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国务院2023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显示,国务院审计了2021年至13个省份159个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 2023年8月发现,部分补贴资金管理和使用较为混乱。
营养餐补贴不能成为“唐僧肉”
2011年启动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多项研究表明,为农村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贴是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率、提高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但近期审计发现,各地执行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也提醒大家警惕营养餐补贴在少数地方成为“唐僧肉”。
报告披露的内容显示,159个重点审计县中,40%以上存在违规挪用营养餐补充剂的情况。与专项资金的“缩水”相对应,孩子们餐桌上的食物质量恶化,营养输送的渠道被“硕鼠”切断。这些问题及其反映出来的监管漏洞令人担忧。
加强监督督导减少“错误思想”
坦白说,粮仓里老鼠是难免的,凡是涉及巨额资金的地方,我们都要设置制度性的“捕鼠器”,保持警惕。审计是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么多钱不能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无论资金用途是否专一使用,申请程序是否合法规范,行为是否一切可追溯,那些自以为是的“明里修栈道、暗中修栈道”最终都将逃之夭夭。
对于营养餐补充剂的使用和监管早已有明确的规定。 2022年印发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提出,中央安排的营养餐补助资金要设立专户、明细核算,确保足额到位。用于为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贴学生餐费;加强对营养餐补贴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定期进行审计。根据上述规定以及本次全国审计暴露出的问题,不妨进一步细化要求,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只有把制度网织得更紧、更细,专项检查扎实有力,一些人的“错误思想”才会越来越少。
斩断孩子嘴里“偷菜”的邪恶之手
铲除相关乱象,坚决斩断孩子们“偷菜”的黑手,确保每一笔资助资金都用在学生身上,需要多管齐下。各级各地方有关部门要严肃处理涉嫌违纪违法的人员,做到一事一议,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堵塞补贴资金管理和餐饮企业监管方面的漏洞,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事件不再发生。
接下来,要从完善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和管理机制入手,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实现全链条监管,让贪污进不来、进了就抓。 。同时,可以对一些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优化当地营商环境,为地方财政健康发展找到路径。
(以上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光明网)
V视角:
@注:希望审计署能够进一步公布涉案人员名单。
@loneinesszero Degree:浪费纳税人的钱!
@千树万树风:零容忍!等待严格的处理结果。
@blueshell:被挪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营养餐补品,我们应该多查一下。
@1969小宝:这些人连农村学生的饭钱都断了。有底线吗?
中国经济网编辑后记:
有的地方资金压力大,有的人员缺钱,就伸出黑手,为农村学生提供营养餐。他们的良心在哪里?这次全国范围的审计,暴露了一些地方营养餐补贴资金使用和监管方面的诸多问题。对于存在的漏洞,应尽快查处、堵住。农村学生营养餐专项资金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和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学生餐费,必须加强监督和问责,防止孩子们的营养餐“缩水”,更不能“侵蚀”公平的成长和教育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