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CBA季后赛上海队与江苏队涉嫌造假事件,2023年4月17日上午,中国篮协公布调查结果——上海队与江苏队本次取消比赛资格赛季比赛排名、参赛资格、联赛经费各减少500万元。元;上海主帅李春江被禁赛5年,江苏主帅李楠被禁赛3年。中国篮协纪律道德委员会的处罚决定中还提到,“经核实,确定中国男篮职业联赛12进8季后赛第二场、第三场负赛2022-2023赛季两支球队的行为严重违背了体育精神。”
中国篮球界又掀起一股浪潮。在不幸目睹了一场“假得离谱”的荒唐比赛后,深感羞辱和愤怒的球迷们终于等到了真相和正义。篮协给出的处罚结果,堪称整个国内篮球发展史上最重、最严厉的罚款之一。当然,考虑到此事对智商的侮辱程度和造成的恶劣影响,很多人显然对如此“重罚”仍不买账,“仇恨难以原谅”的声音不绝于耳。惩罚是否“足够”?是“假球”还是“负面竞争”?这些关键问题目前注定很难回答。
确实,篮协的处罚决定中,对此事的结论是“消极比赛情况认定为真实”。在一些网友看来,这样的定性只是转变观念、淡化大问题。不用说,篮协在这件事上确实采取了一些技术措施,追求效率必然导致“相对公平”。首先,“识别负面比赛”比“验证比赛造假”容易得多。后者涉及一系列复杂且专业的取证过程。如果没有司法机关的介入,单靠中国篮协和篮协很难获得。铁证如山。正是基于这样的权衡,篮协才能够在短短几天内迅速结束此事。
“一看就假”,谈“负面竞争”,你是因为懂所以才装糊涂吗?需要澄清的是,CBA首先是一个职业联盟、一个商业联盟,在其整个决策逻辑中始终将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这件事上,如果真想查出假赛的真相,那么根据规则,涉事两队很可能会受到“停止报名资格”、“限制比赛资格”等最高处罚。引进外援”、“剥夺选秀权”——确实如此,这大致相当于给两支球队判了“死刑”,也意味着CBA将不可避免地失去两大球市。上海、江苏。这显然不符合联盟投资者的利益。
将其讨论为“消极游戏”,看似雷霆之举,但实际上只是时间问题。这也可以理解为“认罪交易”,即以较轻的“罪名”换取当事人“认罪”、“接受处罚”。虽然这与公众期待的“铲除一切邪恶”还相去甚远,但毕竟也算得上是一次强有力的打击。篮球界的暗流远比球场上出现的要多。职业体育中,不仅有成败,还有各种人情世故。
很多时候,总有一些“利益”和“友谊”影响比赛,也总有一些错综复杂的场外关系干扰胜负。默契之球和友谊之球,一直是这个圈子里齐头并进的阴暗面。不仅球迷对此感到反感,恐怕就连一些球员也很难真正认同。背负着“特殊使命”,场上的一些球员却懒得表现。这或许也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