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日本NHK电视台发布了一部关于日本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输给比利时的纪录片。影片名为《罗斯托夫14秒》,指的是比赛最后14秒,日本队惨败的事实。比利时队犀利反击打进绝杀,惨遭淘汰出局。
此时,距离日本队被俄罗斯世界杯淘汰仅过去了158天。
2019年7月,这部纪录片被网友翻译并配上中文字幕发布后,引发了中国网络的热议,也在足球圈掀起了讨论热潮。
与以往的煽情励志题材不同,这部纪录片完全是在分析这14秒发生的事情,穿插着球员和教练的采访。这是一个反思性的主题。体育纪录片。
亚足联A级教练贾天宁曾表示,“这是一部每个从事足球相关行业的人都应该认真观看十遍以上的纪录片。”那么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值得足球圈关注呢?为什么人们对它评价如此之高?
完整版《罗斯托夫14秒》总时长约48分钟。它的大致流程是:前17分钟背景介绍+相关球员采访→17分钟到41分钟,深入解析比利时14秒的夺冠过程。其中包括日本球员和比利时球员参与整个攻防过程的回忆,以及相关足球名人的评论和见解。 →第41分钟到46分钟,日本球员反思这14秒乃至失利的结果→这14秒的失利对于日本足球的意义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纪录片《罗斯托夫14秒》截图
以往,在体育纪录片中,尤其是在失败题材的背景下,导演往往着眼于更大的“格局”。他们希望通过还原整个事件以及背后的方方面面的内幕,来分析球队失败的原因。原因。
不过,《罗斯托夫14秒》显然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其实从影片的片名中,导演就已经告知了大家他的意图。
这部纪录片从这简单的14秒开始,通过28个摄像机的多角度回放,再现了日本和比利时球员在这14秒的整个过程中的选择和判断,穿插了参与球员的回忆。和解读,让人们体会到这14秒对于这场比赛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贾天宁说:“这14秒发生的事情包括:本田发球前的选择、德布劳内拿球后的角色转变、库尔图瓦得球前的观察、吉田麻也在转变时刻的犹豫;
山口萤对“上”与“后”的判断,长友佑都对“区域”还是“盯人”的决定,卢卡库后脑勺的粗细眼,长谷部诚的决定,是国足最后也是最遗憾的一触碰球...等等。有关“阅读”和“选择”的详细信息。
这14秒涵盖了每一个细节,因为阅读游戏的维度不同,选择不同,最终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体现的就是比赛阅读能力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性。 ”
从这一点来看,这部纪录片清晰地揭示了日本人的“轴心”特征。他们并没有用太多煽情、华丽的言辞、更多安慰的话语来看待世界杯输给比利时的比赛。
即便在很多人看来,以日本队的水平,能够在世界杯淘汰赛对阵后来的第三名比利时队的比赛中领先对手两球,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但在日本人眼里,输了就是输了,输了就得想清楚为什么输。
为了找出他们输球的原因,NHK询问了自己的人(日本球员)、其他人(足球名人),甚至他们的对手(比利时球员和教练)。
分析、思考、反思部分也占据了全片最大的篇幅。这不仅是日本队世界杯征程的结束,对于冒着一切风险的日本国手来说,也是一堂生动的人生体验课。我想这是这部纪录片能给我们带来的教训之一。
我们在竞技体育中经常看到日本队伍和运动员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
这自然与日本的文化构成有关。许多专家分析认为:“日本文化更像是一种羞耻文化,而不是类似西方的罪恶文化。他们天生不相信自己生来就有原罪。”
但如果有人当众揭发自己的过错,他就会感到非常羞愧,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挑战揭发他的人,试图证明自己不是这样的。或者,他可以默默地背着它,或者切腹自杀。 ”
这部纪录片也是如此。从整部纪录片来看,14秒的杀戮过程之间的纽带就是日本玩家的反思精神。
从主罚任意球的本田圭佑、空中挑战失败的吉田麻也、试图抢断德布劳内但失败的山口萤,到统筹整场比赛的主教练西野朗,甚至在这14秒的胜利故事之前,又发生了什么呢?游戏中发生的长谷部诚正在反思一个离奇的错误。
每个人都在回忆、思考、总结自己在这14秒里的每一个判断和决策是否都做到了完美。如果他们可以做得更好,他们可以重写查询吗?德利的进球终结了吗?
反思确实贯穿了这部纪录片,但这就是这部影片的唯一意义吗?
敢于面对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
在我看来,这部纪录片的真正精髓并不是对这个14秒故事背后的分析和讨论,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了,你再怎么分析也无法改变它。它。已经是既成事实了。
在这部影片中,真正让我感动的是第47分钟之后的几个片段,也就是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几位日本新星:南野拓海、土康律等人都表达了对罗斯托的感情。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这件事能够成为激励自己今后为日本队和自己更加努力的动力。
字幕翻译来源为B站Up主持人Osakoo。
我想这或许就是整部电影的真正意义。敢于面对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我想这句话才是日本足球成功的真正动力。
目睹了前辈的惨败,长友佑俊等人怎能没有如此深刻的反思来警醒和激励久保武英在接下来的22届世界杯乃至更遥远的比赛中更好地为日本效力?球队的表现又如何呢?
后记
日本队2-3不敌比利时被淘汰后的第1604天,出现在罗斯托夫14秒纪录片中畅谈感受的当时的“新人”土安律在卡塔尔世锦赛上2-1逆转德国队杯子。他在球队的比赛中替补上场并打入扳平比分的进球。
另一位“新人”球员南野拓海也替补登场,帮助球队获胜。
纪录片中,四年后仍想参加卡塔尔世界杯的长友佑都在36岁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为德国队首发,但在第56分钟被换下。
很多时候,我们在舆论方面给班子成员很大的压力,有的班子成员甚至在压力下不敢承担责任或者逃避责任。如果老队员都不敢正视自己,又怎能指望新一代队员向他们学习呢?
长友佑都在纪录片中的反思。 (字幕翻译来源为B站Up主Osakoo)
我们不只是希望有人承担责任。关键是输了。我们对过去近二十年失败的原因、经验和教训知之甚少。自2002年中国首次进入世界杯以来,中国足球一次次让我们充满希望,又一次次失望,甚至最后变成绝望。
当我们参加2006年德国世界杯时,我们被所谓离谱的比分计算打败了。算计了我们一生,我们就被西亚人算计了。
2010年南非世界杯,我们被所谓的保奥策略、奇葩的二帅制、以及该死的点球打败了。
当我们参加2014年巴西世界杯时,我们被所谓的赞助商和不合适的大牌外籍教练击败。
当我们进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时,我们被所谓迟来的换帅、奇怪的人墙和该死的任意球打败了。
第22届卡塔尔世界杯,我们输给了震惊沮丧的出局、顽固的招募和换人、使用了但没有完全使用的归化策略,以及新年第一天输给越南的经典比赛到挫折。
而经过反思和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我们是否从官方、足协、球员层面看到了真正面对过去、展望未来的勇气?
日本队能够长期站在亚洲之巅。它的崛起有很多秘诀,比如重视青训、脚踏实地落实规划策略等。
但归根到底,是他们敢于面对失败,并愿意用这份勇气去迎接下一次成功的挑战。于是,14秒后、1604天后,出现了莱阳逆转德国队的奇迹。
正如贾天宁所说:“在这14秒里,日本队输在了观察和决策上,但这属于中国足球,输的是因为关心这14秒的人很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