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以556分的成绩夺得奥运会首枚金牌,打破了中国运动员奥运史上“0”枚金牌的纪录。
回顾中国的奥运历史,除了许海峰之外,还有240多名优秀运动员获得过奥运金牌。然而,成为奥运冠军对于运动员来说只是短暂的荣耀,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就会辉煌。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著名奥运冠军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
1.徐海峰
1984年,27岁的许海峰获得了人生第一枚奥运金牌,也是中国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当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将金牌放在徐海峰的胸前。萨马兰奇兴奋地对许海峰说:“今天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我很感激能够亲自将这枚金牌佩戴在许海峰的胸前。”能够将这一奖项授予中国运动员,我感到非常荣幸。”
许海峰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奥运会夺冠后,徐海峰继续奋战在射击第一线,为国争光。直到1994年因视力问题选择退役,徐海峰获得了10多个世界冠军头衔。
退役后,徐海峰于1995年担任国家射击队女子手枪队教练,培养出李红、陶露娜等多名奥运冠军。 2001年,他担任国家射击队主教练和女子手枪队主教练,成为队内唯一兼任这两个职务的教练。
2003年以来,徐海峰走上领导岗位,工作成绩突出。 2003年5月,徐海峰任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管理中心副主任。 2004年11月调任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上任后,许海峰执教的中国现代五项队连续夺得男子、女子个人项目金牌,打破了此前欧洲国家对奥运会和世锦赛金牌的近乎垄断。
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徐海峰的场上指挥下,曹忠荣获得男子项目银牌,实现了亚洲选手在该项目排名“0”的突破。
2017年,60岁的他正式退休。 2019年,徐海峰入选“最美奋斗者”。不过,退休后的徐海峰依然忙碌,在慈善活动和体育活动的舞台上依然可以看到他活跃的身影。
2021年,许海峰祝贺杨倩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首枚金牌,并表示杨倩的表现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YYDS(网络俚语:永恒之神)。
2.李宁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除了徐海峰之外,21岁的广西体操运动员李宁同样表现耀眼。
李宁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举夺得7枚奖牌,其中包括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吊环金牌,跳马和男子团体银牌,以及全能铜牌,成为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奥运会上的奖牌。
此后,李宁在赛场上大放异彩,夺得14个世界冠军,在国内外体操比赛中夺得106枚金牌,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李宁时代”。他也成为了全民敬仰的“体操王子”。
然而,这巨大辉煌的背后,是李宁无数的汗水和痛苦。
1986年,李宁提出让张健教练退役,但当时新的体操运动员还没有培养出来。因此,现在并不是退休的好时机。
两年后的汉城奥运会上,25岁的李宁也从奥运“体操王子”变成了中国体操的“罪人”。他在比赛中接连失败,不小心把脚挂在自己擅长的吊环上,落地不稳,在跳马项目上摔倒在地。
他回国后,有人当面嘲笑他:“不容易摔倒,我在奥运会跑步时摔倒了。”有人还给他送来绳子和刀片。
或许那个时代的观众需要的是金牌,而不是体育。 1989年李宁正式退役。
退役后,李宁本可以留在国家队担任体操教练,或者担任广西体育局领导。这也是大多数运动员退役后都会选择的道路。
然而,李宁并没有选择这条道路,他选择了“创业”。 1990年,在健力宝原老板李经纬的支持和帮助下,李宁创立了国内时装品牌“李宁”。
起初,李宁并不想使用“李宁”作为其品牌名称。汉城奥运会的失败和观众的嘲讽依然历历在目。但李经纬坚信,李宁这个大IP,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和财富。
与现代国产品牌的泛滥不同,31年前,国产运动品牌几乎没有。当时,中国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几乎都穿着外国运动服。
因此,李宁和李经纬认为,“李宁”的使命就是让中国运动员穿上中国制造的高端运动服,让中国人民拥有更多尊严和自信。
毫无疑问,李宁成功了。截至目前,李宁市值高达2080亿港元,股价从2.69港元上涨至83.4港元。
