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够以图形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3.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实验现象。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 能够与其他学生交流他们想到用镜子做什么。 2.能够学习别人的想法并想出使用镜子的新方法。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正确地说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2. 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反思”。 STSE 目标:能够举例说明镜子的反射特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设备中的应用。教具准备:平面镜、有缝隙的纸板、手电筒、纸张、尺子、两块相同大小的镜子、一只小熊猫或其他玩具。课时安排:2小时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区别对待教材的原因 平面镜光反射镜的传播路线 1、教师介绍新课。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注意:请勿使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同学的眼睛中。 2. 活动一: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1. 为学生准备实验设备 2. 注意:让手电筒发出的光通过缝隙照射到镜子上,观察光的传播路径。纸板上的间隙约为毫米。子实验 学生实验 将观察到的现象放在书本的横线上 知识点 教学实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材区别对待的原因 镜子 3. 提醒:改变镜子的角度,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4 . 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光的传播路线图。 5.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部分光线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就是光的反射。
镜子是一种反射光能力强的物体,其反射光能力强于其他物体吗? 6. 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可能与什么有关? 3. 活动2:利用镜子反射光的特性可以做什么?与同学分享你想到的例子。在线学习科学 4.拓展:镜面反射游戏 1.两块镜子最多能看到多少只小熊猫的图像?并画出光的路径。学生们展示了如何寻找具有较强反思能力的物体。学生们得出结论:物体的反光能力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或制作物体的材料有关。想想医院的耳科医生;潜望镜同学科学在线学生猜想并做实验验证,培养学生边实验边记录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泛化能力。知识点。课程示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以不同方式处理教材的原因。与同学反映并分享您自己的实践。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这么多熊猫的图像? 5.总结全班的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我在书上的解释线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镜子》教学设计第一课 杨家寺小学刘世华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正确地说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光的反射。 3.能够辨别哪些因素与物体的反射能力有关。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证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的结论。 2.能够以图形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与其他学生交流自己想法的能力;能够与其他学生合作完成学习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可以引用反射光的镜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设备中的用途。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实验证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教学难点:能够判断哪些物体反射能力强,哪些物体反射能力弱。教学准备:平面镜、有缝的纸板、手电筒、纸张、尺子、金属、玻璃、瓷器、塑料、黑布、白纸等。 教学过程: 1. 故事介绍,提问: 1. 教师:教师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你想听吗?我的故事不是无缘无故的。听完故事后,你要回答我的问题,但要仔细听。故事的名字是《爱迪生救妈妈》2。提出问题:什么对象在此操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影响?镜子在照亮整个病床方面起什么作用?过渡语:刚才有同学说镜子可以反射光,所以病床就变亮了。镜子里的光是怎样反射的?反思的路径是什么?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吧。 2. 科学探究、交流与报告 活动一: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1. 提供实验要求: 1. 务必遮挡房间内透光的地方。 ,在桌子上铺了一张白纸,白纸上已经标出了小镜子和手电筒的位置。 ,将粘在有狭缝的纸板上的小镜子和手电筒放在白纸的指定位置上。 1、打开手电筒,让光线通过缝隙照射在镜子上,在白纸上观察入射光和反射光,用尺子画出镜子反射的路径。
,尝试改变镜子的角度,反复测试,观察实验现象。注意:不要将手电筒照射到同学的眼睛,也不要用镜子将手电筒的光线照射到同学的眼睛。 2.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参观。 3、学生汇报交流并上讲台演示讲解。 4. 问:请想一想,我们从实验现象中发现了什么? 5.总结: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6.提出反射的定义。 7.小组讨论:如何改变光的路径? 8. 画出光路。 9. 小组报告实验结果。比较一下谁画得最准确。 3. 活动二:物体的反射能力 1. 简介:学生知道镜子可以将光反射回来,那么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具有反射光的能力呢?物体的反射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问题1、反射能力强的物体有哪些?让学生拿出学习工具进行活动,老师进行指导。摘要:金属、电镀物品、水、瓷碗等表面光滑的物品。问题 2. 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什么有关?指导:展示深色纸和白色纸。老师问:哪种纸的反思能力强?学生回答:白皮书具有很强的反思能力。问题 3. 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什么有关?老师出示:布、镜子。老师问:以上两个物体中哪个物体的反射能力最强?学生回答:镜子 3.学生讨论与交流:物体的反射能力与什么有关? 4.学生报告与交流。 5 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的物体反射光线更好;浅色物体比深色物体反射光更好。
4. 学生谈论他们的成就。自古就有“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静下心来回忆一下自己在这堂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收获。这是他们班级的总结。 5.拓展活动:收集信息,了解利用镜子反射光线的原理。人们能做什么?板书:镜子 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其表面的光滑度和颜色有关。 《镜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杨家寺小学刘诗华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在生活、生产中利用镜子的反光特性。可以发现,光在几个镜子之间可以多次反射。 2.情感和价值目标:能够与其他学生交流你想出的方法,并学习其他人的方法并想出新的使用方法。 3. STSE活动目标:能够举例说明镜子的反光特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设备中的应用。教学重点:能够举例说明在生活和生产中利用镜子的反光特性,并借鉴别人的方法,想出新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发现光在多个镜子之间可以多次反射。教学准备:小潜望镜、两个相同大小的平面镜、一些玩具等。 教学过程: 1、创作情境介绍: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小潜望镜。同学们有兴趣看一下吗?你能用潜望镜看到前方的情况吗?师:那么潜望镜的哪个部分对于我们能够看到眼前的事物起着关键作用呢? 2 新课活动 1. 利用镜子反射光的特性可以做什么?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镜子的知识。你还记得吗? (教师板书题目:镜子) 教师:你知道镜子在日常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吗?小组讨论、报告和交流总结: 1. 穿衣时要使用镜子。
2. 试穿新衣服时要使用镜子。 3、车上安装后视镜可以帮助驾驶员观察车内情况。 4、医生用镜子观察病人的耳朵是否有问题。问:如果你现在成为一名科学家,你想用镜子发明什么?活动2.在线一起学习科学。活动3.玩镜面反射游戏。问:用两面镜子可以看到多少只小熊猫的图像? 、指导学生预测,并记录学生的预测。 、学生分组实验游戏,学生小组讨论,报告实验游戏结果。 ,比较观察两个镜子的排列规律和图像的数量,然后推测看到很多图像时镜子如何排列。老师总结一下。 4、扩大镜子的应用 1、用镜子观察桌子下的物体。 2、用镜子观察书桌抽屉里的物品。 5.总结全课。板书设计:两块镜子夹角越小,图像越多。角度越大,图像就越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