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县村民张娟娟回到家乡创业,建了鞋厂,带领留守妇女来到本福路;蒙津区乡圣人卢苗霞利用淡季草莓辐射带动了 5000 多名农民的就业;罗宁县罗岭乡将乡圣归老创业园定位为罗树文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了爱河镇、香渚湾两个3A级旅游景区,让老百姓在生态优美、实业兴旺的良性循环中收获丰硕......村民返乡创业的“春故事”,在洛阳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精彩上演。
乡村振兴以产业为基础。去年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把乡村振兴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总结学习洛阳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按照防止返贫回归的底线,突出“三清两建”五大抓手, 农村圣人返乡创业、农村经营、集镇建设、“三改”改革,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障,“151”工作措施纷至沓来。
以乡贤回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实业,是“151”工作倡议的关键。
“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力气,继续把握村民回归创业。”洛阳市委主要领导表示,要坚持县乡两级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动,以脱贫攻坚的势头和招商引资的方法,重点抓好各地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出台措施措施, 既引导乡贤投资现有的特色产业,又通过吸引村民返回家乡发展新产业,发展县城特色产业。
据洛阳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洛阳市各县区都将村民返乡创业作为“第一”工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强化服务保障,推动资金返乡, 项目、信息和人才。
洛阳村民返乡创业的热潮正在凝聚成一股推动乡村工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截至目前,洛阳市已确定村民返乡创业试点村355个,其中全市村民2.65万户,带动各类主体1795家,带动就业岗位17.4万个。
瞄准新业态,培育乡村创业“新农”
“没有年轻人,农村发展就无法实现。”2012年,陈瑞生从一名在深圳辛勤工作多年的白领,变成了一名“新型专业农民”。
回到汝阳老家的陈瑞生,转让了近 300 亩山地,引进了数千棵本地鸡苗,创立了恒溪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我决定回家,开始农业事业,做绿色农业,做健康的农产品。”陈瑞生采用“生态采摘+林下养殖+线上销售”的绿色循环模式,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并为自己的农业品牌取了一个独特的名字——“超级哑”。
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让直播电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举措和新渠道。陈瑞生看到了新的商机,萌生了当“主播”的想法。
2021年,陈瑞生着手组建直播团队,专注于短视频制作和直播销售,探索出一条“直播运营+农旅+生态采摘+林下养殖”的新发展路径。陈瑞生直播团队还制作了短视频,宣传“三农”,介绍家乡的风景和特产,让家乡的特色产品走进城市,让城里人记住乡愁。
成就是人才,行业是广是人才。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服务乡村圣贤返乡创业,2021年,洛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农村圣贤返乡创业为抓手的乡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明确 7 个方面 20 项支持措施,鼓励引导企业家、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农贤返乡创业,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其实,不光是陈瑞生,现在,河罗这片土地上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新时代的乡村圣者。从离开家乡的企业家和农民工,到在外地奋斗的年轻学生和退伍军人,他们都有造福家乡的良好愿望,并将在城市积累的经验、技术、资金和项目“回归”到当地......
突出地方特色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镇上的人回到家乡创业,其特点是竞争力。
洛阳市委统战部在调研中提出,要铺平村民返乡创业新路径,建设返乡创业示范园区,鼓励返乡创业后回国人员积极融入当地特色产业,不断探索创业新形式。
洛阳市以农村运营为主,2022年选取52个村庄打造乡村建设“精品村”为试点,完成37名经营者招募,选取特色资源优势突出、项目支撑基础良好、村级组织领导能力强、群众发展热情高的约10个村庄开展经营者引诱工作。
罗宁县结合乡镇资源和发展定位优势,对乡圣们返乡先锋公园的规划大做文章,按照“一乡、一定位、一园、一特色”的理念,实行分类政策。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8个先锋园区,初步形成了轻工制造、文旅融合、农产品加工、林果种植等集群发展的新业态。
上葛镇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上葛苹果”为重点,围绕苗和村建设了湘县返乡创业园、千亩苹果种植基地,并成功引进了海盛、中森等大型龙头企业,培育了上葛果业、天元有机果业等24家百亩以上湘县创业实体, 并挑选了 40 名湘县人经营果园,并将其命名为“湘县返乡创业示范果园”。目前,该镇苹果种植面积已达 42000 亩,培养了 140 多位乡圣并成为富豪,带动了 6000 多人从事苹果行业。
一村一村是社会发展的生动缩影;一物一品,是乡村振兴的立足点。
洛阳市委统战部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要突出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责,狠抓工作落实,推动乡圣回归、资金回归、 并实施项目,搭建乡村圣贤返乡创业的桥梁平台,打通乡村圣贤返乡创业之路和通道,优化乡村圣贤返乡创业的营商环境,为乡村圣贤返乡创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营造良好氛围,支持乡村圣贤回乡创业、快乐工作、发展事业,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扎实推进市委“151”各项工作措施取得成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