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我第一次接触足球大概是在初一的时候,恰逢1998年法国世界杯。一晃20年过去了。那时候,足球对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在初中枯燥的学习之后可以自娱自乐。那时,由于我在农村中学读书,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鼓励我好好学习,认真考试。我的目标是考上武进一所好高中,通过读书改变我的生活。那时,我的父母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似乎并不比我现在了解得多。在他们眼里,好孩子就是听话、不贪玩、学习刻苦、天天进步。当时还没有谈要减轻教育系统的负担。我所在的中学每周几乎都排满了课,周六周日也用来强化学习。它们也被称为“集中自习班”。我特别感谢这样的“集中自习课”时间,它让我把所有的兴趣和乐趣都投入其中。作为班级的体育委员,我负责全班课外活动的安排和协调。我几乎把家里能用的所有运动器材都带到了学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对我来说几乎同样感兴趣,而且我可以玩其中任何一个,因为有些游戏本身就非常奢侈。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世界杯”这个新名词,带着一点好奇和兴趣,我开始对这些项目中的足球格外关注。由于父母的严格管教,尽管我从未看过1998年世界杯的一场比赛,尽管决赛是巴西和法国之间的比赛,我也不知道,尽管我对足球了解很多,但世界排名第一的运动。虽然很表面,但完全没有影响我开始关注足球这项我认为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参加的运动。记得当时“追随”足球的唯一原因就是11个人可以一起踢球。每次班级活动,几乎全班男生都能参加。这根本不像篮球。每次都有很多人在场边焦急地等待着上场。
当法国队3-0击败夺冠热门巴西队,干净利落地夺得大力神杯时,我突然想到足球比赛怎么可以这么神奇!学生们如此疯狂的巴西队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被击败呢?我对足球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真正让我近乎疯狂地爱上足球的是一部被同龄人深深记住的动画片《足球运动员》。这部漫画的魅力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在这部漫画中我第一次惊讶地发现足球还可以这样踢。 “曲线射门”、“倒挂金钩”、“凌空射门”、“3S射门”、“老虎射门”等等,还有艺术性极强的“鸟笼战术”……他没有流川帅大空翼成为了我的偶像。多亏了这部动画片,我身边的同学几乎都在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足球了。无论是体育课上、课间、还是放学后,整个操场上都挤满了“足球爱好者”。在我的记忆中,曾经有一次,40多人在同一个场地“比赛”,追逐一个足球。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值得回味。
随着我对足球越来越熟悉,我开始练习各种足球技巧,从动画片开始,一点一点地学习和模仿。刚接触足球时的坎坷成为我记忆中的痛苦。那时候,一有空闲,我就会在学校的草地上练习各种运球、传球、投篮。就像后来的《功夫足球》一样,每个足球男孩的生活中总有一堵无辜的墙……学校报告厅门口的墙成了我练习投篮的专属目标。在接触足球的最初几年里,欢乐与偏见也并存。那时候,为了踢球,我可以放弃中午的午睡时间,压缩晚上的作业时间,利用周末的自习时间。但每次我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迎接我的几乎都是班主任略带不屑的斥责。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摸着我湿漉漉的头说:“踢球的前途是什么?让你父母送你去国家队?”我当时没有回答,只是心里嘀咕,“踢球”,足球运动员只有在国家队踢球才有未来吗?当然,虽然我还没有能够进入国家队的奢侈,但我也不在乎进入国家队。但从那时起,我逐渐开始更多地思考足球能够给我带来什么,通过踢球我收获了什么。
2000年,在家人的关心和自己的努力下,我顺利考入千黄中学,圆了父母人生最大的梦想。为此,我还得到了一份令人兴奋的奖励:一双“双星”牌足球鞋——我人生中的第一双专业足球鞋。我当时真正的想法是:有了这双鞋,带进高中,我一定能打出不一样的感觉。我将能够统治球场并做出一系列花哨的动作。大家都会崇拜我吗? ?但当军训结束回到学校准备开学时,我彻底傻眼了。整个操场都被推土机挖走了。我陷入了多年仅一次的“游乐场大修”。整整一年,我只能在篮球场的水泥地上凑合,膝盖和肘部受了很多伤。也是在这一年里,我有了一些没有踢球的闲暇时间。我来到图书馆,阅读了所有关于足球的书籍。从现代足球的发展史到足球技战术、足球比赛规则、足球裁判……只要搜索出足球这几个字,我就全部看完了。也正是得益于今年的机缘巧合,让我对足球知识和理论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我也从一个喜欢踢球的人进化成了一个热爱足球的人。这期间,还有一部深深影响我们这一代人的动画片,那就是《灌篮高手》。我几乎从头就看完了,但过程却没有看《灌篮高手》那么精彩。首先,我觉得《灌篮高手》更像是一部青春偶像电影。其次,我觉得篮球在一个方面不如足球:篮球。在比赛中,任何一支球队只要有一两个超级巨星,就会影响整个比赛的进程和结果,但足球场上却不是这样。如果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仅靠一两个人几乎不可能获胜。这更加坚定了我热爱足球的信念。
