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健身器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上海凤凰(600679)、中鲁控股(600818)、英派斯(002899)、欣龙健康(002105)等。
本文核心数据:健身行业融资事件、代餐食品需求场景、产品溢价支付意愿调查
1、保健食品领域资本投资频繁
面对健身行业智能化的必然趋势,不少资本开始入局。 2020年国内健身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42起,其中保健食品16起,占比最高;其次是智慧健身和实体店,均为7项,占比16.7%。
2、代餐产品大部分是用来代替正餐的
健康食品常常与“便餐”联系在一起。现代轻食概念在国外兴起。从英式下午茶到西式轻餐,简单的小吃和三明治构成了早期轻餐的雏形。后来,轻餐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日式餐饮的“套餐”理念,逐渐呈现出“三低两高”(低热量、低脂肪、低盐、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特点。 )。它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发展至今,轻餐概念进入健身行业,并演变为代餐产品。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代餐产品分为全面营养和部分营养。综合营养主要指液体代餐、代餐奶昔等;有些营养类型分为主食和副食。具体情况如下:
对于代餐食品,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在晚餐或午餐时食用,其中35%的消费者在晚餐或晚餐前后食用,32%的消费者在午餐或午餐前后食用。代餐产品多用于代替膳食,很少用于用餐以外的社交活动或场景。
3、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是行业受欢迎的基础
目前,大多数代餐产品普遍价格较高,但不少消费者仍愿意为其买单。据了解,消费者购买代餐产品的动机主要是因为其促销中提到的健康元素。一项关于消费者支付产品溢价意愿的调查显示,消费者最愿意为宣传有益于健康的产品付费。这个比例大豆占了65%;其次是优质产品,占比51%;其余付费动机因素均低于50%。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地图、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等服务。招商解决方案、IPO募资可行性研究、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深入的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家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交流互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