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3000余字。由扬州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规划三部分组成。对扬州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体育工作形势》是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内部刊物。自195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指导全国体育工作,报告党中央、国务院对体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发布体育政策法规,反映新成就、新经验为宗旨。以及体育战线上的新问题,交流体育发展和改革的新动态,探讨体育工作的新认识、新做法。
今天,
扬州市体育局官方微博“体育扬州”
特发表此文,供读者欣赏。
▽
扬州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江苏省扬州市体育局
全民健身时代,公众运动健身意识显着增强。户外运动作为一项新兴运动,已从早期以探险、竞技为主的小众运动发展成为休闲、健康、时尚的运动形式,并逐渐在社会上兴起。现代化、大众化、产业化发展趋势,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促进和扩大体育消费,构建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具有积极作用。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供给以户外运动产业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勾画出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蓝图。
一、扬州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现状
(一)消费人群持续扩大。随着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健身有效推进,市民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水平显着提高。特别是自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户外运动越来越受到扬州市民的喜爱,户外产品的参与率和需求不断上升。据统计,全市已注册自行车、登山、徒步、马拉松、定向越野等各类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40余家。 2022年下半年成立的市自行车协会,半年内已发展正式会员250余人、社区会员900余人、自行车爱好者3000余人。在健身观念转变、疫情环境催化、体育消费升级三轮驱动下,我市户外运动参与和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二)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一是户外运动用品制造业逐步壮大。宝应县曹店镇青少年运动装备制造创意产业园荣获“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示范项目”,江都区小集镇入选“2023-2025年江苏省体育产业基地”,艾肯露营用品邗江区有限公司、金泉旅游用品有限公司、赛乐服饰有限公司、扬州九成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等户外运动用品制造企业年均营业收入超过13亿元。其中,阿克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2022年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37%,成为国内最大的户外运动装备生产销售企业之一。二是户外运动旅游项目蓬勃发展。形成了仪征天乐湖、高邮珠湖小镇、韩江土居露营地、生态科技新城深潜大运河中心等30多个体育旅游户外运动产业项目。深潜大运河中心入选江苏省首批体育旅游融合示范基地,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仅生态科技新城2022年接待旅客量就将超过100万人次。 2023年上半年,7个项目入选省体育旅游项目库。扬州体育公园、广陵中国体育城分别通过省体育旅游一体化示范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专家评审。三是户外活动精彩纷呈。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第八次荣获“世界田径金标赛事”和“中国田径协会金标赛事”称号。 2023年,扬州马拉松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约1.5万名跑者参赛。近3万人参加了比赛。马拉松前一天,养马的游客人数猛增至10万人。活动拉动城市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延伸消费超亿元。国际排联沙滩排球世界巡回赛(扬州站)、中国大运河城市足球精英邀请赛、全球运河城赛艇赛、国家旅游城市定向赛等国际国内重大户外体育赛事在扬州举行,仪征市端午节向社会开放 赛事和环高邮湖自行车越野赛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多次出台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扬州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的出台,为扬州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此外,扬州大力推进城市公园和户外运动场馆建设,有效改善了户外运动环境。截至目前,扬州体育场馆总面积约1857万平方米,其中室外场馆覆盖面积约1750万平方米。平方米,占94.2%,除常见的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球类运动场外,还有山地车球场、攀岩、棒垒球、航空运动等户外特种运动场地。机场、赛马场也逐渐增多。户外场地的类型日益多样化,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品牌特色不够突出。户外运动产业尚无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打造区域户外运动产业特色、培育户外运动领军品牌、推广代表性户外运动赛事等方面,政策还不够丰富,措施还不够有针对性。
二是市场主体不够。除阿克木外,拥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户外运动用品制造企业并不多。竞赛演出、教育培训、节庆会展、体育旅游等户外运动服务业市场主体不足,产品供给能力薄弱。 。
三是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研究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不足,户外运动管理者、经营者和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不够,户外运动缺乏专业的组织策划和运营,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技能培训和宣传引导需要加强。得到加强。
3、未来规划
(一)优化特色产业布局。一是以体育旅游融合示范区和精品路线打造为抓手,发展露营、定向、越野、水上运动等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户外运动先导区;二是以提升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价值为目标,利用运河沿线水资源和环湖、沿江路段发展皮划艇、赛艇、赛龙等运动。划船、帆船等水上运动以及马拉松、骑行、徒步等项目,打造运河文化户外运动示范区;三是在汉江“阳寿-甘泉-西湖”和江都“小集-吴涧”地区建设体育制造产业基地,以此为依托,完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全产业链。 、品牌建设、市场服务打造户外运动制造新高地。
(二)加强产业载体打造。一是加强跟踪服务,持续推进仪征青少年户外运动基地、冰雪综合体、国家体育训练中心(体育产业学院)、省水务等重大户外运动产业项目建设生态科技新城体育训练和国际交流基地。 ,打造东西部户外运动特色小镇;二是加强支持引导,争取设立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户外运动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奖励。同时,通过筹集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创国家和省体育产业示范工程、建设宣传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户外运动龙头企业,支持户外运动。和推广平台。休闲服务业企业发展;三、加快融合发展,促进共建共生,依托重点户外运动赛事和产业示范区,探索实施“户外+乡村旅游”、“户外+基地考察”、“户外+基地考察”等融合发展模式。 “户外+休闲农业”打造创新协调发展的户外运动消费模式。
(三)培育户外活动。一是打造品牌大型赛事,提升扬州户外运动影响力,高标准成功举办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围绕打造“定向之都”举办一系列城市定向赛事;二是打造特色特色赛事,结合各地户外运动板块的地域特点,培育特色户外运动色彩赛事,重点推广高邮自行车赛、仪征龙舟赛、邗江钓鱼赛、赛艇赛等。生态科技新城的活动;三是打造多元化主题活动,扩大户外运动参与人数,支持社会力量开展露营大会、互动体验型时尚活动等时尚活动。
(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和市县联动,加强体育与发展改革、教育、文化和旅游、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在规划、政策支持、资源对接、项目建设。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户外运动发展。二是推动国家和省体育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落实,优化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组织实施全市体育消费促进活动,开展体育旅游促进、赛事繁荣、场馆优惠、企业展示、人群培育五大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江都区创建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作用省和省鼓励发放户外运动消费券,利用户外运动消费是体育产业促进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培养,鼓励和支持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建设,完善组织标准和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协会、俱乐部组织活动、营造氛围、促进消费的作用。四是规范行业标准,建立健全产业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探索编制《扬州体育旅游基地建设和服务标准》,继续规范当地露营建设和户外运动项目的标准,明确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为群众户外运动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形成矩阵传播效应,培育和引导新的消费需求。积极传播户外运动理念,普及户外运动知识,讲解户外运动方法,直播户外运动比赛,推广户外运动产品,扩大户外运动消费群体。
回顾过去的问题
2024年中国龙狮大赛(扬州江都站)隆重举行
2024年“养马”赞助商招募公告
成为主教练!扬州门将吴岩接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