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冬奥会开幕,健身经济多次成为热门话题,经历了多轮创新。 /视觉中国
只要不加班,就去健身房;购买零食前,先检查卡路里和糖含量; “健身餐”、“减肥餐”等标签的商家开始频繁出现在外卖订单中;房间的角落里,总有人靠着一张卷起的瑜伽垫。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我们对“健身”的理解还仅限于居民区的便利设施。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时,健身经济多次成为热门话题,经历了多轮创新。
年轻人已经将健身视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种潮流符号。
36氪发布的《2021年青少年运动健身报告》显示,1990后和2000后有经常锻炼习惯的人分别占各自年龄段的76.8%和58.3%。另一方面,他们被“工作太忙”、“空间不足”、“器材缺乏”等问题所困扰,期待找到更符合现代生活规律的健身方法。
需求产生供给。年轻人的健身新理念推动了健身行业的变革,也渗透到了其他商业、文化领域。
你可能猜不到年轻人是如何锻炼的。 /视觉中国
新场景、新装备
2017年以来,健身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中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我国健身会员数量接近900万人,同比增长近15%;传统健身房陷入大规模关闭的泥潭。例如,“浩沙”已经成立近40年,被视为中国最大的室内运动品牌。其多家传统健身房于2019年关店,实际控制人已累计负债12亿元。
用户量与传统健身房的发展背道而驰,这明显预示着第三方的进入。 2017年至2021年,Lex、Keep、超级猩猩等健身新品牌相继获得数亿元融资。
新型健身房的特点是基于现代消费和生活习惯——
收费方式上,传统健身房的“年卡”改为单次消费更低的“子卡”,减轻了年轻人的经济压力,更适合他们经常出差的工作状态。
一直上热搜的“上海共享健身房”甚至不需要卡。每次锻炼前只需在线预约,价格低至2元/小时。仅静安区单个共享健身舱,每月的访客量就在3000至4000人之间,日均入场人数超过100人。
虽然共享健身房占地面积小、设备少,但这意味着它可以开在写字楼内,费用低廉,而且没有健身时间限制。 /视觉中国
从时间上来说,大多数新建的健身房都是24小时开放的。即使年轻人下班太晚,只要有健身之心,随时都可以锻炼。
以乐客为例,当晚23:00至次日早上8:00期间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8%。深夜锻炼的人不在少数,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这个数字还会增加。新的健身房填补了这一新的市场空白。
现场有专门针对某一项运动的健身房,比如普拉提室、室内蹦极馆、拳击馆,甚至还有专门教用户拉伸的工作室。与传统综合健身房相比,专业健身房营造出更专业、小而精致的氛围——这恰好迎合了年轻人对品质、个性化的向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用户逐渐将注意力转向“更高品质”的运动,如普拉提、室内蹦极、拳击等。/视觉中国
2016年以来,“社交恐惧”一词的搜索热度逐年上升,逐渐演变成为年轻人自嘲、对抗焦虑的标签。
尽管新的健身房很好,但它们并没有照顾那些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据日本新闻网报道,当一位受访者被问到“为什么她有卡却不去健身房”时,她表示“陌生人的社交压力让她没有勇气出现”。
确实,和陌生人交涉轮流使用健身器材、被教练缠着卖课、在开放式淋浴间与陌生人裸体见面……这些让你把脚趾扎进地里的情况都有。对于有社交恐惧的人来说是令人畏惧的。
因此,近年来家庭健身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20年,《白雪公主》中的魔镜从故事走进了现实。这款由中国科技健身品牌FITURE研发,结合AI技术的“健身魔镜”,关闭时就是一面普通的全身镜;当它开启时,镜面上会出现一个虚拟的虚拟屏幕,这实际上是一个反射式电子屏幕。教练。用户可以跟随教练完成舞蹈、跑步或无氧运动课程,同时将自己的动作与镜子中教练的形象进行比较。
尽管有不少声音指责其“智商税”,但这款原价3999元的健身镜,在2021年“天猫618”当天,依然实现了单直播间销量1484台。
由FITMORE、LITTA、Mirror等10余个品牌组成的“健身魔镜坊”天猫总销售额已跻身大型机械行业品类前5名。
虽然这面魔镜的价格有点贵,但它提高了我们家庭健身的便利性,消除了社交的后顾之忧——这些衍生功能听起来相当吸引人。 /FITURE官网截图
虚拟教练在魔镜里,真实教练在直播间里。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超过7.8亿用户在垂直健身应用上选择了云健身。
市场潜力促使健身达人争先恐后地线上开课。在快手上,截至2021年1月21日,“健身”及相关主题下的作品数量超过1亿,与“美食”、“穿搭”等热门话题处于同一数量级; B站《健身频道》累计观看量达到142.7亿。
仪式感、零社交、宅在家里、自由时间、零消费捆绑、个性化定制……年轻人越看重健身,对健身的要求就越细化。健身行业的经营重心也被推上了新的道路。
左手偶像,右手游戏
虚拟偶像和游戏是近两年的热门趋势,也体现了年轻人的消费刺激点。业界自然不会错过,相继提出了“虚拟偶像×健身”、“游戏×健身”的概念。
2022年第一天,Keep举办了一场直播。直播特邀嘉宾是虚拟偶像团体“黑匣子”——成员成为教练,与真实教练一起上课;乐队的歌曲《少年狂想曲》被改编成燃脂练习的背景音乐。
虚拟偶像与真实教练同框。
虚拟偶像的出现,将直播间的视觉效果和观众互动频率推向了高潮。这是国内首次虚拟偶像与真人同台健身,但健身行业借力二次元经济也并非第一次。
此前,Keep与虚拟偶像女团A-SOUL队长“Bella”合作,推出定制教学视频。数据显示,贝拉女团的燃脂舞、手链舞游戏课程累计关注人数超过11万; “奔跑吧”语音包吸引超过24万听众;球迷们也在球场现象留言区自发打卡。
你对贝拉小姐的课感兴趣吗?
