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从马华到刘畊宏:中国健身操30年发展史与健康理念的演变

    在马华(中)、郑多艳(左)、刘耕宏(右)等知名健美操教练的带动下,健美操在中国30年的发展也体现了大众对健康理念的认识。

    “每天和我一起做,每天五分钟”……相信很多70后、80后都熟悉这句口号。 1993年,《健身五分钟》栏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健身主持人马华身穿高开衩健美服,边做运动边大喊。它打破了很多人的传统思维,成为那个时代的健身标志。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健美操就已悄然进入中国。作为一种新的健身方式,它只在一小部分人中流行。 1984年,北京体育大学成立健美操(竞技比赛用)教研室,开设健美操选修课和专业课。两年后,我国第一本健美操教材出版。以马华为代表的第一批健美操(面向大众,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带头人,通过体育教学,让这项运动真正在全国流行起来。 1998年,MCA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最大限度地推广健美操文化,同时带动线下健身房的发展壮大。

    此后,紧随“韩流”的郑多燕的健美操,以及以刘耕宏为代表的健身博主为应对人们宅在家里的情况而推出的线上直播模式,让健美操从形式上成为了一种输入文化,安排、教学。一次又一次的新尝试。这30年的变化和发展也体现了大众追求健康理念和时尚的变化。

    起步阶段

    代表:马华

    传播渠道:电视节目

    从争议到接受,马华个人特质不容忽视

    操舞蹈健身明星有哪些_操舞蹈健身明星叫什么_健身操舞蹈明星

    20世纪60年代末,结合体操和现代舞的健美操在美国广泛流行。此后,美国女演员简·方达撰写并出版了一本关于她通过健美操减肥经历的书,该书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30多个国家发行。以她名字命名的健美操视频已销往世界各地。 。

    从小就喜欢运动的马华是一个喜欢探索新事物的女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简·方达的健美操视频。受到启发,她决定与好友何芊芊、苏冰组成健身教练三人组,在北京开始教授和推广健美操,成为我国最早的群众健美操教练之一。 1987年5月,三人参加全国健美比赛,获得亚军。两年后,MCA通过了国家健美裁判级别,并在一年一度的全国健美比赛中担任裁判。 20世纪90年代初,她开始在月坛健康城担任健美操教练,成为健身机构中非常受欢迎的课程老师。

    公众开始接触、了解、爱上健美操,是从199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五分钟健身》栏目开始的。徐元宇,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该校副教授曾担任国家和江苏省广场舞、排舞、健身球运动裁判及相关训练教学任务的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说,90年代初,人民物质水平已得到充分满足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精神方面有了新的需求。央视《五分钟健身》栏目是在广大群众追求美丽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但节目播出初期,反响并不热烈,甚至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健身操是一项集舞蹈、体操、健身等元素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它要求锻炼者穿着特定的服装以提高健身效果。著名运动健身品牌超级猩猩联合创始人刘洪建回忆道:“那个时代,当一群穿着紧身衣、健美裤的女孩出现在电视上,一边喊口号,一边炫耀自己优美的身体曲线时,传统观众不太能接受。”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健身五分钟》让健美操文化被更多的中国人认识、了解和喜欢。

    然而,有家人支持的马华并没有退缩。她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了“五分钟健身”。徐元宇认为,除了极具感染力的运动氛围外,作为中国健美操起步阶段的核心人物,马华自身的优势也不容忽视。 “她个人形象很好,讲解时很友善,掌握了很多专业的健身知识。这些都是吸引大众的主要原因。”

    随着公众接受度和受欢迎程度的提高,一些有远见的年轻女性开始追随马华的脚步。每天7点30分,这些女团打开电视,和MCA一起做健美操。据悉,该台之所以选择在凌晨播出该节目,是希望大家能够开始美好的一天。很快,“每天关注我,每天五分钟”的口号火遍大江南北,健美操这个原本在国内属于小众群体的项目也被推入大众视野。

    大众已形成锻炼习惯,线下俱乐部开始流行。

    操舞蹈健身明星有哪些_操舞蹈健身明星叫什么_健身操舞蹈明星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对健康话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健美操的简单性和实用性成为吸引更多人参与的重要原因。 “在当时公共健身场所相对较少的外部环境下,民众每天只需在家看电视节目五分钟即可享受锻炼的乐趣。”徐元宇说道。

    作为最早的公共健美操教练之一,马华在《健身五分钟》中所讲授的内容也是当时国内健美操编排和呈现方式的一个缩影。 “当时的健美操动作大多是简单易学、重复性强的有氧运动,主要是提高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和心肺功能。”在徐元宇看来,《健身五分钟》更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健身需求。同时,每期节目还将普及健身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当时健美操的编排和教学主要借鉴了拉丁舞、体育舞蹈、举重、体操等传统体育项目。刘洪建认为,“体育竞赛训练是比较系统的,但当时的健美操还比较初级,如果只是把运动员训练的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大众健身层面,是不完全适用的。比如什么?运动员追求的是如何跑好。”更快、更高,但肌肉是否足够强壮、是否会受伤,都不是核心问题。”

    虽然电视的传播渠道一直都有局限性,但观众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有限的时间内跟随练习,很多编排的动作和内容都远远落后于现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五分钟健身”的流行促进了有氧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为大众提供了轻松愉快的健身环境,并帮助其成为未来最流行的健身方式之一。

