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教育解决陕北边区的迷信、文盲和卫生问题

    所谓迷信,表现为一种严重的神秘倾向。对于中国广大农村社会,包括根据地和解放区长期存在的神秘传统,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和胡乔木、艾思奇等党的理论家都对其历史根源进行了追根溯源、原因分析和危害澄清。胡乔木在延安《中国青年》杂志1940年第11期第2卷上发表的《反迷信纲要》一文,是最具哲学意义的专题研究文章。在他看来,“迷信的根本基础是相信神、仙、命运、灵魂等超自然、超物质事物的存在,认为这些事物主宰着天地、日月”。 、风、雨、雷电、水、火、木石、船、车、门、灶、生、老、病、死、成、败、福。总之,主宰着世间和人生的一切。”“人类对‘天’的莫名其妙、无力的情感,产生了迷信。”

    那么,如何破除人们心中这些根深蒂固的迷信呢?毛泽东总结道:“有了科学知识,迷信自然就能破灭”。 [1] 胡乔木也坚信,科学与迷信是一个潮起潮落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终极克星:“科学正在日益进步。 ,迷信正在日益消亡。”按照这个思路,各根据地、解放区不断编印科学知识书籍。

    常识的书籍_关于书籍的基本常识_本书常识怎么写

    根据地解放区出版的有关医学、卫生、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书籍,大多具有科普性质。这些书籍对于弘扬理性、打破迷信和陋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从人类存在的本质来看,医药健康关系到生老病死的过程,温饱生产关系到人们的基本民生问题,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类生活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在当时的传统农业社会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莫名其妙、无能为力”的方面,这为各种神秘主义者的流行提供了温床。尤其是落后的医疗卫生造成的高死亡率,给了那些冒充神的巫师们乘势而上的机会。

    曾任陕甘宁边区副主席、当地名医李鼎铭用一组扎实的统计数据说明了这一因果关系:“缺药,只有多”。整个边疆地区有中医1000多名,兽医50多名,政府机关和部队中,西医200多名,有400多名。这种情况,就让巫神占据了主导地位。” “疾病和死亡威胁着群众,有的地区,婴儿死亡率达到60%,成人死亡率达到8%,牲畜死亡率也很严重。,……整个巫神有两千人。”其余的都是用迷信来欺骗人民。”[2]毛泽东在1944年3月22日的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医疗卫生工作还没有完成”。流行,群众没有其他办法来克服疾病和死亡的威胁。”[3]

    因此,当《人与疾病》这样的知识书籍让人们普遍接受该书在生理框架下对疾病的认识,并为读者提供了“如何”、“使用说明”、“新方法”等简明的知识小册子时。简单易行的方法和路径,自然将巫医和神人的解释和行为推入了神系的死角。科学进入市场之日,就是迷信退出之日。

    常识的书籍_本书常识怎么写_关于书籍的基本常识

    书目显示,解放区出版的科学知识书籍除重点关注卫生和生产两大类外,还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天气、动植物等。生命的起源、宇宙的结构、地球的历史、现代发明和对自然的征服。 1943年华北书店出版的《风云雷电》和《日月星辰》两本书的版权页各有3000册,相当可观。但这个数字与1947年以后出版的许多科普书籍往往有5000多册相比显得相形见绌。后来者成功的原因应该归功于解放区出版物质生产条件的改善,这也说明解放区喜欢阅读科普书籍的人数有所增加。

    1943年7月华北书店出版的《风云雷电》

    根据地解放区最受欢迎的外国科普作家大概就是苏联作家伊林了。伊林的名著《十万个为什么》是20世纪30年代国统区的畅销书,在解放区也很受欢迎。科学的价值超越时间、空间和制度的界限,具有普遍性。华北新华书店、山东新华书店、抗战书店、大连大众书店、东北书店等根据地解放区书店均转载了该书。其中,四家书店的版权页上明确标明了印刷份数,共计3.2万份。该书的译者是董春才,他与彭清照一样,都是根据地解放区的常识教科书作家和活跃的科普作家。

    本书常识怎么写_常识的书籍_关于书籍的基本常识

    1948年10月东北书店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常识的书籍_关于书籍的基本常识_本书常识怎么写

    除了彭、董之外,当地作家还包括《科学常识》、《天气谈话》、《自然现象二十讲》的作者夏川,《天空的秘密》的作者白剑,还有《地球与宇宙》、《水》的编辑陈大年。正因为他们所编的书印数多、版本多、传播广,才有资格被列为当时的著名科普读物。当他们写这些书时,他们的主要目标读者可能是处于人生启蒙和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他们所描述的知识和原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只是对日常事物和周围环境的常识性解释。 。但如果从当时的时空条件出发,这些被称为科学常识的原理,对于广大世世代代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乡村社会的人们来说,无异于启迪新知识。只是,与青少年儿童的启蒙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不同,成人世界的启蒙是对过去根深蒂固在他们脑海中的神的信仰体系的颠覆和替代。这种以神秘主义为主的知识信仰体系,近代以来一般被称为“迷信”。要彻底驱散迷信的神秘迷雾,必须依靠科学理性的力量。王希俭在《万事不求神》一书中形象地描述了这是“挖神根”、“戳纸老虎”。 《不要向上帝祈求一切》也是超级畅销书。现有山东新华书店版、济南书店版、东北书店版、苏北新华书店版。其中,东北书店版印刷量最大,首发1万册。同年重印,至1948年12月已印成第五版,累计印数4.5万册。

    《凡事不要向上帝求》1948年5月济南新华书店出版

    直接针对根据地解放区反迷信的书籍有:陈明的《平妖集》、田野外的《小两口与两只狐精》、陈明的《红鞋仙子》等。苏一平和周歌。 、韩丹、赵嘉祥主编的《破除迷信》、李季主编的《卜张村奇缘》、刘相如主编的《难以置信》、新华书店主编的《巫神的自白》、《奋斗》 《对抗巫神》,陕西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室主编。类型包括小说、说书和鼓。诗歌、秧歌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通过这些通俗文艺读物,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地解放区有哪些具体的迷信活动是不被容忍的、受到攻击和唾弃的。如果说科普书是反迷信的,它用直白的道理让人们明白自然界的一切及其变化都有规律可循,从而把人们从宿命论和鬼神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那么文学艺术书籍就是反迷信的。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揭露了活跃在民间的巫师们的各种骗人伎俩及其造成的不良生活后果。一正一反,双管齐下。

    然而,迷信作为一种传统悠久、情况复杂的信仰体系,在农村社会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和不可低估的力量。党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虽然反对一般意义上的任何迷信,但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他们并没有采用激进的暴力手段来强迫教士就范,而是更多地诉诸于对群众的间接劝说和教育。这是书籍作为知识载体发挥教育功能的核心领域。科普书籍的大量出版正是出于这种现实需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776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