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胡佳(第28届奥运会冠军、第9、1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冠军、第13届世界杯跳水冠军):湖北武汉人。 1993年,户籍迁至汕头。 1994年代表汕头获得第九届广东省运动会跳水比赛少年组1米跳板和跳台冠军。 1994年入选广东省队,1999年入选国家队。2001年获第九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花样十米跳台冠军。 2002年,获得第13届世界杯跳水比赛男子团体冠军。 2004年,获得第28届奥运会男子十米跳台跳水冠军。 2005年,获得第1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十米跳台冠军。
我五岁半的时候,在武汉市利济北路小学上学前班。有一天,业余体校的教练来班级选拔考生。他看到我手臂长,小腿长,跟腱长,身高合适,就选中了我。搬入业余体校后,我每天6点锻炼,锻炼完吃早餐,吃完早餐就去上课,下午放学后继续训练,寒暑假全天训练。经过一周的陆地训练,开始水上训练,从一米台开始,三米台,最后是十米台,一步步打基础。因为那时我还年轻,所以并不觉得无聊,也不觉得累。
要求自己每天都练习到极致
1993年,当时我才10岁,就参加了“幽雅杯”少儿跳水比赛,获得了全国冠军。由于我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被正在观看比赛的汕头跳水教练陈天元看中。陈教练邀请我加盟汕头,并代表汕头队参加1994年的省运会。于是我来到了汕头,成为了汕头跳水队的一员。 1994年广东省第九届运动会跳水比赛中,获得少年1米跳板和跳台冠军。同年,我加入广东省跳水队。 1999年,我加入了国家跳水队。
在日常训练中,我比其他队友练习的多很多,不需要教练的提醒,我就能有意识地练习每一个动作。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每天都练习到极致,每天都有进步。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2003年我学跳5255时,做了两周半的后空翻和两周半的转体。 5255机芯的难度系数达到了3.6分。当时我是国内第一个打5255机芯的潜水员。要学会做这个困难的动作,首先需要诱导。需要做两周半的转身和两周五米台空翻的基础练习。不过,没有掌握这个动作的潜水员在入水时难免会摔倒,因为五米平台的高度不够高。尽管如此,我还是继续练习。练一次,腿就发紫,练五次,腿就变黑,出现淤青。我跌倒了整整一周,才成功掌握了5255机芯。队友和教练都在旁边感叹:“胡佳太会打架了。”之后,从团队到媒体到公众,大家都给我起了“绝望三郎”的绰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