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为何成为全国首个“奥运冠军城市”?
答案是:积累,成功自然会来!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运动员数年的刻苦训练,是教练员、队医、家长一贯的无私奉献,是宁波十年蓝图的慷慨体育规划,是几代运动员、一座城市取得的成绩。上个世纪。奥运之路充满荆棘,不断奋斗。
宁波发布
中国奥运历史底蕴深厚,宁波人民功不可没
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百年历史,是几代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其中,活跃着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体育人。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启蒙、发展、成长过程中,一批宁波人成为中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奠基者和领导者。
1922年,宁波奉化人王正廷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他是“中国奥运会的先驱”。王正廷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许多毋庸置疑的贡献:
他第一个提出中国加入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第一个主张举办远东运动会,第一个创建中国体育协会,第一个推动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第一个推荐中国人民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第一个正式提出中国政府申办奥运会。奥运会……
王正廷的同乡好友沉思良在此期间撰写了《国际体育在中国》、《两届奥运会报道》等著作,成为研究中国近代体育史的重要文献。
1936年,中国第一批被国际组织认可的国际级裁判之一舒宏也是宁波人。柏林奥运会上,舒宏执法了奥运会历史上首次篮球决赛,在现代奥运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即使到了现代,宁波人仍然活跃在奥林匹克事业中。最有力的例子之一: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北京申奥成功的功臣是宁波余姚人、担任中国奥委会秘书长12年的魏纪中。
至于魏纪中的两位同胞,分别是在北京申奥期间担任奥申委秘书长并主持北京奥申委代表团新闻发布会的涂明德和担任体育局局长的涂明德。两次北京申奥期间担任奥申委主任,是两次申奥的主要发言人。 “人文奥运”的倡导者楼大鹏也是中国奥运会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是北京两次申奥到举办奥运会的见证者和决策者。他们活跃在中国的奥运舞台上,在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展现出宁波人的坚韧和智慧。
从战国云龙的“羽人赛”到乘风破浪的“中国宁波一号”帆船;从1922年奉化人王正廷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成为“中国奥运先行者”,到宁波成为全国第一批“奥运冠军”城市,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一直在流动长期融入宁波这座城市的血液里,支撑着这座城市多年坚持,从默默无闻走向体育高地。
一座城市经过漫长的积淀走向体育界巅峰的征程
十年树,一百年树人。自从1984年宁波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许贤源参加帆船项目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期待:宁波运动员什么时候才能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32年后的2016年,来自宁波的运动员石智勇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宁波丽丽石智勇(举重)
在推迟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宁波竞技体育从扎实积累转变为积累“爆发”:宁波荣获“一城硬件”,位居全国地方城市奥运金牌榜榜首。回顾宁波健儿登上荣誉巅峰的“抢眼”时刻,依然让人心潮澎湃:杨茜从容拿下两枚金牌、石智勇奋力打破世界纪录夺冠、王顺书写新篇章。游泳界的传奇人物关辰辰在平衡木上夺得冠军,稳获佳绩。
去年陕西全运会上,宁波共获得42枚奖牌、20金、11银、11铜,位列全国城市第4位、副省级城市第2位、全省第1位。
问:
宁波体育锦标赛井喷现象背后是什么?
“宁波体育取得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是必然的——我们不是运气,而是大局、宽广的思路、肯拼搏的结果。”宁波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妮表示。
诚然,竞技体育的竞争终点是在赛场上,但竞争的源头其实要追溯到一条长长的“链条”。
奠定宁波竞技体育基础的是以宁波市体工队为主导,包括市体校、市二青体、市水上(游泳)体校和市体校等的训练基地矩阵和“一条线”。市小球训练中心。 “龙”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宁波精工 杨谦(拍摄)
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获得者杨茜在宁波体校学习了6年,之后考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并加入国家队。宁波体校校长朱群介绍,射击是宁波体校的优势项目,近10年来,共培养出约140名国家级以上冠军,9次打破国家级以上纪录。在此基础上,杨茜夺得东京奥运会冠军,并帮助宁波完成射击金牌大满贯。宁波体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截至2021年,宁波市申报推荐国家级基地7个,建立省级基地13个,命名市级传统体育项目基地、训练点、学校183个,四级训练网络进一步夯实。
宁波速度王顺(游泳)
此外,宁波市还进行了布局调整和形式创新——重点项目确保资金全力支持,新兴项目可以依托社会力量,不断创新组织形式。
省市联合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参与国家级训练基地建设;市队学校从体育一体化走向体育一体化。这些都是宁波竞技体育的创新,也为体育人才输送开辟了“任督”通道。 ”,为顶尖体育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
宁波的人才培养思路已经在马术、摔跤、女子拳击等项目上尝到了甜头。
总部位于宁波的浙江省马术队成立仅三年,一直在国家顶级赛事中争夺金牌和银牌。张兴嘉还入选了东京奥运会马术国家队;陕西全运会上,中国宁波体工队培养的运动员袁绍代表浙江夺得冠军,实现浙江女子拳击队在陕西全运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本次比赛由宁波市体育局主办,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重型田径系负责项目管理。运动队负责日常训练管理。此外,街舞、皮划艇激流回旋等省运会新项目也将由市队和区办事处实施,2021年将选派21名运动员到省集训单位。
宁波坚韧管晨晨(体操)
