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记者陈新宇
健身只适合成年人吗?不!健身不再是成年人的时尚,也走进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团长在网上随意搜索“儿童健身”,看到的却是这样的:
团长注意到,网络上的儿童健身内容相当多。有些孩子从小就被父母训练得肌肉发达。他们可以举哑铃和举杠铃。她们看起来非常坚强,被网友称为“天使面孔”。 ,恶魔的身影。”
不仅如此,近年来,专门的儿童健身机构也纷纷进入市场。高级市场研究分析师Taylor Hamilton表示,“许多健身俱乐部已将重点转向青少年健身领域。过去五年,儿童和青少年俱乐部会员数量平均每年增长2.9%自2005年以来,6岁至11岁未成年人的健身项目数量几乎增加了一倍。
团长还查看了美团等平台。目前,成都市有两家儿童健身房和约六家儿童健身中心。这些儿童健身体质机构主要为3-6岁或2.5-12岁的儿童青少年提供一些相应的儿童体质教学和训练。他们的推广是,健身课程起源于美国等国家,采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方法和器械使用,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课程体系,通过体能锻炼促进孩子的成长、发展和运动发展,并纠正儿童的圆肩和驼背。姿势问题。
从平台上的评价来看,很多家长都买账,认为这些运动课程非常好,孩子运动后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但也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身体素质存在一些疑惑和疑虑:
儿童适合健身增肌吗?
什么是儿童体能训练?
这么小的孩子适合去儿童健身房、健身中心锻炼吗?
儿童健身房、健身中心的课程科学吗?
孩子去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会影响身高吗?
孩子应该如何锻炼身体?
...
为了解答家长们的这些疑问,课题组组长采访了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副院长廖远鹏教授、体育二系颜红副教授。成都体育学院训练.我们来谈谈儿童健身吧。
廖教授表示,一般来说,不鼓励孩子像那些网络健身红人的孩子一样,从小就去锻炼、锻炼肌肉,因为在青少年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力量是最后发展的。我们无法提前开发他们的能力。
另外,健身抗阻训练有很多容易造成伤害的动作。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造成伤害,比如肌肉拉伤、牵引性骨骺损伤等。孩子应该多通过“玩”来锻炼,以玩为主,通过游戏、玩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比如一些适合青少年和儿童的游戏以及游泳、跑步、乒乓球等简单的运动。
对于市场上一些儿童健身房、健身中心是否适合儿童的问题,廖教授认为,这要看这些机构的技术和资质是否达标,以及儿童健身房、健身中心的工作人员是否了解。幼儿的尸体。特征。如果他们不明白,把成人的理论套用到孩子身上是不科学的。
廖教授表示,事实上,国内针对青少年儿童的专业体育锻炼教练并不多。不排除部分教练是从成年教练转来的。他们是否了解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特征,是否知道如何正确训练青少年儿童?家长需要提前了解功能训练和身体活动的方法和方法。
最后,针对家长的担忧,廖教授还提出了关于孩子健身的三点建议:
01 反对鼓励增长。孩子在生长发育时期接受什么样的体育锻炼是有科学依据的。成人的规则不能随便套用到孩子身上;
02 一步一步来。不要让孩子一到就从事高强度的运动或做一些困难、危险的动作;
03 注意安全。所有行动和设施都必须考虑儿童的安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使肌肉的生理功能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保护要充分,强度设计和难度设计要符合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注重儿童的适应性。拉伤后,立即冰敷、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固定、休息,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成都体育学院教育培训二部副教授颜红也认为,孩子们不应该像网上那些健身的孩子一样,花大量时间在健身房举重锻炼肌肉。她强调,力量训练需要晚一点,不能太早,孩子应该使用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力量训练器材,而不是为成人设计的。
孩子无法进行成人式的健身,那么他们适合去健身中心锻炼吗?颜红副教授首先解释了什么是儿童体质。
她提到,ACSM(美国运动医学会)认为体能健身可以分为健康和技能健身。与健康相关的健身包括心肺耐力、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灵活性。与技能相关的身体素质包括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工作能力、反应时间和速度。
课题组组长查阅文献发现,儿童体质尚无统一的概念和定义,主要包括身体健康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体质健康发展主要包括运动体质和健康体质。现在通常所说的儿童体质,一般是指与儿童贪玩天性相结合的体能训练。它不局限于锻炼的形式,而是将锻炼融入到游戏中。它可以通过徒手和相关设备以及合理的运动量来增强。儿童身体素质。
其活动场地可在室内、室外进行。
从年龄段来看,6-12岁的孩子可以徒手或结合儿童健身器材练习走、跑、跳、投、抓、踢、攀爬等基本动作; 8-12岁的孩子可以在此基础上练习动作技能,也可以为未来的体育特长打下身体和技术基础。
在介绍了什么是儿童体质后,严教授表示,孩子去儿童体质中心锻炼身体是合适的。
她解释说,从3岁开始基本动作到12岁基本功训练,适合去儿童健身中心锻炼。 “众所周知,游戏是儿童的一项基本活动。尤其是户外游戏,为孩子们的身心提供了各种发展机会。户外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已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在国外,孩子们应该在阳光下奔跑,在大自然中玩耍和锻炼,寓教于乐,身心健康成长。我也经常在周末和假期带领孩子和家长参加亲子户外活动和运动。
但室内运动也有其优点。例如,孩子到经过经营资质审核并由专业教练指导的儿童健身中心参加锻炼,可以预防和减缓因空气污染和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儿童支气管哮喘、皮肤过敏等疾病的发生。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弥补和解决户外公共运动场地不足、缺乏专业指导、器械单一、成人器械不适合儿童锻炼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可以说,室内外的游乐活动和儿童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具体选择上,家长可以根据家庭经济、孩子生长发育、气候环境变化等具体情况,选择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户外运动还是室内运动。从小就参加健身中心和户外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锻炼身体,还可以锻炼大脑、提高心智,培养智商、情商和“体商”,可以让孩子更聪明、更快乐、和更健康!