除了在商业上的活跃之外,曾经是运动员的李宁也深知运动员退役后的尴尬处境。他还组织了一个体育基金,专门负责退役运动员的培训、教育和就业。
3. 灵敏度高
说到跳水皇后,大家都会想到伏明霞、郭晶晶、吴敏霞。
但在他们三人的面前,却有着一个难以逾越的前任。她就是我国第一代跳水女王、无数人景仰的跳水神话——高敏。
1985年11月,高敏在全国青运会上获得10米台最后名,入选国家跳水队。
但高敏这个不服输的四川女孩坚信,自己并不比任何人差。每天训练她都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开。她甚至在睡觉时都在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表现。队员们都说她练疯了。
1986年,年仅16岁的高敏首次站在世锦赛的跳板上。本来教练们并不指望她能获奖,只是想让她积累比赛经验。随后,她以582分的高分打破纪录,夺得世锦赛冠军。
此后七年,高敏在各项世界大赛中以“孤军奋战、求败”的态度成为传奇人物。
1988年汉城奥运会,高敏以580.23分的成绩获得跳板跳水金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高敏再次获得奥运冠军,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突破600分大关的女跳水运动员。
此外,她还创造了亚运会、大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七年夺冠的纪录,获得70多枚金牌,通常每年10枚金牌。
然而,7年获得世界冠军和奥运会冠军的无限荣耀背后,高敏的内心也十分痛苦。
她曾在自传中写道,她压力太大,无法思考。获得的金牌越多,她就越害怕竞争、压力和失败。此外,她的肘关节骨折,耳膜穿孔,肺部出血,肩部受伤,右手几乎残疾。
她说:“当时我把药都买了,但我想,如果被发现送洗胃,我会很痛苦,很丢脸;如果我真的死了,很多人都会受到牵连。我把那些药都藏在了里面。”我整个晚上都在我的手上,所以我及时醒来,把药片扔进了厕所,避免了这场悲剧。”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冠后,22岁的高敏选择退役。由于退休后国内应酬不断,高敏选择去美国留学,认识了第一任丈夫、翻译家苏东,婚后育有一子。
但这种关系并没有持续多久。苏东坚持要去新加坡发展,两人分道扬镳,结束了两年的感情。
离婚后,高敏带着儿子前往加拿大担任跳水俱乐部教练。在一次华人聚会上,他结识了加拿大大学教授陈志刚。陈志刚也是高敏的忠实粉丝。两人于1988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结婚七年后,两人回到中国定居。高敏在做全职家庭主妇的同时,也经常参加慈善活动。
4.马艳红
中国体操队创造了无数精彩时刻,而说到中国体操历史,马艳红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马艳红12岁加入八一体操队,14岁入选国家体操队,15岁成为中国体坛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但她的高光时刻出现在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这位20岁的小伙子一口气完成了“拉伸杠、后空翻、360°空翻”动作。
“后空翻、伸杠后翻转360°”仍然是单双杠F组中难度最大的动作之一。马艳红的“下马”也让世人惊叹。国际体联决定将这套活动命名为“马下马”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中国动作命名的体操动作。凭借这一“下”,马艳红以10分的满分和压倒性的优势,夺得了中国女子体操首枚奥运金牌。
然而1984年之后,国际体联突然加大了高低杠两杠之间的距离,“马燕红霞”的艰巨任务成为了绝唱。
洛杉矶奥运会结束后,年仅21岁的马艳红选择了退役。为了学好英语,马艳红远赴英国深造,后来在洛杉矶体操俱乐部担任体操教授。
几年后,她回到中国,在北京一家体育管理公司担任总经理,负责高尔夫赛事的推广。马艳红的感情生活非常低调。她曾经结过婚,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
不过,她非常乐观。她与中国乒乓球队的魔王张怡宁私交甚好。据说,通过马艳红的牵线搭桥,张怡宁认识了比她大20岁的富豪徐伟,并育有两个孩子。
5.熊妮
说到“跳水王子”,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田亮。
但事实上,在中国跳水界,还有另一位“跳水王子”,其辉煌战绩并不亚于田亮,只是他更加低调。他就是熊倪。
由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裁判问题,熊倪与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肖若腾一样获得亚军,成为无冕之王。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2岁的熊倪夺得3米跳板冠军,成功夺得个人首枚奥运金牌。同时,他也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夺得男子3米跳板跳水冠军的奥运冠军。
