的“节日”,参与面最广,甚至高于奥运会,而且世锦赛的赛制与足球、篮球世界杯基本相同,因此“ “世锦赛”相当于其他运动项目的世界杯。
女排世界杯采用单循环赛的比赛方式。 12支队伍使用类似于国际象棋的“斯海弗宁根”规则。每支球队打 11 场比赛。如果胜场数相同,则计算局分和小分。这12支球队都是来自各大洲的精英球队。如果用网球来比喻,这对女排来说是一场真正不同于公开赛的“大师赛”。门槛很高,每个队伍都没有所谓的强弱之分。各队雨露均等。因此,不少球迷认为世界杯高于世锦赛。
女排世界杯历史成绩总结。中国和古巴获得冠军数量相同,但亚军名额较少,暂时排名第二。
但作者在这里阐述了不同的观点。在评价赛事的整体水平时,除了赛场内部之外,还有赛场外的诸多因素,比如转播收视率、赞助商的赞助金额、各队的备战强度等。为了保证女排世界杯的比赛质量(比如世锦赛不太可能有球队挑对手),牺牲了观众和转播规模。相应的,赞助商和比赛奖金仍然低于世锦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实际上垄断了世界杯的主办权。由于篇幅所限,笔者无法对这个问题展开过多展开。我只是想说,女排世界杯如果只能在某个国家举办,从长远来看对这项赛事是不利的。
从成绩上看,中国女排只获得过两次世锦赛冠军,而且已经有30多年没有夺冠了。不过,已经获得四届世界杯冠军,与古巴队持平(目前看来,应该会在今年之后超越)。古巴),可以说与世界杯的关系更为密切。上一次是2015年,中国女排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夺得世界杯金牌,并在随后的里约奥运会上再次夺得冠军。依我拙见,中国队在世界杯上比世锦赛更出色,不仅因为世界杯是奥运会的前哨,更重要的是世界杯是像联赛一样的单周期激烈比赛,与世锦赛不同。 “性质很不一样,考验的是毅力和耐力,而这正是中国队所擅长的。”
中国女排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打法
说到“打法”这个词,读者大概会想到文章作者是要用数据或者动画图来点评比赛的走向和技战术。事实上,世界女排的走势遵循球员的特点。这就像足球比赛中超高水平的传球控制和高压,抹杀了“攻击型中场”的概念,并一度摧毁了它。这就像丢掉一个中心一样。现在女排运动员所要求的战术素养比老女排更加复杂和多样。助攻和二次进攻的角色正在变得模糊。在某些情况下,二传和接应甚至是混合的,甚至二传也需要跑到网前。前扣杀、东海西海同心、足球比赛中的“第五后卫”守门员等等,其实和排球一样,代表了新形势下全球集体体育的发展趋势。
与打法创新密切相关的,其实是女排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大变化。
2004年,陈忠和教练带领女排走出低谷,在雅典奥运会上奇迹般夺得金牌。当时的主攻杨浩身高刚刚超过180厘米,虽然矮小,但对于当时的主攻来说也在合理范围之内;攻击手赵蕊蕊早已被称为中国女排最高的球员,身高196厘米。赵的身高在那个时代长期引人注目,因为女排姑娘中超过190厘米的很少。
时间过去了,仅仅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发现,当赵蕊蕊被带到郎平的女排时,她的身高相对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高。目前,这支女排主攻张常宁身高195cm,副攻袁心玥身高201cm,替补副攻颜妮身高192cm,主攻龚翔宇身高189cm,新一代年轻攻手李盈莹身高192cm,副攻王媛媛身高195厘米,二传丁霞身高192厘米。接近2004级的主攻。
对阵美国,龚翔宇当场扣篮起跳
这批中国女排姑娘的平均身高达到了惊人的188厘米,比2004年冠军队的平均身高足足高出了5厘米,实际上比目前备战的中国女篮的平均身高还要高。亚洲杯。身高的保证不仅决定了起跳拦网的高度,还保证了一定的后排发起进攻的能力,这也是女排成为男排的趋势。
张常宁扣球拿到赛点,球速快到镜头难以捕捉
然而,高大华的选拔球员却因2012年中国女排的失败而受到诟病,将男足“笨、大、笨、笨”等不好的评价放到了女排身上。当时的主攻王一梅不堪压力,提前退出了国家队。惠若琪的心脏病和魏秋月行动不便的情况似乎让这个怀疑变得合理。只有科学的训练体系和基本功的磨炼,才能展现出真正的身高优势。中美比赛中,双方因为高大的人墙能够持续输出,屡屡产生“多镜头”的来回亮点。后排和前排重扣是男排的重要标志。
袁心玥+龚翔宇,这一传扣仅用了0.7秒
身高两米多的袁心玥拿探针,秒杀高度达到281cm
二传丁霞也跑到网前扣球,就像足球中的边后卫组队单刀破门一样。
文章说到这里,肯定有读者说朱婷的身高也超过195cm了。她为什么不提呢?
