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天气就像一个无知的孩子,经常发脾气,时而烈日炎炎,时而暴风雨猛烈,还患上了“冬季困难综合症”。常常到了冬天,老广常常开玩笑:广东冬天又失败了!
就像最近的天气一样,下了几天雨,然后又回到了烈日炎炎,然后突然狂风暴雨,时而冒着热气,时而下雨。这时,暑气很容易与湿气结合,侵入人体。周围的人会出现胸闷、烦躁、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等症状,再加上饮食不当、作息不规律,极易因湿热困住身体。这也是我们身边的人常说湿热的原因。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草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专家——鸡蛋花。
▲鸡蛋花
丨认出外貌丨在乡村认出他
鸡蛋花一般是指植物鸡蛋花的花或茎皮。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原产墨西哥。
鸡蛋花的枝条粗壮、肉质。全株富含乳胶。叶子是厚纸状的,常聚集在树枝的上部。它们呈长圆形、倒披针形或长圆形。花萼分为5裂片,裂片较小。花冠外面是白色的。或者是粉红色,里面是黄色的。花期为5月至10月,在炎热的夏季给人们带来沁人心脾的清香。
▲白边鸡蛋花
丨看书丨了解药性与功效
性味归经:味甘、香,性凉。归大肠、胃经。
功效与主治:清热利湿,消暑。主治湿热瘀阻所致的湿热痢疾,以及湿热上盛所致的恶寒发热、头晕目眩、倦怠乏力等。它还可以预防中暑。
看看各种中医书籍是如何记载的:
1、《岭南医学集》:“治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腰背疼痛,亦能润肺解毒。”
2、《广西本草选》:“清热利湿,化痰止咳。治痢疾、肠炎、急性支气管炎。”
3、《闽药志》:“清热利湿,消暑止咳。主治腹泻、肝炎、咳嗽、小儿疳积,预防中暑”。
▲粉色边缘的鸡蛋花花
丨知其用法丨以其药治病
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鸡蛋花的用法:
一。临床应用
1、治疗肠炎、痢疾(大肠湿热)
鸡蛋花、木棉各9克,槐花、厚朴各6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 (《澳门常见中药材中英文对照》)
注: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以及腹泻、脓、血便。
2、治暑湿热
鸡蛋花叶15~30克,水煎服。 (《广西本草选集》)
3.治疗传染性肝炎
鸡蛋花或茎皮3~9克,水煎服。 (《云南思茅中药材精选》)
4、治疗百日咳、气管炎
鸡蛋花或茎皮3~9克,与灯台叶混合,水煎服。 (《云南思茅中药材精选》)
5.治疗尿路结石
鸡蛋花茎皮(或长管假茉莉花)25克,水煎服。 (《国家中药材珍藏》)
▲路边的鸡蛋花花
二。推荐食谱
1、蛋花苦瓜汤:
【主料】鸡蛋花、扭肚藤各25克,苦瓜500克,瘦肉200克。
【辅料】盐适量。
[制备方法]
(1)将苦瓜切开,去瓤、仁,洗净,切片备用;将瘦肉切成片;鸡蛋花和扭肚藤分别洗净。
(2)将鸡蛋花和扭肚藤放入干净的纱布袋中,扎紧袋口。
(3)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至水沸腾,然后加入以上所有材料,改中火煮1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准备吃饭了。
【功效】促进食欲、利尿、清热解毒、缓解疲劳、明目。
2、蛋花糖水:
【配料】鸡蛋花、白砂糖。
【制法】每次用鸡蛋花(干品)30克,白糖适量,水2碗半煎至1碗,去渣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止泻,消积止咳。
3、蛋花茶:
【用料】鸡蛋花2分钱(干),蜂蜜少许。
【制作方法】将鸡蛋花放入锅中,用开水冲洗干净,然后加入开水,烘烤约5分钟,与蜂蜜混合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
4、五花茶:
【原料】金银花15克,菊花15克,槐花12克,木棉20克,鸡蛋花12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以上药物同入锅中,加水约1000毫升,煎取汁约500毫升,去渣,加白糖,稍煮至糖溶。而不是茶。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应用】痤疮是内湿热所致。如果痘痘日久不愈,面部皮肤就会油腻、不舒服,还可能出现黑头、红色丘疹、脓疱,甚至出现脓肿、小结节、小囊肿等。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痛;口臭、便秘、小便黄赤、舌质红。 ,苔黄腻,脉滑数。
5、蛋花炖鸡:
【用料】干鸡蛋花15克,党参30克,鸡肉半只,瘦猪肉150克,蜜枣2颗,生姜3片。
【制作方法】将原料一起放入炖锅中,加入1250毫升冷开水,大火煮沸后慢火煮约150分钟。食用前加盐调味。
【功效】润肺清热生津。
鸡蛋花花在炎热的夏季绽放,能为闷热的南方带来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内服可清热利湿、消暑。趁着广东冬天还没到,就用它来做清凉的蛋花糖水来犒赏一下我们的味蕾吧!
参考:
(1)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 3081-3082.2006
(2)习文图书。 《婴幼儿营养食谱1688例》[M].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 2011年
(3)曾彦白。 《绿色家常菜谱258例》[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四川. 2002年
(4)谢江。 《食谱与药膳》[M].中国城市出版社.北京。 2005年
部分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片库(PPBC)和百度搜索
认识草药是一笔财富
快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吧
训练你敏锐的眼睛去寻找民间宝藏
部门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是医院的专科科室和重要的教学基地。主要治疗内科疾病,也治疗外科、骨科的一些急危重病例。
科室拥有一支精通中西医诊疗技术的医疗团队,拥有多功能中心监护仪、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静脉输液泵、对各专科常见病、急危重症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设有中医全科医学教研室,负责《中医全科医学》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本科生和实习生的临床教学。主持多项厅局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文章。
科室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广泛开展中药贴敷、温热疗法、中药烫包、耳穴压豆等中医疗法,形成了“外感病”、“心力衰竭”、“眩晕”中医门诊对热病、急慢性咳嗽、腹泻、头晕、头痛、软组织损伤、骨折等的中医治疗有独特的经验,还有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炎、各类休克、创伤等。
供稿:齐正涛博士&中医青年军团队
初审:齐正涛
排版编辑(实习生):王云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