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我宣布联合行动启动!” 6月7日,川云黔渝“牢固树立上游意识,保护河流碧水”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在四川宜宾长江公园三江口举行。启动仪式上,4省(市)签署联盟框架协议,现场10名各界代表宣读了“牢记嘱托,守护江河洁净水”的倡议。
据介绍,此次联合行动是川、云、贵、渝四省(市)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建立健全长江保护合作机制、推动长江保护合作的有益探索。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扩大各方务实合作,深入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绿色低碳生产体系,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新举措。
川云黔渝“牢固树立上游意识,保护河水碧水”联合行动启动仪式现场。宜宾传媒中心供图
长江流淌,两岸都是水。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保护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就在一年前,2022年6月8日下午,总书记来到宜宾市三河交汇处,驻足河边,眺望三河六岸。他强调:“作为长江上游的城市,我们要强化上游责任,不能沿江开非法店铺,不能排放污水,要想办法保护长江上游水质。”使长江达到生产精品葡萄酒的标准,从而造福长江中下游和整个流域。”
一年来,四川认真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坚决打好生态保护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以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四川省203个国检断面水质合格率达到99.5%,位居全国第二,为近20年来最好水平。如今,一幅水清、河平、岸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美好画卷正在巴蜀大地上徐徐展开。
恢复水生态将使沿江人民幸福感倍增
温柔的岷江和汹涌的金沙江,奔腾万里后,在四川宜宾相互拥抱,汇入千古汹涌的长江。因此,宜宾被誉为“长江第一城”。
但由于历史原因,地处岷江、金沙江、长江交汇处的三江口地区,建设无序、房屋破旧、污水横流,污染了长江源水。严重影响河流生态环境。针对社会舆论诉求,宜宾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该地区进行改造和生态修复,于2013年启动了三江口生态修复工程。
“拆除老旧危房2813间,搬迁企事业单位63家,取缔非法码头和餐饮驳船,收集污水,建设污水管网4公里,设置亲水步行道,合理配置园林绿化。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对长江起点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宜宾长江综合生态治理工程总工程师温伟表示,去年以来,宜宾市实施综合生态治理长江、金沙江、岷江等流域,建成生态廊道总长82公里。完成森林抚育24.2万亩。同时,启动建设集“生态防洪、健康体育、文化展览、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工程全长约192公里。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76亿元,完成中心城区6个森林公园、1个滨江公园整治,进一步完善长江岸线生态功能。
长江公园已成为人们休闲、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曾浪 摄
“变化是巨大的!以前河边乱石乱石,垃圾成堆,恶臭难闻,我们路过时总是绕着走。” 54岁的金晓红是宜宾人,非常关心家乡的生态。他对环境的变化有切身的体会。他指着长江公园三江口的滨水步道,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我经常早上来长江公园锻炼身体,绕河散步,逛一圈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晚上吃饭,我带着孙女来这里散步,现在环境好了,来玩健身的人也多了,周末或者节假日也有人打太极拳。水幕电影。非常漂亮,尤其是晚上,彩色的灯光倒映在河里,就像一幅画。”
金晓红提到的长江公园是宜宾长江生态综合治理的一部分。生态修复面积约1100亩,绿化建设面积约670亩,绿地率达到61%。由于长江枯水期水位差超过15米,为解决这一问题,宜宾市借鉴沿江各大城市建设经验,充分利用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根据不同时期的水位高程,形成了4.2公里的长廊。长江公园以其水线、滨水线、绿道线和5大功能区的独特景观,达到了旱季整洁有序、雨季防洪的目的。
“公园建成开放以来,平均每天接待市民1万多人次,如果遇上节假日,高峰期可达10万人次。”长江公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黄霞表示,为了保护长江公园,“宜宾城市客厅”除了日常细致的保洁作业外,还安排人员对长江公园进行重点巡查。据悉,为进一步优化长江公园公共服务功能和整体景观质量,打造滨水步道、自行车道、公园广场等客流较大区域,及时清除白色垃圾。融合发展的新经济商业场景宜宾徐州区集文化、体育、旅游、商贸为一体,正在进行长江公园文化旅游商业街区升级改造工程,预计2023年9月竣工。
宜宾市三江口风光。王宇 摄
驻足三江口,远眺大江东去,青山巍峨。近距离观看,鱼群在水中游来游去,碧水绿岸。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居住条件优美,游客纷至沓来,来宜宾开发定居的人越来越多……长江生态治理给宜宾带来的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实惠和幸福,也带来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老板,来点烧面,加个鸡蛋吧!” “我要!(四川话的意思是好,好的)”中渡口面王位于长江公园不远。这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面馆。每天吃饭的时候,是钟正奎老板最忙的时候。钟正奎告诉记者,他1992年从自贡来到宜宾开一家面馆。与前几年相比,来吃面的外地人多了很多。基本上都是从长江公园打卡过来就来这里吃饭的。