此后,他还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夺得男子3米板单、双人冠军,开创了“熊妮时代”,成为中国跳水界的领军人物。
然而,这位中国跳水界的领军人物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演员。 9岁时,他也有幸客串经典版《西游记》中的群众演员。
熊倪曾给剧组写信,希望作为演员的他不要再跳水了。幸好当时的导演杨杰拒绝了,否则我国就失去了一位跳水神话人物。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熊倪决定退役。 2002年任湖南省体育局党委专职副书记,后任益阳开发区副主任、益阳工委副书记。
2004年调任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院长。 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湖南运动员共获得11枚金牌,其中10枚来自熊倪所在的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2007年,熊倪正式任湖南省体育局副局长。 33岁的他成为当时湖南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
2008年,熊倪与相恋近10年的女友李静曼在长沙喜来登酒店举行了婚礼。妻子李静曼是一名模特,后来担任湘涛足球俱乐部总经理。他们的婚礼非常低调,宴会的桌数不到20桌。婚礼规模与另一位“跳水王子”田亮相比,差距巨大。
熊倪任职期间,为湖南省体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跳水队、足球队等,还成立了中华民族体育基金会,拍卖了他的奥运金牌,并将所得款项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但致力于湖南体育事业的熊倪万万没想到,过于忙碌会给他带来一生的痛苦。由于工作太忙,熊倪请了保姆来照顾父母。
2015年9月21日,熊倪患有帕金森病的父亲在保姆外出买菜后,在长沙所居住的小区神秘失踪。 22日,湘江仙家湖段发现一具男性尸体,经确认是熊倪失踪的父亲。
6.桑兰
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获得奥运会冠军是他们最大的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命运女神的青睐,比如桑兰。
1997年,16岁的体操运动员桑兰在全国锦标赛和全运会上获得跳马项目金牌。她的跳马能力被公认为“全国顶尖水平”。
当时她的目标仍然是在第四届美国亲善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然后赢得奥运会冠军,然后退役学习并成为一名体操教练。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祸福祸福临到人。 1998年,17岁的她非常重视第四届美国友谊运动会,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场比赛结束了她的运动生涯,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1998年7月21日晚6点,在美国纽约长岛体操馆,桑兰选择了已经完成数千次的“手转体”进行热身。她已经成功完成了第一次热身,她决定再做一次。
她的双腿应该落地,但意外发生了。她的脖子撞到了垫子,导致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因为桑兰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我还能修炼吗?”桑兰一时变身励志天使,很多重要人物都来看望她。
当时,体操协会和桑兰都认为这起事故纯属意外。在体操协会的安排下,桑兰在美国接受治疗和休养。时任体操协会名誉主席刘国胜、谢晓红担任他在美国的监护人。
刘国胜和谢晓红照顾桑兰10个月,桑兰选择回国。但谁也没想到,13年后,桑兰、刘国胜、谢晓红三人“反目成仇”。
离开美国前,桑兰接受采访,驳斥了高位麻痹损伤纯属意外的说法。
她说:“我选择的动作很熟悉,感觉起跑跑道前面非常好。中间最后三步左右,在我要上板之前,罗马尼亚男教练那时,他的队员们刚刚跳完,但我已经跑到一半了,我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速度,想叫他出去。顺便说一句,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我突然仰面躺在地上,发不出声音。”
桑兰的言论引起了很大反响,但真正引起全国热议的却是黄健。
黄健当时已经有妻子了,但他像亲戚一样照顾桑兰。最终,黄健与妻子于2009年结束了婚姻。黄健表示,离婚并不是因为桑兰,而是因为长期两地分居造成的情感疏离。
然而,2010年重获自由的黄健很快就公布了与桑兰的恋情。当时恋情公布,黄健受到了不少非议。很多人认为黄健是在追求名利。
2011年,在黄健的建议下,桑兰起诉时代华纳、美国体操队、TIG旗下两家保险机构、友谊赛创始人特德·特纳、刘国胜、谢晓红等8人。被告。
桑兰列出了18项指控,每项指控金额高达1亿美元。一时之间,人们分不清桑兰的高位瘫痪伤势是意外造成的,还是罗马尼亚队男教练拖走垫子造成的?