朱婷——女排的超级核武器
朱婷是女排的超级核武器,值得单独提及。对于这位运动员来说,很难用正常的形容词来形容她。只能说,她是世界女排历史上的怪物。她极其惊人的身体素质,再加上近乎完美的技战术能力,让她在目前的女排中脱颖而出。在运动员中独一无二。
朱婷的小助跑暴击实在是难以防备。鞋钉高度(最高攻击高度)超过三米。
看过2016年女排决赛的观众都清楚地记得,最近三场比赛,对阵巴西、荷兰和塞尔维亚,对手都知道朱婷有多出色,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安排,但无奈让她得到了无论她想要什么,尤其是在决赛中。中国队基本都是靠朱婷一人扛,最终夺得冠军。可怕的是,2016年的朱婷并不是最完美、最成熟的。
昨天,中国队队长朱婷以23分夺得得分王,比美国队四名主攻手的得分高出5分。这其实是一个常规操作。
朱婷身高约196厘米,她的站立前伸加臂长为260厘米,踮起脚尖站立时将近270厘米,排球网高为224厘米。更让人惊叹的是她的起飞能力。意大利黑人姑娘埃戈努起跳飙升超过72cm,已经很惊人了,但朱婷原地起跳高度却能达到76cm(注意是到位,不是跑起),堪比中国男篮。部分队员,如果算上起跳,朱婷的最高攻击点超过了340cm!要知道,在郎平时代,如果最高攻击点超过310厘米,那已经绝对是顶尖的了。
朱婷在土耳其联赛英雄亮相,起飞后完全可以将网压在腋下
身体素质出色,上跳重扣、后撤步、后仰扣篮都是绝技。所以,朱婷不依赖任何体系,因为她有自己的体系。
女排大奖赛中国对阵荷兰,朱婷竟然表演了杂技——后扣扣篮,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当女排感叹不再有周苏红这样的优质支援时,其实穷版周苏红——龚翔宇对朱婷的支援就已经足够了,更何况张常宁和袁的快速成长心悦、朱婷可以用她的八分确保中国女排碾压对手。
结论
虽然本届世界杯还没有结束,中国队还有荷兰、塞尔维亚等准强队竞争,但在夺冠的道路上已经占据了强势地位,留下了足够的犯错空间。我们已经习惯了看到其他球队。某些球类比赛的“揭幕战、生死战、荣誉战”的套路实在不适合他们。前段时间,中国男篮连续经历了三场生死战,最终吞下了几十年来首次无缘奥运会的苦果。
笔者无意褒贬一个,因为女排也有过低迷,男篮也有过辉煌。或许更值得对比的,是本已破败的男排。这群出家的草根球员,因为从小在篮球没有前途,转行打排球。或许他们并不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运动。三大联赛“职业化”之后,那些被诟病最不职业的联赛中选出的球员,在场上的表现却是最职业的。这或许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