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健身场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从视频博主健身“种草”,到互联网健身模式的渗透,再到各种智能硬件进一步拨动年轻人的心弦,健身赛道不断火爆,涌现出不少新玩家。
昨天,国内健身行业新兴品牌菲利克斯机器人发布了两款最新产品——智能健身机器人P1和智能健身镜S1。从外观和功能上来看,智能健身机器人P1很像移动机器人和健身镜的“组合”。它采用3DF-SLAM室内定位导航技术,可以根据健身空间内的设备和运动所需的设备进行自主导航。它被官方定义为“全球首款自主移动伴侣健身机器人”。
另一款产品智能健身镜S1,是国内首款实现双屏交互,采用菲利克斯机器人独创的多模态交互触摸屏。当用户跟随镜中的虚拟教练进行健身、跳舞或跑步等运动时,内置的AIME人体姿势识别算法可以以毫米级精度识别用户的动作,连接到云端SaaS平台并比对用户的动作实时运动轨迹。同时将需要调整的信息通过界面和语音播报出来,毫秒级。向用户提供实时反馈,提高用户的锻炼效率。
今年6月18日期间,京东家用健身器材整体预售订单量同比增长100%,其中智能健身镜交易额同比增长300%。中国体育用品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公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89%的受访者认为智能运动健身有必要。超过1/3的消费者购买过健身镜、跑步机、运动手环、划船机等智能健身器材。共有47%的受访者期望健身器材具备健身指导、智能健身和智能健康管理功能。作为常见的智能健身方式,70%的受访者使用运动软件APP进行锻炼。
据悉,菲利克斯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运动与健康领域的高科技公司。集硬件、软件、内容、算法、运营于一体,已获得数十项全球核心专利。公司产品包括智能健身机器人、智能健身镜、智能运动APP等,为用户提供多场景的智能运动健身服务。
▍打破痛点,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AI私教
在昨天的新品发布会上,菲利克斯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刘兴刚从“人”、“货”、“场”三个维度总结了健身房开业成本高、运营管理模式复杂的共性痛点。在“人”维度,他提到,目前不少健身房的“预售模式”下,售前外包人力综合支出占比超过60%,营销及销售人力综合支出占比35%。占收入的%,私人教练的总支出占60%以上。综合人工成本占比70%以上。
从“货”来看,目前健身房最主流的业务是销售健身卡和私教课程。但预付费会员客户使用率较低,两个月内流失率高达60%。此外,健身房诱导、强制消费现象也时有发生。以深圳为例,2021年深圳私教课相关投诉超过4000起。目前私教单价高达1000元,单个销售课程包总价超万元。如此高的消费带来了大量的教训和消费者债务。
在“场”维度上,商业区、综合商场一般是健身房选址的首选,而这些地方的租金比例高达20%-25%,而目前健身场地的覆盖率还远未达到“15分钟健身”水平。国家号召“圆”。与健身人口占比超过21%的美国和超过26%的欧洲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健身人口占比不足1.7%。
刘兴刚认为,未来的健身环境应该能够24小时为顾客提供健身服务,300平米的智慧健身空间将成为健身市场的主流。刘兴刚表示:“科技可以推动健身行业快速发展,比如降低开店成本、简化运营管理模式。AI技术可以赋能健身行业,改变传统消费结构,让更多人受益。”健身人士。”
▍软硬件服务融合新体验
据菲利克斯机器人产品经理吴伟峰介绍,硬件方面,智能健身机器人P1采用多模态交互触摸屏,方便用户随时选择课程、开始训练。 22个高精度、宽动态、广角AI人体姿态识别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准确识别人。即使有人路过,识别也不会造成干扰。
此外,智能健身机器人P1配备700流明高亮度高清显示屏和透明玻璃镜面镀膜,在呈现高清视频内容的同时,还能显示用户的动作和训练状态,帮助用户随时进行动作调整。 。
P1底部配备了一组立体声宽频扬声器,打造沉浸式训练场景。为了应对P1不同的落地场景,菲利克斯机器人为其配备了高负载、大扭矩的轮毂电机。该机器人不仅能适应不同材质的地面,还能在自主运动过程中实现越障。
续航方面,智能健身机器人P1提供的充电桩具有自动回充功能,可以满足无人管理的需求,降低人工成本。
软件方面,菲利克斯机器人的两款产品都内置了其自主研发的AIME(AI交互运动引擎),可以进行实时动作识别、比对和纠错,支持二十大类别。运动类型,涵盖有氧训练、力量训练等40余种大型器械。两个产品所使用的标准化动作库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喜好进行排列和组合,形成课程或锻炼计划。
据悉,AIME算法花费了超过15000个小时对300多名健身教练、1000多个运动动作进行了模型识别训练。目前,AIME算法对健身房训练动作的覆盖率达到98%,对20大类动作的识别率达到96%。
AIME的人性化设计也使其能够覆盖从入门级到专业级的不同级别的识别。用户训练时,屏幕可以显示训练动作和卡路里消耗,以及动作完成情况的AI分数。为了增加运动过程中的乐趣,菲利克斯机器人还开发了AIME数字人像,可以根据用户的特点进行实时反馈,陪伴和见证用户的成长。
▍勇敢进入“无人区”,瞄准千亿市场
艾瑞咨询分析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健身跑道市场规模将达820亿元,其中智能健身镜年出货量预计实现164%以上复合增长。同时,未来五年全球智能健身设备出货量将达到2000万台以上,市场规模逼近5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约1/3。
据菲利克斯机器人市场负责人林文胜介绍,目前中国传统商业健身房不足3万家。此外,国内酒店的健身房、社区地产的健身俱乐部、企事业单位的健身俱乐部以及政府、公安、执法部门和军队等健身场所约有100万个。这些地方没有健身教练,但也需要保证用户体验和服务,即需要有人为用户指导、帮助、制定计划、提供培训。 “这种无人化的设备和用户需求创造了很大的痛点,而机器人对于这些场所来说似乎是更好的选择。目前这些场所的总市场规模至少可以达到1000亿。”林文胜说道。
智能健身机器人P1可以覆盖各类健身房,也可以放置在注重用户隐私的健身场所,帮助商户提升服务质量。机器人的自主导航系统以及基于AIME的实时动作修正和动作引导,可以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全天候营业,帮助商户降低人力方面的运营成本,并快速进入营业状态,节省时间和成本。此外,作为一款自主移动陪伴健身机器人,智能健身机器人P1也能为健身场所注入新的活力,为商家向智慧运动转型提供基础。智能健身镜S1比智能健身机器人P1更轻,也能满足健身用户的不同需求。
对于智能健身镜面向的市场,林文胜介绍,目前我国健身类APP注册用户数已超过3亿,活跃用户数已超过8000万。在他看来,未来智能健身镜将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单品,目标瞄准电视、冰箱和洗衣机,每年出货量将达到数千万台。就像六七年前的扫地机器人一样,智能健身镜也将成为万亿市场的热门产品。未来,一家人通过打卡、拍照,锻炼身体、玩游戏、燃烧卡路里、社交,将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正如刘兴刚所说,真正的健身必须是包容性的、全民健身。祝愿健身的春天早日到来。
版式|耳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7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