“每天的营业额都是几千元,有时甚至超过一万元。今年五一假期我们卖了14000多元。店里挤满了人,外面排队的人也很多。我们九个人都很忙。但来了这里。”钟正奎笑着说道。虽然比以前更忙了,但生意却越来越好,一家人的生活也日益富裕。
同样深受感动的还有宜宾上善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春。韩国春是四川泸州人。他在宜宾创办的餐饮公司主要负责承包政府机关食堂以及大型团餐的集中采购和配送。新建的配送中心和蔬菜加工中心位于三江口附近。 “去年开工,今年投入运营,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周边客流量大,需求量大。”韩国春表示,公司目前营业额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1/3。 “比如我们有一家9个包房的店,之前的营业额在30万元左右,今年我们这样的店有40多家,未来还会进一步扩张。”
据了解,2022年9月,宜宾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保护江河碧水”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保护长江、金沙江水质江、岷江干流,开展全流域治理,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从不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保障土壤安全的角度,制定“五大目标”,从源头抓起。这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三治水”视角,提出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等“十大行动”,目前71个重点工程中有23个涉及“三治”。年度行动计划已完成。
“2022年,宜宾长江干流地表水水质达到II类水质的时间比2021年增加10天,岷江入长江段首次达到II类水质。过去20年的时间。”宜宾市委书记方存浩表示,水资源对于宜宾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优势,宜宾将坚定不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坚持干支流协调、全流域治理,全力推进“守护一江碧水”三年行动,让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不断彰显,沿江人民幸福感倍增,谱写山水人城和谐融合的新篇章。
岷江流域水环境管理和水质持续改善
“看来不仅我们认为水质变好了,他们也同意……”看到水面上成双成对的白鹭飞翔,眉山市彭山生态环境监测正在对岷江进行例行采样监测。境内河流断面。车站工作人员钟浩非常激动。
岷江两岸栖息着数以千计的白鹭。眉山市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钟浩说,他在彭山区工作已经十多年了。政府大力推进岷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再加上河长制的推行和一系列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相比之下,现在的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 “这几年,红鸭子也开始来到我们这里,看到环境越来越好,我很高兴。周末我也喜欢带孩子们出去转转,让他们明白爸爸什么叫每天做的事情都很有意义。”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流经四川阿坝、成都、眉山、乐山,最后在宜宾汇入长江。为确保一江清水东流,眉山市在“共同保护、不搞大规模”的原则指导下,实施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创新措施。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岷江出境断面水质首次达到地表水II类。
“岷江流域水环境的持续改善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将继续做好保护工作。”眉山市彭山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简俊超表示,为持续改善流域水质,彭山区双管齐下,重点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先后投资资金超过10亿元,建成13座生活、工业污水处理厂,其中包括彭山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的行政村达到98.2%,比较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彭山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眉山彭山生态环境局供图
“如果之前没有邀请我参观他们的地下设备,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一个将生活污水处理成清水的地方,整个公园建得非常漂亮。”习惯在彭山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区行走的市民王英深有体会。
据简俊超介绍,彭山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3万吨。建成投运的四川省第二座、眉山市第一座全地下园林景观污水处理厂。地面上有开阔的景观和绿地公园,担负着治理污染和水、塑造美丽景观的“双重功能”。它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时,除了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外,彭山区还在全省率先推行河(湖)长制,创建了三权分立的“345”河(湖)制度以四项机制、五项重大举措为抓手。采取长效工作模式,深化流域污染防治,积极推进排污口整治。如今,境内岷江、锦江、茅江等9条重要河流年平均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在“2022年中国水百强”中荣获全国第七位净化县市”。
据统计,眉山市目前共有市级河长33名、县级河长143名、乡级河长466名、村级河长768名,落实基层河长2886名,实现河流湖泊全面覆盖。覆盖范围扩大,“河长治水”工作机制全面建立。全市共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160座,设计处理能力约54万吨/日。