随着2002年世界杯的临近,高二的时光成为我最深刻的足球记忆。中国队史无前例地进入决赛;学校的足球场如我所愿竣工了。这届世界杯是我踢球以来“看过”最完整的世界杯。比赛开始前,我打印了详细的赛程表,买了收音机,准备了足够的干电池……这就是我为世界杯所做的全部准备。每天下午比赛开始后,我都会收听广播里的比赛直播。无论哪位老师在讲台上吐口水,我都像悠闲漫步一样从一个讲台走到另一个讲台。课后,我也很珍惜每周半天的休息时间。这是我最享受的空闲时间。周日上午课间,我们班会通过抽签、抽签等方式完成比赛分组,为下午比赛前节省一点准备时间。那时我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足球上,找到了久违的幸福感。但到了大二年底,我为自己的幸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成绩单上的数字几乎直线下降,到了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地步。班主任见到我时,常常会用冷冷的语气警告我:“你好像比我还忙……”我的父亲也在我高中时期第三次来学校,向班主任询问情况。原因。我什至开始怀疑,难道这就是足球的错吗?我不应该这么贪玩吗?我应该怎么办?我在不同的答案之间左右为难!当我进入紧张的高三,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时,我只敢在每周日下午和足球有一点关系。整个2003年,足球几乎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只剩下烦人的炎热天气、非典、前黄镇高浓度污染的气味、突如其来的高考,还有一个叫葛军的数学老师。 。
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开始向往大学里的美好生活,但我再也不敢对足球抱有太多的期望。因为相传,大学的校队和系队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加入的。正式开学后,我发现自己对足球的追求几乎成了一种奢侈。由于新校区的建设,我们班已整体搬入新校区。看着风中飞扬的灰尘,我的心情又郁闷了。但这毕竟是一所大学。虽然条件不具备,但我还是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路人”,比如戴鹏、李子民、潘斌、李奇、李毅……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好兄弟。 。我们一起在荒地上捡球,一起去常州信息学院的操场上玩耍,一起去白云校区的泥地上玩耍,一起喝啤酒。大学四年中的最后三年是我踢足球最快乐的日子。近三年来,我一共参加了2个社团,并获得了杯赛的亚军,参加了系足球队,获得了校联赛的第三名。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足球带给我最大的快乐就是认识了一群朋友,这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
工作之余,踢球的习惯一直保留至今。记得当时足球市场还没有以前那么火爆。我只听说过常州足球联赛,明皇有一支强队叫飞鹰,但一直没有机会参加。我不得不重新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就在这个时候,我和武进广播电视台的高中同学王晓又聚在一起了。我们两个人经常去常州大学城的各个学校踢足球,他还带着同样痴迷足球的同事陈杰。那时我们三人组让我们有一种得天下的傲气。陈杰的速度,王潇的冲击力,我的努力,所到之处都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我们三人也是武进广电足球队最早的队员。
当我和一群广播电视的朋友们享受踢足球的时候,我的生活圈因为儿子的出生而从湖塘搬到了老家东安。虽然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但我还是能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一些时间,基本保证每周有一场足球比赛。在家乡的这段时间,我的足球经历增添了一种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在2012年欧洲杯热烈气氛的影响下,一群在东安踢球的兄弟开始有意识地着手组建,或者更准确地说,更新和打造一支全新的球队。在戴和、朱明、杨晨、夏楠等朋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始制度化、规范化地组织团队的各项活动。在研究了多支球队的管理文件后,我编制了《皇力龙城英雄足球俱乐部章程》,以及关于球队用车、用水、纪律等多项制度,并成立了民主选举的“队委会”负责团队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东方龙集团公司老同学石晶和皇力御风车辆薛斌的大力赞助下,车队开始蓬勃发展。在获得武进区七人制比赛第六名、常州足协业余联赛第四名后,球队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后来,随着生活逐渐回归湖塘,我也渐渐与黄里团队失去了联系。但每当球队有重大纪念活动或者友谊赛时,我还是很高兴回到这支球队,和大家一起回忆当年的辉煌。然而,记忆终究是苍白的。今年参加了几次团队活动,我基本上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随着老队长朱明因工作原因不辞而别,夏楠转战上海发展,石磊“远嫁”南通,整个球队只剩下队长戴河、杨晨、张博凡等兄弟来支持他们。有时候看到队群里杨辰的抱怨,心里深表同情,却又无能为力。从三五个朋友偶尔去球场玩耍,到组建并管理黄里龙城英雄足球队,我投入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首先,任何组织,更不用说团队,都需要管理,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进行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这需要组织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尽管这些工作不一定有效。讨好。其次,团队不像公司。这是一个利益相对松散的社会,维系它的唯一向心力就是对足球的热爱。随着团队数量不断上升,这一原则必须牢牢把握。任何人因为某个人而加入团队,或者只是利用这个圈子打牌喝酒,都不会长久。再次,我们一群人因为喜欢踢足球而聚集在一起,每个人的足球技战术以及对足球的理解都已经基本形成了。业余球队可以参加任何足球比赛或进行内部足球比赛。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试图彻底改变大家的想法,而是应该凝聚一些最基本的共识,大家都去遵守,并在此基础上互相磨合,不断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