对于儿童体育健身中心的课程是否科学,严教授表示,她没有进行过有针对性的调查和调查,不能简单评价儿童体育健身中心的课程是否科学。但根据相关报道和实践观察,目前我国少儿体质课程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官方认可的课程标准化和教师教学标准化。一些儿童体质健身机构引进国外课程,很难知道是否根据中国儿童的运动能力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毕竟,中外国民体质不同,饮食结构也不同。直接参照国外的课程体系是不对的。科学合理。
另外,儿童健身中心的成本和项目特点决定了其服务人群较少,收费较高。总体而言,北京、上海、广州的少儿体育健身发展较早,基本形成了“先早教、再体育、再专业”的课程产品体系。四川这几年也有所发展。目前,市场上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引进的少儿体能课程,以及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开发的少儿体能课程,少儿体能作为独立项目已逐渐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接受。
对于课程的科学性,严教授表示,从体能发展的角度出发,应根据青春期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其体能敏感期进行研发。发展。同时应与儿科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理学等结合发展。 、儿童心理学等知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体育研究所等单位制定发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指南》,对儿童体质课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此外,颜教授本人也在该领域进行一些实践研究。例如,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严教授利用成都体育学院的跨学科师资优势,带领团队打造了以“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为特色的少儿体质课程。 ”。近两年,他的团队还组织了“体育健身进校园”、“体育健身进社区”等活动。 2019年6月,成都体育学院成功申请体育健身专业,并在体育训练二系成立青少年体能训练研究中心。 “我们期待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青少年儿童的体能训练带来创新引领和科学指导。”指导”。
颜红副教授正在进行少儿体能教练培训
还有一个问题是一些家长非常关心的。去儿童健身中心进行力量训练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吗?严教授认为会的。但这种“影响”有好有坏之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运动本身并不能增加遗传身高,但可以促进遗传潜力发挥到最大。另外,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各种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不同的敏感期。力量素质的敏感期是13岁至17岁。男孩和女孩会有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也会有差异。力量素质分为一般力量和特殊力量。一般来说,力量发展的敏感期是在12岁至15岁之间。适当的力量训练可以对儿童青少年的肌肉发育、肌肉力量、力量姿势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有氧跑、跳绳等冲击性运动,结合伸展运动、游泳和适当的肌力练习,可以刺激骨骼发育,帮助孩子长高。另外,发展专项力量训练的敏感期是15岁至17岁之间,这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先说说力量训练的好处:儿童骨骼硬度低、弹性高、可塑性强。肌力差,容易疲劳和受伤,肌群发育不平衡,大肌群先发育。根据ACSM(美国运动医学会)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体力活动指南(6-17岁):利用体重和器械重量的力量游戏活动以及低至中等强度的力量练习可以培养儿童的大肌力。肌肉群。力量与品质,促进骨骼发育,刺激骨膜反应,大力发育骨骼,使骨骼强健,避免运动损伤。
但需要指出的是,你所看到的网络上提倡和宣传的肌肉男形象,实际上是儿童健身管理机构的招生噱头。会误导观众的判断和选择,不值得鼓励。严教授特别提醒,虽然有个体差异,但运动负荷一定要适当。青春期前的孩子骨骼尚未发育成熟,较小的孩子不宜参加过多的高强度运动。总体而言,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在指导和监督下安全地参加力量训练。
最后,颜教授还就孩子们如何健身提出了一些建议。她提到,孩子身体素质的发展,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发展。
严教授还专门谈到了运动如何改变大脑。严教授介绍,美国哈佛医学院临床医生、国际公认的神经精神病学领域专家雷迪通过确凿证据和大量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运动与大脑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运动可以刺激脑干,提供能量、热情和动力,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改变既定的自我概念,稳定情绪,增强学习能力。
因此,游戏化、趣味化、循序渐进的主动运动可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达到健身、心脑健康的目的。
家长们是不是有点困惑呢?没关系,组长还直接向颜教授请教了一些有用的建议。哪些运动适合孩子?详情如下:
有氧运动一项。每天可进行中强度至剧烈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散步、游泳、跳舞、骑自行车等。
2.肌肉力量锻炼。每周 2-3 天,作为每日 60 分钟或更长时间锻炼的一部分。作为增强肌肉的体育活动,例如爬树、攀爬健身器材、拔河等户外活动,男生可以做引体向上,女生可以做高杠悬吊。还有单杠、攀爬网、小磅健身球、健身球等,都比较适合孩子的力量练习。
三骨骼负重练习。每周 2-3 天,作为每日 60 分钟或更长时间锻炼的一部分。例如,户外活动有跑步、跳绳、跳房子、趣味绳梯、跳号牌、小壶铃山羊行走等,还有小磅弹力带阻力练习等。以上都是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身体情况,分步进行。 。
排版丨佳伊
部分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结尾]
运动不完美妈妈心理健康运动医学成都游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