“今天,我市16个国省级检测断面和17条河流(湖泊、运河)水质均达到优以上,优优率首次实现‘三个100%’。”眉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常清表示,下一步,眉山将全面推进河(湖)开发。治水,实施小流域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农药化肥减量化、水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生态治理、小流域污染治理督导“六大行动”坚持“以生态治理生态问题”,共建美好未来,为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贡献。
合力构筑“大保护”,用法律的力量保护美丽长江
进入夏季,宜宾市三江新区渔政援巡队队员们变得更加忙碌。一大早,队长朱继川带着两名队员到长江宜宾段考察。 “快看,又有鱼儿从水里跳出来了!”朱继川高兴地说,“这几年,鱼越来越多了,在一些水比较清澈的地方,可以看到成群的鱼在周围游来游去。”
朱继川曾经是这一带的渔民。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他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加入了巡逻队。 “长江是我的家,这些年我一直有一种感觉。现在我们和派出所的同志一起努力,生态恢复了,鱼多了,我心里很踏实。” ”。
渔政局协助巡逻人员和长江航运公安民警张贴“禁止捕捞”标语。人民网 赵祖乐 摄
“和朱队长一样,很多巡逻员都是渔民雇佣的,作为当地人,他们更熟悉水情、鱼情,也更容易贴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工作起来也更轻松。”和。”长江航运公安局泸州分局宜宾派出所所长米兰表示,在长江航运公安局的指导下,巡逻队将利用自身优势,在重点区域开展巡逻工作。和重点群体,协助执法机构构筑禁止逮捕防线。
开展联合检查、打击非法捕捞只是长江航运公安局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维护长江水域安全稳定、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年来,结合长江保护法实施,长江航运公安局坚持整治与修复并举,协同有关部门对长江采砂行为进行综合整治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航道和禁渔专项执法,进一步推动形成联防联控。 “齐心协力、大保障”的工作格局是以政策综合落实为基础的。
长江航运公安局泸州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凯林介绍,针对该海域点多线长,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问题,涉江犯罪多发生在夜间,长江航运公安局泸州分局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整合提升民防技术防御破坏生态违法犯罪能力。 “同时,引导涉渔犯罪分子开展生态补偿、增产放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修复、刑事打击和生态修复有机衔接。”
“法庭现在开庭了!” 5月6日,宜宾市翠屏区法院环境资源庭与长江航运公安局宜宾派出所泸州分局在翠屏区李庄镇沿长江设立巡回法庭。他们进行了现场巡回审判并当庭宣判。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保护长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长江上游居民,我们要强化上游意识,体现责任,严格遵守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宣传禁渔政策,主动保护渔业资源,共同筑牢长江旅游生态安全屏障……”庭审结束后,法官进行了判后问答并结合案件释法,并讲解了长江保护法、长江流域“十条”。 ——年度禁渔令向被告人、干部和群众发放方案等法律政策,发放征集的法治宣传资料,解答大家的疑问。
“我们通过法院、检察院联合、巡回法庭、公开审理水产品非法捕捞案件等方式联合执法,用典型案例警示公众违法犯罪的法律后果,增强公众认知法治”。米兰表示,一些不法分子经过教育后,主动进行生态环境补偿,并向执法部门提供了许多有关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的线索。
除开展巡回法庭外,长江航运公安局泸州分局还与长江上游检察机关联合印发了《长江上游珍稀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益诉讼合作办法》宜宾市、泸州市定期联合沟通,邀请检察部门开展长江生态保护调查,推动与检察院在法律适用、证据规范、立案标准、证据控制、证据运用等方面达成共识。重大疑难案件咨询。
“2022年以来,长江航运公安局泸州分局共破获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犯罪案件6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9名,打掉团伙12个。”刘凯林表示,该局将继续与沿江各部门密切合作。通力协作,通过河区联动、部门联动、优势叠加,构筑保护河流碧水的法制屏障。
长江航运公安局与沿江各部门开展联防联治。人民网 赵祖乐 摄
保护长江既是历史责任,也是时代要求。今年3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四川省长江保护修复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四川省长江流域水质总体保持优良,国控断面70%以上达到二级水质,干流水质稳定维持二级,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高,重要江河湖泊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护,水生态环境质量显着改善。
“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四个方面,包括继续巩固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制定了28项具体任务,对于进一步改善长江水生态环境质量,夯实联保工作基础,谱写四川美丽中国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建设美丽四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有效保护大江东流碧水……四川,一个96.5%国土面积的省份长江流域和长江27%的水流,正在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