带着这些经历和感受,我回到了湖塘足球圈,回到了广电足球队,开始定期参加球队活动。那些年,广电足球队也呈现出一些良好的发展势头,参加比赛的人数越来越多,热情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似乎大家都不太愿意为球队付出太多。为此,我也和几位关系不错的队友讨论过这些话题,但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收获。球队参加武进区多个足球联赛后,矛盾开始出现,几乎无法挽回。当这个组织没有向心力时,解散就不可避免。我对广州广电足球队的感情还是很纯粹的,因为这里有我工作之初认识的足球朋友,这里有我最好的同学,这里有一群我乐于交往的朋友。 ..而且因为虽然我和球队的关系中断了,但我和球队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只要我想踢球,球队就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我。离开队伍后,我也做了一些思考,我的一些观点和我的老同学王潇高度一致。对足球的热爱是维持一支球队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也是球队管理的核心。有一次我们准时到达了球场,看着队友们拖着脚步来到场上,还一起欢笑。我想球员到场的顺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对足球的热爱,看起来确实如此。另外,一支球队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规划,是注重比赛还是健身,是自身建设还是对外宣传……除了参加球队联赛之外对于我们这样的业余队伍来说绝对是一把双刃剑,这一点已经被实践多次证明。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球员在享受球队带来的快乐和便利的同时,必须更多地考虑自己能为球队做些什么,如何为球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活力。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心态,良性循环建立起来后,团队的发展一定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前进。
广电足球队没有足球的一周后,青蛙(朱志刚)告诉我,现在大家都在亚碧湖足球队踢球,每周踢两场比赛。如果没有足球,可以介绍我去踢足球……然后我被非官方球员青蛙邀请加入亚笔湖足球队(后来才知道)。直到今天,我仍然对青蛙心存感激。
前几次来亚笔湖踢球,其实感觉不太好。王建华在几次活动中也问我:“为什么你感觉不是很有兴趣,话不多……”其实我当时心里就有一种感觉。你来这里踢球这么久了,我还是一头雾水。鼓。由于只是为了踢球,所以每周都会参加一次队内比赛,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保持状态。无论是否安排游玩,我总是静静地观察,尽可能多地与大家交流,试图了解亚碧湖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能够吸引这么多广电老朋友,能够让大家齐聚一堂,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享受足球的乐趣。慢慢地,随着与新老朋友的接触越来越多,我的疑虑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被打消了。亚碧湖足球队的管理和氛围让我耳目一新。我之前团队遇到的麻烦,在亚碧湖基本上都消失了。我有什么理由不应该加入这个团队吗?还有什么理由不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队中呢?当前亚碧湖足球队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团队的发展定位、核心理念、管理模式、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性。俗话说“当代修复历史,后代修正历史”。我无意在这里详细讲述我对团队的感受和赞扬。我在建队十周年写回忆录的时候可能会对这个感兴趣。现在,我对亚碧湖队的发展充满希望,也有一些期待:希望在我们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位队员都不要忘记“热爱足球”的根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足球的理解。 ,彼此多交流、碰撞,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总结经验,磨练球风,凝聚共识,在快乐足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足球的技战术水平。不为名利,只为在传递、配合的过程中享受足球给我们带来的最纯粹的快乐。
既然我们有这么好的平台,又有一群热爱足球的朋友,那就让我们一起玩吧。我要向队里的老将朱国平学习,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踢到50岁。我也愿意和所有队友一起努力,抱着“无论风吹浪打,胜似花园漫步”,共同期待亚碧湖足球队成为最专业的业余足球队,给我们留下瑰丽而美好的回忆。也为我们“雅二代”树立了热爱家庭、努力工作、快乐踢球的榜样。
爱你的家人,努力工作,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请大家关注亚庇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