2019年,宁波正式成立独立的体育科学研究所,为奥运会运动员提供科学和医疗支持。在市级集训单位采取与国家队同等级别的训练保障制度,在宁波体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国内同类城市中更是罕见。
多管齐下,宁波竞技体育金字塔底层坚如磐石,人才辈出。仅近五年来,宁波就培养并选派了156名运动员进入省队,目前还有31名宁波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据不完全统计,宁波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0个、亚洲冠军24个、全国冠军172个。
顶层设计推动全民健身,点燃体育繁荣梦想
潮水涌向东海岸,体育振奋精神。宁波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全民热爱体育。
体育立法取得突破。 2021年《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成功颁布实施,为宁波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宁波奥体中心、亚赛中心、宁波中国体育城……近年来,体育公园、体育场馆在宁波市民身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区(县、市)建成一、二座体育场馆,为全民健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础扎实。 2021年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调查中,宁波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达到30.62%,位居全省最高。
竞技体育引领潮流。重点巩固游泳、射击、举重、体操等优势项目,突破游泳、羽毛球等重点项目,全力备战金华省运会、杭州亚运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2025年广东奥运会港澳全运会,力争再创佳绩,续写辉煌。与此同时,宁波正在全面启动体育百千万人才工程。到2025年,培养体育拔尖人才100人以上、优秀体育人才1000人以上、体育后备人才10000人以上。
体育产业充满活力。余姚大丰等企业的先进产品多次亮相奥运会、冬奥会、世界杯等顶级体育赛事;着力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对宁波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大;体育彩票销售稳步增长,2021年体育彩票销售额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我市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总数达到8个,其中国家体育产业基地3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2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2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
种一棵梧桐树来吸引凤凰。中国皮划艇赛艇协会总部和国家训练基地正式落户奉化,中国青少年帆船示范基地、中国内湖帆船产业实验基地落户东钱湖,萨马兰奇全球帆船运动基金落户奉化宁波。
近年来,世界女排联赛、第十四届全运会帆船比赛(宁波赛区)、龙舟世界杯全国帆船锦标赛、中国家庭帆船赛、全国帆船赛等一系列重大赛事频频举办。青少年帆船锦标赛等大型水上运动赛事、浙江省生态体育运动会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宁波富邦职业篮球俱乐部成立并重返CBA联赛,我市拥有自己的本土职业球队。
市体联被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市体育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一等集体功绩,被市委授予模范集体党委、市政府。
“中华儿女都是有志气的,他们不喜欢红衣,而喜欢武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全运会期间与优秀奥运冠军、亚洲冠军一一握手时对奥运射击冠军杨谦的充分肯定。
“开好会议,改善一座城市”。省委书记袁家军,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到宁波检查调研沙滩排球、帆船等亚运项目场馆建设情况并指出为宁波举办奥运会指明了方向。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家学亲切接见来自宁波的奥运冠军并召开全市高水平体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宁波体育发展新时代。市委副书记、市长唐飞凡出席省运会宁波代表团出发仪式并向代表团授旗。
拥抱未来,扬帆世界,追梦国际滨海体育中心
雄关漫漫路真如铁,而现在我们又从头越过。宁波体育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砥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扬帆新篇章,推动体育强国建设。高水平体育城市,谱写“两个第一”宁波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大都市,肩负体育责任,贡献体育力量。
激发“四勇”城市精神。通过开展奥运冠军城市颁奖仪式等系列活动,提炼宁波“奥运冠军之城”的城市精神,解码奥运冠军事迹,展现宁波“勇敢站立”的精神特质。 “走在最前列、勇于超越、勇于争一流、勇于前行”被点燃并深深融入城市血脉,充分展现千年老字号的勃勃生机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城市和现代化沿海大都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亚洲帆船中心盛装招待嘉宾
打造“强竞争市场”的金名片。充分利用亚运延期带来的时间窗口,高标准备战各项赛事,高水平推进“1+5”城市改善行动,确保高质量完成重大政治任务中央和省委赋予宁波的任务。高品质推进满足综合性赛事需求的国际体育场馆总体布局和规划建设,积极申报承办国际国内赛事,举办“一地一品”体育赛事,与宁波共创赛事品牌积极建设国际滨海体育中心,充分利用亚洲帆船中心引进帆船、赛艇、皮划艇、龙舟等品牌赛事,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造一支梦之队,赢得金牌和银牌。不断完善国家女排、举重、攀岩等基地,加快中国皮划艇、赛艇总部基地建设,运行萨马兰奇全球帆船运动基金,努力为国家输送更多人才,培养更多冠军,形成引领、当代、开放、国际化的竞技体育发展格局。
开创“全民健身”新风尚。通过竞技体育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奥运冠军的榜样,积极引领全民健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社区健身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发达,使健身设施更公平、更容易获得、更容易获得。绿色便捷,“运动是良药”已成为社会共识。
过去的一切,皆为序章。让我们共同展望未来,跟随奥运冠军之城的脚步,感受体育的精彩、感受宁波的精彩、感受浙江的精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