中国知名健身品牌莱美 (Les Mills) 也邀请虚拟偶像蕾娜 (Reyna) 担任团体健身教练。
触及泛娱乐领域后,健身产品满足了年轻人对审美、刺激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从旧观念中的“运动工具”演变为“潮流文化的载体”。
以前,我们习惯把手机放在跑步机前,边跑步边看电视节目。因为锻炼又累又无聊,所以我们必须找一些有趣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才能欺骗自己坚持下去。
融入游戏元素的健身产品正是源于这个痛点。
健身游戏《健身环大冒险》包含60种健身动作,并接受玩家自定义添加。玩家只需握住环形运动控制器,游戏识别出他们的动作后,就可以在电视屏幕前打怪、升级——不知不觉就达到了今天的锻炼目标。
《健身环大冒险》上映仅两年,全球总销量突破千万;日本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连续180天每天玩一小时《健身环大冒险》后激动地秀身材:肚子上的脂肪减少了,二头肌更加明显,体重也下降了14磅。
想通过关卡吗?如果你没有一点体力是不够的。
市场上的其他健身游戏,如《跳绳挑战》、《Wii Fit》、《舞力全开》等,全球累计销量或下载量都在千万级。
销量与口碑的双赢,证明健身产业与游戏的联动是正确的一步。
新健身方式的定义还有一个亮点:乐趣。
潮流衍生文化
社会各个领域都是相互关联的——健身理念的辐射范围不会局限于单一领域。
一个人一旦养成了健身习惯,他的其他生活习惯也会随之改变,这与“周末喝咖啡、看咖啡书、去咖啡节”的逻辑是一致的。
中国学者宋家平根据群体归属等因素将体育消费分为两类:实用性体育消费和炫耀性体育消费。
前者是指上述的直播健身课、游戏健身方法等增强体质的行为;
后者侧重于身份、情感、娱乐等衍生文化——其中,身体美学受健身观念影响最大。
在健身专家的“视觉刺激”下,年轻人不再崇尚“骨感”、“精致”、“苍白”的外表,转而追求肌肉线条和曲线的身材、健康的肤色。
赵小雨是一名女子健美选手。她穿着比基尼,身上涂满了色彩鲜艳的油。和其他选手一起在舞台上秀出紧致的肌肉,是她的日常。
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她提到,几年前,她经常是健身房器材区唯一的女性。 “那时候,人们看到‘肌肉女’,可能会觉得难看,甚至有点奇怪。”随着全民健身热潮,越来越多的女性主动练习臀部和马甲线。 “健美的身体象征着自律和坚持。”
现在谁还认为瘦就是美? “健康的身体”是美丽的最高标准。
融入健身元素的穿搭风格成为时尚界的一大热门。
小红书上有超过7万条与“鲨鱼裤(瑜伽裤)”相关的笔记,涵盖穿衣技巧、草单品种、街头摄影等。小红书博主“脑洞女孩”分享的大牌瑜伽裤更换视频T”获得了 93,000 个点赞、89,000 个收藏和 831 条评论。
据《新京报》报道,2021年双十一,京东平台活动开始10分钟后,高端职业女性瑜伽服交易额同比增长250%。
此外,运动背心、弹力短裤、打底裤等健身装备,甚至不那么日常的滑雪服、护目镜等,都被年轻人纳入潮流单品行列,逛街时公开穿着。
如果佩戴得当,滑雪镜会非常时尚。 /视觉中国
当前流行的餐饮和社会文化都有“健身”的影子。
美团发布的《轻食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轻食”、“减脂餐”、“减肥餐”、“健康餐”四个关键词在美团上的搜索量均有所增长分别同比。 235.8%、200.6%、186.4%和116%;吸引用户点轻餐的标签包括“低热量”、“增肌”、“素食”等,这些标签都与健身、健康理念挂钩。
早在2018年,天猫在酒类消费报告中就指出,随着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线下酒吧饮酒比例并未出现明显增长。一是由于健康餐饮的趋势,二是另类社交空间的出现——年轻人的娱乐场所慢慢从酒吧转向健身室或派对厅。
蹦床馆等团体运动场地正在成为团队建设的热门选择。
从线下到线上,从产品综合到精品,从只考虑运营收入和支出到照顾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从单一运动领域到泛娱乐圈,从运动方式到文化符号...2008年到2022年北京奥运会到冬奥会的14年间,健身在中国越来越流行,方式也越来越符合主流文化。
无论你有没有健身习惯,你都不可避免地使用过它的衍生产品,了解过它的衍生文化。
而当某种东西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它就成为了一种趋势。
北京冬奥系列赛:
①2008-2022,全民健身14年
统筹:凯弟兄
作词:宝颖
设计:哈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