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体育课上热情、充满活力的亮相,是深化体育与教育融合的生动场景。
学生在都匀一中体育馆上篮球课
去年5月,贵州省教育厅制定印发《2023年全省千万师生阳光体育计划》,要求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课、课间休息时间并坚持有特色、高质量的原则组织学生开展日常体育锻炼,保证每个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方案印发以来,全省各学校积极响应,迅速行动,采取日常锻炼与体育竞赛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构建体教结合新格局,让学生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夯实学校体育基础
“跑跑接球……”临近学期末,都匀实验小学乒乓球馆依然热闹非凡,学生们在球台上激烈角逐,享受着运动的乐趣。
“以‘办体校,培养快乐学生’为目标,我们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建设,开设了乒乓球、足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技能班,使3800多名学生学校68个班级可以学到更多“多元运动技能”,都匀实验小学校长卢光学表示,学校还推出了都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让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足球项目中。目前,学校有体育教师10名,并与都匀青少年儿童俱乐部合作引进专业人才,为体育技能课提供指导。
都匀市实验小学乒乓球比赛
多年来,学校被评为“贵州省乒乓球特色学校”、“贵州省羽毛球特色学校”。近期,为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学校正在建设游泳池,预计今年3月竣工。届时将开设游泳课程,让学生掌握新技能。
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教学是基础,机制是保证。近年来,贵州先后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2022-2023年重点工作考核细则的通知》,将办足好体育课纳入高质量教育评估。
学生们在都匀一中足球场上足球课
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场馆设施建设也加大,新建、改建、扩建、维修足球场2026个,其中11人制标准足球场431个,七人制足球场844个。一个人制足球场,751 个五人制足球场。片。
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都匀一中足球队主教练胡利武说:“在学校的两个标准足球场上,从2014年8月至今,学校足球队共获得9次省冠军、12次省亚军、以及5次省级冠军。全省第二名;培养足球运动员150名,其中国家一级运动员63名,国家二级运动员87名。
建立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礼炮跳、单人跳绳、双人跳绳、十字跳……在遵义市红花岗区十二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从“方案跳绳”中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据该校体育老师沉艳介绍,从2022年开始,学校制定了校本特色项目“梦幻跳绳”,并开设了以该项目为代表的特色课后服务俱乐部。
“学校还结合体育教学实际,组建了小学生花样跳绳队,每周定期训练,注重提高花样跳绳技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不断通过比赛提高整体水平。”沉艳说。 ,这支花样跳绳队曾在2023年贵州省体教融合第五届校园花样跳绳比赛中获得贵州省小学B组总成绩第一名。
黔南州啦啦操比赛
黔南州每年定期举办校园足球、啦啦操、田径、篮球、游泳、班际表演等比赛。三级赛制已经完善和完善。在浓厚的比赛氛围中,全州中小学、幼儿园(含职业学校、特殊学校)约60万名师生利用10分钟休息、大休息、课后服务等方式创新锻炼方式并丰富项目内容。全年开展丰富精彩的“一校一特”班际展示活动,让每一位师生在阳光运动中磨练意志、锤炼坚强品格、提升身心健康。
竞争促进学习,竞争促进实践,竞争促进教学。近年来,贵州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竞赛。省教育厅、省体育局每年年初发布年度青少年体育竞赛计划。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篮球、啦啦操、跳绳、田径、排球、羽毛球等项目。等单项、综合性体育比赛,从项目设置、时间等方面做好安排和安排,指导各地、学校科学有序开展课外训练和比赛。
2020年以来,全省共举办校级个人体育赛事30万余场,综合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节10万余场,师生参与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三年来,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共组织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等省级体育赛事90余项,师生参与人数超过15万人次。
“女足自2016年组建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多次入围黔南州校园足球总决赛,并被确定为国家级足球二类基础,大家都受到了接下来,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在今后顺利完成学业的前提下,积极参加训练,努力比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健身。”都匀三中女子足球队教练罗强东说道。
丰富特色体育课堂内容
在天柱县民族中学,打陀螺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向高中生开设民族传统陀螺课程,让学生在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特色体育文化的同时,缓解学习压力、舒展身心。”该校体育老师欧阳大松说。
传统民族陀螺课程是贵州省天祝民族中学体育教学组经过多年研究创建的。旨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激活学生第二课堂,打造校园特色体育。 2019年以来,陀螺仪课程在全国各县开设,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推广和喜爱。教学成果《将传统民族陀螺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还荣获2022年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二等奖。
天柱县民族中学传统民族陀螺课程
在毕节,七星关区东辰实验学校、毕节二中等14所试点学校正在开展街舞培训。街舞教学内容选用中国式街舞,融入中国武术元素。随着街舞教学的推广,孩子们正在通过舞蹈语言传递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
将多种体育项目融入教学课程,是贵州省坚持特色引领推动体教融合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贵州不断建立健全体育一体化育人机制。通过广泛开展健身跑、跳绳、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空竹等项目,重点发展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游泳、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大力开展排球、羽毛球、武术等运动项目,大力开展排球、网球、轮滑等运动项目,形成“一校一专”、“一校多素质”的学校体育特色,让体育运动充满校园。
截至目前,贵州已建立1400多所传统体校,让每一个传统体校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特色体育课,掌握终身体育技能,具备参加比赛的能力,有效提高了传统体校学生的素质。学校体育工作。整体品质。
2021年贵州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高中男子足球联赛,凯里一中男子足球队夺得冠军
在凯里市,足球正在席卷校园。凯里市围绕夯实校园足球教学基础,有效衔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足球梯队建设,积极打造校园足球人才库,推进培养体系建设、足球人才的输送和发展。同时,以校园足球带动兴趣小组,共同推动足球校园文化的发展。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之一,学校以足球运动为契机,深入实施‘体教融合’。通过足球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文化课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缓解大脑疲劳,缓解压力和焦虑、抑郁,提高学习注意力和判断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大家都很喜欢!”凯里一中老师窦晓敏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