更让大家无法理解的是,桑兰还起诉了刘国胜和谢晓红。毕竟桑兰受伤后,是刘和谢两人照顾的。桑兰以监护不力、侵犯隐私、不当得利等为由,起诉刘勰夫妇。
最终,桑兰与美国体操队以及三家保险公司达成和解协议,承认桑兰1988年的受伤并非个人错误。保险公司赔付1000万美元,增加了中国的部分医疗费用。
2013年,桑兰与黄健结婚。 2014年,儿子黄小宝在北京出生。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但2015年新华网再次将桑兰推上了风口浪尖。
2015年,新华网发表题为《“拆席”指控毫无根据——桑兰坠楼事实调查》的文章。文章讲述的是一位美国运动科学家分析了桑兰意外受伤的视频,认为桑兰受伤是因为在做动作时,脚踩到了踏板前缘,导致意外摔倒。
哪一个是对还是错,我们无从得知。但桑兰指责美国组织者认为案件已经过了起诉期。结果她就承认了,不应该再提了。毕竟,她还得“继续生活,继续生存”。
9.龙清泉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长着一张娃娃脸,没有护膝、护腰的他,看起来很像来打“酱油”的龙清泉。 56公斤级决赛中,他“爆发”抓举132公斤和挺举160公斤,总成绩292公斤。 “冷”获得奥运金牌并创下世界青年纪录。
由于此时龙清泉还不满18岁,而且是2008年奥运会上唯一一位没有任何国际比赛经验的奥运金牌得主,因此媒体也将龙清泉与土耳其的“举重神童”穆特鲁进行了比较。
然而,这一切却出乎龙清泉的意料。两年前,在湘西州体校练习举重七年后,他非常高兴地加入了湖南省队。
那时的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奥运会冠军。他只是很高兴加入省队后能拿到200块钱的月薪。
200元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不够一顿饭,但对于他来说却意义重大。
有了这200块钱,他就不用再去捡矿泉水瓶卖了。当时,他的父母到处打工,月收入只有1000元,根本无法承担他在长沙每月900元的生活费。他几乎放弃了加入省队,但家乡体育局的领导一对一支持,他才得以如愿。冷静下来继续训练。
也许成功来得太容易了。在2008年奥运会上成名后,龙清泉还获得了2009年全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冠军和2009年世界举重锦标赛56公斤级冠军,成为加冕大满贯得主。
无数的鲜花和赞美向他袭来,让“举重神童”龙清泉头晕目眩。他开始偷懒,但曾经的所有懒惰都会化作一记耳光。
2010年世锦赛,龙清泉负于吴景彪获得银牌。 2011年世锦赛和2012年奥运会,龙清泉连参赛资格都没有。上届奥运会冠军甚至连奥运会参赛资格都没有。昔日的“举重神童”龙清泉,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伤病中勇”。
你所经历的赞美有多少,你就能承受多少批评。可惜,当时的龙清泉并不明白这一点,于是他开始暴饮暴食来借酒浇愁。
看到丈夫越来越胖,同为举重运动员的妻子曾丽云愤怒又失望地说:“再这样沉下去,还不如早点退役呢。”
但当时龙清泉只有22岁。他愣住了,陷入了无尽的挣扎和痛苦之中。他心想:“我已经22岁了,是不是要选择退役呢?”
22岁的龙清泉恍然大悟,决定参加2016年里约奥运会。这是他唯一一次能够在奥运会上证明自己。
2013年,他和曾丽云拿到证书后,为了拿到里约奥运会的门票,他全身心准备。 2015年至2016年,龙清泉只回过一次家。
同为运动员的妻子不仅理解他,也成为他最坚强的后盾。凭借着独特的天赋和不断的练习,龙清泉的运动状态慢慢回到了巅峰。
2014年,他在全国举重锦标赛上获得第六名,在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获得第三名。 2015年全国举重锦标赛第二名。 2016年全国举重锦标赛第一名。
历经千辛万苦,龙清泉终于拿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然而,没人看好这位8年前“短命”的举重神童。
要知道,竞技体育中不乏才华横溢、训练有素的运动员。 8年前他可能成为奥运冠军,但8年后他也可能被年轻运动员击败。
2016年里约奥运会56公斤级举重决赛,当朝鲜运动员颜润哲将169公斤级的杠铃举过头顶时,所有人都认为金牌一定是颜润哲的囊中。
但奇迹发生了。龙清泉用尽全身力气,举起170公斤,青筋暴起,眼里含着泪水。这是他以前从未举过的重量。
当媒体问他为什么能举起比自己重三倍的杠铃时,他回答说:“也许举起的欲望比这个重量更大。无论重量有多大,我都感觉不到。”
他终于给祖国和自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成功夺得56公斤级举重冠军,同时打破了此前由土耳其神童穆特鲁保持的世界纪录。
2018年,国际举重联合会取消了男子56公斤级比赛,改为61公斤级比赛。那时,龙清泉已经30岁了。随着体力下降和伤病无数,他选择了退役。
退休后,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家庭和爱好中。他已经成为一名“神奇”的小说作家和作家,时不时会有网友提醒他社交平台上的更新。此外,因为喜欢观看赛车比赛,他还成为了一名赛车手。 2018年环洞庭湖赛,获得混合组亚军。
龙清泉说,他最想做的就是举重。之后,他可能会成为一名教练,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举重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5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