    图片

    健美操在中国逐渐流行后,马华在各地开设以他名字命名的健身俱乐部,并进行线下教学。

    通过MCA的影响和专业健身知识的传授,大众逐渐形成了锻炼习惯,更多的人选择进入健身房,系统学习健身课程。 1994年,马华成立马华健身俱乐部,成为北京最受欢迎的健身俱乐部之一。千禧年前夕,俱乐部大力拓展业务,在河南、河北、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开设了10家分店,将健美操推广到更多城市。商业健身房的出现,为健美操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资源。运动爱好者可以更方便地参与线下健美操活动并享受专业指导。健美操越来越普及和普及,健美操爱好者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高级阶段

    代表人:郑多艳

    通讯渠道:互联网

    郑多妍趁“韩流”流行,主打细分拆解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这个十五年规划中,建立了面向公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一些大中城市,“健康消费”已成为时尚。尤其是2000年以后,大众开始积极规划自己的健身目标。运动、流汗、健康等初级需求已经不能满足更多人。减脂塑身已经成为很多女性的运动目标。

    2005年,在韩国,通过运动减肥成功的郑多燕,将自己的减肥方法整理成健美操、健美操,通过DVD等音像制品传播,在国内掀起了一场“郑多燕风暴”和日本。以“韩流”浪潮为背景,郑多燕的健美操通过网络同步进入中国。自2009年以来,郑多燕多次来中国参加线下活动,她的健美操内容也受到更多关注。

    图片

    乘着“韩流”,郑多妍(中)根据自己成功减肥经验的有氧运动在亚洲大受欢迎。图/郑多言微博

    刘洪建表示,互联网的兴起,让大众摆脱了电视播放时间长、无法回放等问题,也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的健美文化。这也让郑多燕迅速成为网上减肥达人的标杆。

    此外,郑多燕的健美操在动作安排、音乐搭配、教学方法的变化等方面都令国内健美操爱好者耳目一新。刘洪建认为,“马华时代的健美操,受到时间等客观原因的限制,动作会在二拍到八拍之间变换,低年级学生由于不熟悉,很容易手忙脚乱。”并且跟不上节奏。”

    相比之下,郑多燕的健美操不仅在编舞中融入了更多的舞蹈和韩国流行音乐元素,主要的变化在于教学模式,将动作精心分解为几个步骤。分别练习,最后将分解的内容连接在一起。公众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解动作跟踪。

    操舞蹈健身明星叫什么_操舞蹈健身明星有哪些_健身操舞蹈明星

    郑多燕健美操的流行不仅带来了大众学习方式和内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对健美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徐元宇表示,大众对健美操内容的需求一直在变化。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希望根据个人健身状况设定健身目标,找到适合独立个体运动强度或类型的健美操课程。这也推动了健美操的风潮。向多元化、创新方向发展。练习者也开始将现代舞,甚至武术、太极拳等元素融入健美操项目中。

    创新阶段

    代表人:刘耕红

    传播方式:短视频直播

    刘耕宏掀起直播间热潮,求变创新是关键

    大众对身体健康的投入不断加大,加上科技的进步,让越来越多新鲜的健身理念进入国内,也催生了有氧运动的新传播方式。

    2022年,毽子练习结合中国经典《本草纲目》成为最受欢迎的健美操。简单易学的动作和魔性的音乐,吸引了大批粉丝来到刘耕宏的直播间。当大众把练习、打卡变成日常必修课时,短视频、直播健美操开始引领新潮流。健身博主纷纷出来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个人健身作品,并举办各种有氧运动课程。

    图片

    刘耕宏与妻子王婉菲以“夫妻团队”的身份在直播间教授健美操,成功在行业内突围。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刘洪建认为,线下健身场所和居家生活的暂时关闭促进了线上健身模式的发展。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具有移动性、碎片化、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的短视频平台,更符合人们的生活。公众的习惯。

    无论是以MCA为代表的国内健美操初级阶段,还是郑多燕走红时的高级阶段,都没有“马甲线”、“A4腰”等概念。这些概念的出现也反映出目前大众对于身体线条的认识和轮廓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单纯的追求减脂瘦身。这从线下健身房多样化的健美操内容就可以看出。目前,健身机构的运动课内容越来越细化。有的人注重塑形、减肥,有的人注重增强体质、保持健康。健美操的种类和风格也变得多样化。比如杠铃练习可以提高肌肉耐力,塑造肌肉线条;有氧运动主要是为了改善心肺功能,增加有氧消耗;瑜伽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并减轻压力和焦虑。

    此外,短视频时代的健美操博主更注重流量,因此在保持动作简单的同时,也要求做出改变。徐元宇表示,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动作内容的创新和个性化,是否能融合当下流行音乐、舞蹈元素和特定主题,是这一时期健美操编排的主要特点。在呈现效果上,健身博主也会利用特效或动画技术,创作出更具吸引力的健美操视频。直播互动的形式也增强了公众对培训过程的参与感。当然,现阶段健美操人群的年龄限制也被拉长,从青少年儿童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个性化定制也进一步加强。拥有专业经验的健身博主甚至推出了定制的运动处方,并提供了个性化的健美操内容。

    从马华、郑多燕到人气健身博主刘耕宏、Pamela,健美操的传播方式也从线上转向线下,形成“线上+线下”同步模式。在刘洪建看来,线下和线上其实是互补的,并不冲突。 “线上健身更像是电视剧,剧情缓慢,人物关系简单;线下教学则像电影,画面感强,人物关系更复杂,很多重要线索甚至只看下去就可能错过。”

    刘耕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到,未来健美操教学还会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不同时期健美操的内容和形式代表了大众的审美趋势。

    新京报记者 王继松

    主编吴冬妮

    校对王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8427.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