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心脏病患者拔牙后出现心绞痛
65岁的李大爷牙疼得很厉害,急于拔牙。他向医生隐瞒了自己的心脏病史,导致拔牙后出现心绞痛和暂时性脑循环障碍。经医生抢救,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编者提醒
当前医患关系尤为紧张,医生在工作中如履薄冰。拔牙作为牙科治疗中容易发生意外的治疗项目,很大程度上与患者对牙科知识的不全面以及急于求治有关。
因此,拔牙前,如实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很重要。不要隐瞒自己的病史,否则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健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病史决定是否进行拔牙手术或做好相应的准备,例如麻醉方式的选择、是否需要在心电图监测下进行拔牙等。
下面介绍12类不适合拔牙或需要推迟拔牙的人。
1、经期女性
原则上,女性应避免在月经期间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会出现代偿性出血。不过,在月经期间拔掉松动的牙齿,并不会对患者产生太大的影响。一些“深根”的牙齿,如阻生牙或阻生牙,应在月经后拔除。有数据显示,女性在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拔牙最为适宜。这时伤口愈合得更快,也更不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2.孕妇
有些人认为怀孕期间不应该拔牙,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流产。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妊娠3~7个月期间拔牙较为安全,对妊娠没有不良影响。在此期间拔牙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拔牙前一天和拔牙当天肌肉注射黄体酮10mg。
② 拔牙麻醉药中请勿添加肾上腺素。
③麻醉要彻底,镇痛效果要好。对于有习惯性流产或习惯性早产史的患者,怀孕期间禁止拔牙。
3、心血管疾病患者
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超过180/100毫米汞柱的人。一般来说,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轻度活动或平躺时出现心悸、气短),就可以拔牙。但拔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麻醉药中不要添加肾上腺素,以免心动过速诱发心力衰竭;完成麻醉,动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做好抗感染预防措施,因为心脏疾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比正常人更容易被感染。
4.高血压患者
出血性疾病:例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凝血过程发生障碍,因此有出血的倾向。拔牙后出血很难止住,会导致严重出血,危及生命。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很容易发生感染,拔牙后的伤口也可能成为感染灶,导致全身严重感染且难以控制。因此,当这些患者患有牙病时,应接受保守治疗,禁忌拔牙。
5、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术后由于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病情严重者应推迟拔牙。对于必须拔牙的患者,应在术前咨询医生并服用药物数周,以控制血糖并使其稳定(一般拔牙指征要求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拔牙手术前后应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并发症。
6、肝肾功能疾病患者
对于急性肝炎或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应推迟拔牙,因为此类肝病可能会导致凝血酶原银和纤维蛋白缺乏,或者肝脏无法利用维生素K合成相关凝血因子,导致持续术后出血。病人必须等待疾病的发生。病情好转后,将进行拔牙。此类患者术前应给予适量维生素K,以促进凝血酶原的合成,补充纤维蛋白原的不足,避免发生意外。
肾功能严重受损的人不能拔牙,以免引起肾功能衰竭。一般轻度肾病患者拔牙前应注射抗生素,防止拔牙引起暂时性菌血症,导致肾病急性发作。
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此类患者可能因感染、手术和焦虑而出现甲状腺危象。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失败甚至死亡。因此,不宜贸然拔牙。如果必须拔牙,应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基础代谢低于+20%,脉搏低于每分钟100次,麻醉剂中不添加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剂,并在拔牙前服用抗生素以及手术后。
8、急性传染病患者
