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别受伤!
∥ 谨防马拉松猝死∥
∨
心脑血管疾病是隐形炸弹
猝死是马拉松运动员的头号敌人。张青松主任表示,跑步不会杀人,但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却会引发意外。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马拉松运动员2014年发生猝死5例,2015年5例,2016年4例,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猝死概率接近半程马拉松。终点线也超过了80%。其中大部分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张青松主任告诉《武汉医学问》,我们的心肌通过强烈的收缩将血液输送到全身。日常生活中,仅用30%左右的“马力储备”即可满足需要,但长期持续跑步和兴奋会使心率急剧上升,需要输出80-100%的“马力储备” ”,而心肌本身也需要更多的能量供给。如果心血管系统狭窄,供血不足,就会像油门踩到底却没有油一样,造成熄火。
因此,已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千万不要跑马拉松。对于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来说,报名前最好先进行心脑血管检查和评估。
∥奔向马拉松的路上∥
∨
心率是最关键的指标
张青松主任告诉《武汉医学问卷》,最大摄氧量在心率120次/分钟到140次/分钟之间。当心率达到140次/分钟时,心率再次增加,摄氧量减少。心率越高,摄氧量越低。氧气越少。心率在120次/分钟到150次/分钟之间,是跑步锻炼的有效值范围。当心率在每分钟180至200次之间时,如果维持超过20分钟,心肌就会面临缺氧的风险。
马拉松跑步不同于普通的健身跑步。在兴奋、环境等刺激下,很容易突破极限。备战时应多练习,增加心肌缺氧的耐受力。比赛时,当主观感觉手臂、嘴唇发麻,心脏对应的胸部或背部疼痛,或头晕、恶心等时,应立即放慢速度,逐渐放慢速度,找阴凉的地方坐下放下并补充水分,或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
∥ 继续奔跑∥
∨
下肢关节容易受伤
马拉松是一项对髋、膝、踝等下肢关节要求较高的运动,尤其是膝关节更容易受到损伤。
张青松告诉《武汉医学调查问卷》,马拉松是负重跑(承受身体大部分重量)。关节持续高频伸屈很容易损伤软骨、半月板、滑膜等结构。更重要的是,撞击冲击力还可传导至软骨下骨,引起骨髓水肿。
他提醒,下肢关节软骨、韧带损伤的人,或者关节退变明显的人,不宜参加马拉松跑步。
∥肌肉练习∥
∨
让关节更稳定
一位马拉松老跑者告诉张青松,他通过跑马拉松练出了铁架子。
张青松告诉《武汉医学问》,从健康角度来说,不建议经常参加马拉松跑步。运动确实可以增加骨骼强度并改善关节和肌肉功能。然而,在运动过程中,关节界面可能会因摩擦而磨损。为了减少磨损,日常的肌肉力量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肌肉可以让关节更加稳定,稳定的关节就不容易受伤。
张青松进一步解释说,骨头就像钢筋,而韧带和肌肉就像水泥。水泥使钢筋稳定并防止它们摇晃。而且软骨、半月板、肌肉、韧带对关节振动和摩擦有缓冲和吸收作用。关节练习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时不要得意忘形。自虐运动是不可取的。
∥ 只要它在运行∥
∨
不要忘记运动指南
去年在广东清远举办的一场马拉松比赛中,有近2万人参加,每次共有12208人接受治疗,其中肌肉痉挛9838人、扭伤1743人、擦伤194人。
跑马拉松时如何减少受伤?张青松给出的建议是——
●脚后跟先接触地面,然后脚底滑回地面。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足弓吸收震动,避免脚底、踝关节和膝关节损伤。
●步态和节奏要经常切换,不同肌群轮流发力,可以减少单一动作对肌肉、韧带、骨骼造成的疲劳损伤。
●转弯时应减小步幅并进行大转弯,否则可能会造成踝关节韧带、膝关节韧带或肌肉拉伤。
●下肢、臀部、腰部核心肌的平时力量和协同练习是重点!
∥ 如果你想要关节稳定∥
∨
一些有帮助的练习
除了跑马拉松之外,我们很多中老年人都更加注重关节健康,希望通过一些日常锻炼来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张青松告诉《武汉医学调查问卷》,想要关节好,肌肉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平时应该多做一些肌肉训练的动作。一些经典动作如下:
直腿抬高
躺下或坐下,伸直双腿,将其抬高至与地面成 45 度角,降低并再次抬高,重复此循环。
安静蹲下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站立,膝盖慢慢向下弯曲30度左右,保持5-10分钟,每天做3-5次(关节退变明显者不适用)。
阻力练习
即伸直(或侧向)抬起腿时,将重量放在脚上。
本体感觉训练
金鸡可以独立练习,也可以用平衡球练习。您可以从双腿开始,慢慢过渡到单腿。每天练习3-5次,每次10分钟。
特别提醒:本公众号每周五为您推送新文章,每天解答就医问题。如有需要,请关注我并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