恶性贫血、严重肺结核、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都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延缓伤口愈合,引起感染,所以应推迟拔牙。
9.器质性、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期间和手术后诱发疾病发作的可能性。如果必须拔牙,只有在咨询神经科医生后才能进行手术,并且手术前应给予镇静剂。
10. 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
放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一年内不宜拔牙,以免引起放射性骨髓炎。如果放疗一年后必须拔牙,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11.牙齿位于恶性肿瘤区域的患者
单独拔牙是禁忌的。相反,肿瘤应该与整个受影响的牙齿一起切除。因此,如果患牙部位出现长期不愈的溃疡,应先进行活检,排除恶性肿瘤后再拔牙。
12.血液病患者
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坏血病等血液病患者如果贸然拔牙,很可能因凝血功能不足而出现术后出血。因此,有必要避免拔牙。对于有长期贫血病史且日常状态良好的人,应进行血常规检查,确定情况。一般血红蛋白达到80g/L(8g/dl)以上就可以拔牙。
拔牙最佳时间
拔牙时间(上午还是下午?):
拔牙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事情。一定要注意“时间、地点、人”。早上拔牙比较安全。尽量避免在下午拔牙,因为如果拔牙后出现出血或其他不适,最好及时去看医生治疗。避免夜间处理特殊情况带来不便。早上拔牙的患者应保证早餐质量,避免空腹拔牙,以免因压力而出现低血糖反应。拔牙前还需要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应避免在熬夜、长途旅行或过度劳累后拔牙。
拔牙后的注意事项
拔牙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口腔问题的结束。拔牙后最容易发生出血和感染,因此有很多细节需要了解和掌握:
2小时内不要漱口或进食
拔牙后2小时内不要漱口或进食。不要用舌头舔伤口或用手指触摸伤口,以免再次流血或继发感染。
轻轻咬住棉球或纱布球
轻轻咬棉球或纱布球来止血有一些特别的作用。如果用力过猛,疼痛就会剧烈;太轻柔或时间太短,不利于止血;如果时间太长,唾液就会浸入棉纱布中,很容易感染。因此,最好轻咬30-40分钟后再吐掉。
少说话多休息
拔牙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术后应休息、少说话、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不要吸烟、饮酒,以免加重疼痛,延长伤口愈合时间。
拔牙当天避免刷牙
拔牙当天避免刷牙,以免凝固的伤口再次流血。使用温和的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同时,避免吃太热、太硬、太辣的食物。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果汁或果泥来补充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专家提醒:
拔牙后24小时内有轻微疼痛,吐出的唾液中有一些粉红色的血丝或血丝,属于正常现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消炎镇痛药。但值得注意的是,疼痛和出血应该变得更轻、更少频繁。如果几天后仍持续出血或疼痛,甚至出现头晕、心慌等明显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复诊,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选择拔牙时,拔掉的乳牙或智齿都有很大的用处。如果你的牙齿健康,拔掉的牙齿还可以用来储存牙髓干细胞,为未来做好健康保障。
什么样的牙齿应该拔除?
1.智齿蛀牙
智齿很容易与邻牙和牙龈组织形成盲袋,难以清除食物残渣,无法通过刷牙清除。如果盲袋长期塞满东西,会导致智齿或邻牙龋齿。甚至有可能引起智齿冠周炎、蜂窝组织炎。这种炎症会引起败血症、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往往需要注射抗炎药,甚至住院治疗。总是建议拔掉这种智齿,以防后患。
2.造成牙齿拥挤
智齿会挤压邻牙,不仅会影响牙根吸收,还会造成门牙拥挤,影响美观。而拔掉智齿就是避免后顾之忧的最好方法。
3、不咬牙切齿
不是每个人的4颗智齿都会顺利长出来的。如果一颗智齿的另一侧没有竞争的智齿,咬合可能会受到影响。
4.阻生牙
这种类型的智齿最常见,通常埋在牙槽骨中。如果您感到疼痛或诊断出病变,则需要将其切除。
ps:简单来说,无法修复或者没有保存价值的牙齿可以考虑拔牙。
简而言之,
患有疾病的患者拔牙前应向医生仔细解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拔牙或做准备工作。隐瞒病情并仓促拔牙有时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近期热门文章|KQ88
领导说了算!
你点击一个
,
编辑工资要涨50美分!
宽的
和
告诉
的
微信名:KQ88口腔医学网
微信号:kq88_co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